“四个坚持”与推动中欧国际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021-02-26 01:53万瑀
西部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四个坚持

摘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这“四个坚持”明确指出了中欧国际关系的合作方向,对深化中欧国际合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虽然目前中欧关系中的国际合作在战略内涵、合作领域、推动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还面临着欧盟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双方经济贸易关系中的矛盾与摩擦、双方文化及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等挑战。以“四个坚持”推动中欧国际合作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国家合作中的摩擦,正确看待中国当前取得的成绩,主动承担大国国际责任。

关键词:“四个坚持”;国际合作关系;全面战略伙伴;中欧合作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032-03

欧盟是“欧洲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其创始成员国有6个,现拥有27个会员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实体。从中欧建交以来,双方国际合作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国家利益竞争与合作下催生了大国关系新的特征。例如,前所未有的互相依赖、时有发生的贸易摩擦、无法回避的利益包容、应对危机的携手并进等。中欧是当今世界中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对全球政治、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早在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指出:“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中国与欧盟是两个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较大但又相互合作的行为体,这就决定了双方在交往合作过程中是一个不断磨合、调整和学习的过程。2020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晤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双方就中欧关系深入发展交换意见,为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发展、深入合作奠定基础。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当前世界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越是面对前所未有日趋严重的疫情,中欧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互相合作的大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欧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2]。这“四个坚持”明确指出了中欧国际关系合作方向,对深化中欧国际合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四个坚持”的思想渊源及现实意义

(一)“四个坚持”的思想渊源

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坚持”思想不仅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一是“四个坚持”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和谐万邦”就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尚书·尧典》中尧采取“协和”政策定万邦。《周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主张万邦和睦相处。《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倡導平等地处理国家和民族关系。文化具有传承性,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马克思主义和平外交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外交活动是互相平等、相互信任,无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必须在尊重各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开展外交活动。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必须遵守道义和正义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战争并争取和平。

三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外交思想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外交原则。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维护世界和平,在不同制度国家中实现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写入党章。从此,我国坚持走出去外交原则,秉承“和平外交”思想,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转向“和平与发展”,这个转变对我国的外交具有全局性意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睦邻友好外交关系、结伴不结盟外交思想、“一带一路”倡议等都体现了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结合世情、国情提出的外交思想,这对“四个坚持”外交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四个坚持”的现实意义

中欧是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仅影响双方的发展,对世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四个坚持”思想为巩固中欧双方合作关系和构建新型国际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是“四个坚持”进一步深化了中欧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四个坚持”以和平共处为基础,不仅提出了合作内容、合作思想,还明确了合作中产生摩擦的解决方式,对新时期深化中欧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二是“四个坚持”对正确对待疫情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尽管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双方必须坚持共同对抗疫情,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三是“四个坚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借鉴。中欧合作践行“四个坚持”思想,是国际双边关系、多边关系正确的相处之道。用“四个坚持”指导中欧双方深度合作,不仅构建了国际合作新模式,还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正确处理摩擦提供了借鉴。

二、中欧国际合作的主要成就及面临挑战

(一)中欧关系中的国际合作的主要成就

一是双方合作战略内涵不断丰富。1975年5月,中欧建立外交关系,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中欧关系取得巨大进展。双方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从1978年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成立并承诺给予双方最惠国待遇,到1985年5月《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将农业、能源、科技、交通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协同到国际关系中[3]。再到2003年10月中欧双方领导人会晤正式决定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了双方合作纵深发展。

二是合作的领域持续拓展。经贸合作体系结构化升级,仅2019年中欧贸易总额就达到了4.86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8%。双方在投资和技术层面上的合作也是全方位开展,朝着“2020年双边贸易一万亿”的目标发展[4]。政治合作日趋健康稳定机制化。从中欧建交以来,双方领导人会晤、对话机制不断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方互访明显增多。双方在政治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每届的中欧党政高层论坛中,双方就国家发展、全球治理等问题对话磋商。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欧在双方民间文化交流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欧人文交流涵盖了青年、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双方鼓励留学生交换、开通绿色旅游机制、举办文化对话年等,为中欧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推动新平台建设。持续推动构建新平台建设,双方共同探索适应全球发展趋势的全新合作模式。近几年,双方为打造中欧合作“升级版”模式,在环保生态、医疗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始合作,在共同参与基金投资、法律事务对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中欧数字化领域合作来看,双方数字技术规范与标准对接,推动了双方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欧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合作,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健康技术、海洋装备、新材料、公共安全等领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推进中欧合作关系面临的挑战

一是欧盟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疑虑。中欧对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都有着美好的愿景,但是双方的政治互信程度还有待提升,欧方部分民众对我国崛起产生的负面评价对双方关系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最严重的就是“中国威胁论”,按照历史发展中“国强必霸”的传统观念,欧方国家中出现了“中国威胁”的声音,这个观点从二十世纪中期一直蔓延至今。其中“中国军事威胁论”有普遍成为广泛的观点的趋势,欧方一些人士对于我国坚持的防御性军事国防政策不理解,认为巨大的军费支出具有进攻性,将会威胁到世界上其他国家[5]。此外,我国在经济发展上也间断性地遭到欧方误解,有人单纯地运用欧方标准衡量中国的贸易行为,从而质疑中国经济及发展。

二是双方经济贸易存在矛盾与摩擦。中欧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矛盾、摩擦,贸易失衡、贸易分歧扩大等依然存在。虽然在2017年中欧合作进入“蜜月期”,合作诉求与贸易结构都有很大的互补性,但其始终是两个利益经济体的合作,经济理念和价值取向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双方合作的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双方贸易失衡、贸易壁垒引发矛盾、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个层面[6]。

三是雙方文化及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欧双方价值观的差异相对较大,欧方部分国家片面强调“人权”,歪曲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导致部分欧方民众不了解中国。正是基于价值观的不同,部分欧盟国家对我国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不容忽视的是,双方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不同加深了欧方对我国的不理解。

三、“四个坚持”对推动中欧合作的启示

(一)坚持和平共处,正确认识国家合作中的摩擦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多元文化共生才是常态。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推动中欧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摩擦必然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正确认识国家合作中摩擦的原因与实质,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一定要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正确解析国家合作中的摩擦。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国家所有的举动都是围绕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进行。从实质上来讲,这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之间的竞争,更是大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竞争。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合作中摩擦的实质,客观科学地认识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层面的影响,这样才能积极引导民众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国际合作中的摩擦。

(二)坚持开放合作,正确看待我国当前取得的成绩

当前我国致力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与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坚持实事求是,避免妄自尊大。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可以看出,我国在经济发展层面和高新科技方面和美国相较落后。因此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认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努力获得相应国家的支持,建立多方并举、共同发展的对外贸易新格局。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大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加可持续。

(三)坚持多边主义,主动承担大国国际责任

坚持世界多元发展理念,加强与欧方在双边、区域和全球层面的对话协作[7]。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坚持走中国特色外交之路,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和政治制度。同时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遵从国际贸易原则,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有效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让欧方看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对内,唱响“中国声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民众。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心,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国际合作贸易中的摩擦。

四、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欧合作关系对于国际体系的发展与世界和平有着重要影响,双方交流合作将对其他大国合作和外交提供巨大动力。自中欧建交以来,中欧双方始终坚持在政治、经济、人文三大领域合作,同时深化了卫生、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基于双方战略合作中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未来双方深度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受世界情况、文化差异、美国干预等因素的影响,中欧双方合作中难免有冲突摩擦。“四个坚持”对构建中欧新型大国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双方应该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拿出更多的举措创造合作机遇,共同持续推动合作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刘作奎.2020中欧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前景[J].人民论坛, 2020(27).

[2]青年报.习近平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会晤——坚持和平共处、开放合作、多边主义、对话协商[EB/OL].2020-10-20.

http://www.dailyqd.com/epaper/html/2020-09/15/content _293042.htm.

[3]和音.推动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N].人民日报,2020-06-25(3).

[4]丁纯,纪昊楠.中欧关系7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6).

[5]中欧携手全球治理  共商WTO改革方案  中欧合作推进WTO改革专题论坛在京举办[J].太平洋学报,2019(9).

[6]杨洁篪.倡导国际合作,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国际问题研究,2019(2).

[7]李克强.在中国—荷兰经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30).

作者简介:万瑀(1998—),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单位为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四个坚持
无锡市“四个坚持”筑牢安全防线
“四个坚持”推动检察公益诉讼行稳致远——河北省邢台市人大常委会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保驾护航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需做到“四个坚持”
柏乡县 做到“四个坚持” 确保“6+1”联动监督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党教育中“四个坚持”的意义与落实
“四个坚持”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牢记“四个坚持”推动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四个坚持”践行毛丰美精神
严以用权的关键是“四个坚持”
做到“四个坚持”突出“四个加强”不断提高中心组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