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2021-02-28 10:28王敏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王敏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0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诊疗和随访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和电话随访,通过疾病复诊和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诊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总结出了处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复诊和治疗对策,且应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复诊和治疗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的动态记录和随访,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诊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并可通过长期的应用为不同病情的视网膜病变提供适当的诊疗意见和指南。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访系统;诊疗依从性;治疗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system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ophthalmology.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December 2020, our hospital ophthalmolog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700 people, split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follow-up system,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outpatient servic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through diseas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study summarized the return visi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the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follow-up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and follow-up, by diabetic retinopath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follow-up system dynamic records and follow-up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an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ng-term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 of retinopathy provide appropriate medical advice and guidance.

Key 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Follow-up syste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病,相关统计学表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已达近4亿人次,并且仍处于快速的增长阶段,有望在2035年达到近6亿人次[1];放眼我国,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次约1亿人次,位于世界首位,除了糖尿病患者群体基数较大之外,糖尿病的罹患不仅需要长期的治疗,造成较大的身心和经济负担,还会因为长期糖尿病的罹患,造成对、末梢血管、周围神经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是中晚期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主要表现为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出血,渗出,增生等,也是20岁以后各个年龄段最常见的不可逆致盲原因,因此鉴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性,其早发现、早干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各个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患者很难实现规律的随诊以及规范化和针对性的治疗[3],近些年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診疗和随访系统得以投入使用,本研究就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我院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投入应用前后的患者共700人,根据在诊疗和随访阶段的应用方式不同,分为接受常规的门诊和电话微信随访的对照组350人以及接受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的观察组350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65:18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37±3.28岁,患者的病程平均为4.38±3.63年;观察组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77:173,患者的平均年龄57.35±3.26岁,患者的病程平均为4.01±4.38年,上述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于眼科门诊就诊,由医师询问病史,进行眼科专科检查及相关化验,然后给出针对性的诊疗意见及复诊指导,观察组则实施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的应用,具体步骤包括如下:①首先是系统软件的设计,结合诊疗和随访的目的性,由软件及硬件设计人员进行软件系统的搭建,该系统可以在医院住院及门诊电脑系统中应用,具有搭建的功能实现包括:对个人基本资料、眼科专科检查、辅助化验结果、既往眼科就诊病史、既往诊疗手段、本次就诊的处置以及下次复诊时间等,并可供进行某两次检查之间的指标对比。②由院内专门的信息科人员进行该系统的维护、更新以及功能实现;并组成眼科诊疗和随访的系统专科小组,即由专门的眼科医师进行门诊的出诊即相关检查和化验的开具、复诊及治疗意见的给出,由眼科专科技师进行眼睛专科检查及结果的录入,由化验科及影像科专门的人员进行相关化验和检查的操作和结果录入。③按照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疗标准,进行患者的分类以及针对性的复诊和治疗意见给出。④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复诊计划的给出,并根据系统记录的联系方式,进行患者随访和复诊的提醒等。

1.3研究指标

研究指标包括:①随访治疗依从性:对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期间内的接受随访、复查、治疗的依从性情况进行分类,每个组别中归类为依从性优秀和良好的患者占该组的百分比为指标纳入。②治疗满意度:在整个的随访治疗周期结束后,进行针对每一名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每组中问卷调查结果为满意的患者数占该组的百分比为指标纳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并采用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治疗计划

通过本研究对罹患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基于随访系统的随访,总结不同的病情的患者治疗和复诊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病情的患者治疗和复诊的方案统计表

视网膜病变

程度 黄斑水肿 随访时间(月) 治疗方案

无/轻微NPDR 无 12 观察

轻-中度NPDR 无 6~12 观察

重度NPDR 无 3 FFA

有 3 FFA+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抗 VEGF

增生早期PDR(非高危) 无 3 FFA

有 3 FFA+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抗VEGF

增生早期PDR(高危) 无 3 FFA+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抗VEGF 有玻璃体出血不吸收者手术

有 3 FFA+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抗VEGF 有玻璃体出血不吸收者手术

纤维增生期PDR 有 密切 有玻璃体出血不吸收者手术

增生晚期PDR 有 密切 手术

2.2随访及诊疗依从性

如表2所示:采取随访系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和复诊及治疗方案制定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随访和诊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接受基于微信及电话等随访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种随访方式的随访和诊疗依从性差异性分析表

组别 例数 优秀 良好 较差 依从性

观察组 350 170 167 13 96.29%

对照组 350 156 130 64 81.71%

X2值 - - - - 4.257

P值 - - - - 0.000

2.3随访及诊疗满意度

如表3所示:采取随访系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和复诊及治疗方案制定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随访和诊疗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接受基于微信及电话等随访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3 两种随访方式的随访和诊疗满意度差异性分析表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350 176 150 24 93.14%

对照组 350 154 140 56 84.00%

X2值 - - - - 6.284

P值 - - - - 0.015

三、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可以累及多系统和多器官的代谢性的疾病,随着疾病的进程可以累及周围神经血管,进而造成相应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最常见的糖尿病中晚期并发症[4],对患者视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但因为视网膜病变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往往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的就诊、识别、随访和干预极为重要[5],本研究总结出了处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阶段的复诊和治疗对策,提供给不同病情的患者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案。为了实现对这一类患者诊疗随访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应用的观察组复诊和治疗依从性为96.29%、治疗满意度为93.14%;而对照组复诊和治疗依从性为81.71%、治疗满意度为84.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这一结果与王爱军[6]和徐玉莲[7]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随着经济增长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遗传性疾病基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基于基因工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也成为新的方向,视网膜以操作便捷、较强的免疫豁免优势作为基因治疗的靶器官,将治疗基因载体导入视网膜细胞中,使其持久、有序的表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因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疾病治疗前所未有的突破。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的动态记录和随访在临床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琬悦, 张颖, 应俊,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访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 15(3):3.

[2].师雪菠, 张荣, 高晔. 家庭随访干预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 健康忠告, 2020(7):1.

[3].程飞, 王凡, 王贺,等. 临床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20, 040(004):305-308.

[4].李晓华, 杨滢瑞, 卜威振,等. 远程医疗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进展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20, 35(8):4.

[5].邵毅, 周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治规范——2018年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解读[J]. 眼科新进展, 2019, 39(6):6.

[6].王爱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之友, 2019, 00(15):45.

[7].徐玉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隨访系统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9(8):2.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eNO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应用抗VEGF因子后组织病理学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