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2021-02-28 21:46王友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肾炎

王友良

摘要:目的:在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治疗中,总结中医内科方剂治疗效果。方法:于2019年度的1月至2020年度的12月纳入因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60例病人。按照治疗模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纳入30例病人。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对病人实施中医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治疗中,中医内科方剂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普及。

关键词: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1-2]。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肾小球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据有关资料证实,此疾病诱发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等,疾病发生后如果未能加以干预,给脏器造成损伤又或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给病人生命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与威胁[3-4]。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我科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给予病人最佳的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中医内科2种治疗方案,为了调研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于2019年度的1月至2020年度的12月纳入因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度的1月至2020年度的12月纳入因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共纳入60例病人。按照治疗模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纳入30例病人。常规组(30),男性病人为15例、女性病人为15例,年龄在45-79岁,平均(62.15±1.12)岁;研究组(30),男性病人为14例、女性病人为16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62.25±1.1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治疗,即为常规血压控制干预、糖皮质激素干预、利尿归纳与、调节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抗凝治疗等。

研究组对病人实施中医治疗,具体如下:砂仁10g、地榆炭20g、小蓟15g、怀牛膝15g、金樱子15g、怀山药15g、益智仁15g、山茱萸15g、生地黄15g、白术15g、潞党参30g、薏苡仁30g、茯苓30g、生黄芪30g,甘草5g,将上述中药用400毫升的温水煎煮,取汁液服用,每天服用3次。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效果:采用显著、显效、无效表述,显著:症状显著改善,经检查证实,尿蛋白指标为(-),24h尿蛋白为低于0.15g,红细胞检查结果为正常;显效:症状改善,经检查证实,尿蛋白指标减少2个“+”,24h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高于40%;无效:上述情况均未达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SPSS22.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t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对照组:纳入30例病人,治疗结果为显著者:12例、显效者:12例,无效者:6例,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纳入30例病人,治疗结果为显著者:22例、显效者:7例,无效者: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慢性肾炎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慢性肾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治疗方案为血压控制干预、糖皮质激素干预、利尿归纳与、调节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抗凝治疗等,虽然上述治疗手段有效,但效果一般[5]。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则采用中医治疗方案。从中医角度来讲,慢性肾炎根据病理不同,分型也有所不同,其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以脾肾气虚型为常见。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在临床治疗中,以中医汤剂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室所采用的自拟中药方剂中,砂仁可起到抗炎、镇痛的功效,地榆炭具备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小蓟具备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怀牛膝可起到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金樱子可起到抗菌消炎的功效,怀山药可起到清热解毒,补脾胃亏损的功效,益智仁具有补肾固精、温脾止泻、缩尿、暖肾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肾、涩精固脱、止崩止带、生津止渴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调节胃肠运动的功效,潞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的功效,生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使用甘草进行调节可实现健脾益肾的功效。

综上所述,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治疗中,中医内科方剂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陈德兴.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与临床优势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0-23,44.DOI:10.3969/j.issn.2095-0616.2017.01.007.

[2]郭慎微.对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进行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120-121.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7.23.151.

[3]秦春红,付业洲.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22):26-27.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3.22.013.

[4]刘静.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中医治疗与护理效果观察[J].新中医,2015,47(7):279-281.DOI:10.13457/j.cnki.jncm.2015.07.124.

[5]杨桂中.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4):134-136.DOI:10.3969/j.issn.2095-7629.2020.24.092.

猜你喜欢
中医内科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护理实施效果探究
慢性肾炎,一定会导致尿毒症吗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中医治疗与护理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CRP、RF的影响研究
补肾地龟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手段的治疗
扁桃体切除对伴有慢性扁桃体炎的慢性肾炎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