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2-28 21:46贾登龙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贾登龙

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例、46例,研究组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  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加快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内固定;生活质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脊柱骨折属于骨折疾病,主要为高暴力外伤引起,患者通常具有疼痛、下肢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1]。有研究表明,脊柱骨折还可能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临床对于脊柱骨折,通常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虽然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但术后疼痛感明显,影响患者预后。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具有入路简单、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特点,患者术后疼痛更轻,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加快患者恢复,深受青睐[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47例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4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間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7例、46例,研究组男32例,女15例,年龄32~64岁,平均(48.31±9.57)岁。对照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31~65岁,平均(48.43±9.4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纳入标准(1)符合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能够正常沟通与交流。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恶性肿瘤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

1.5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保持俯卧位。术前对椎管降压,清除骨折处关节囊,选择同种异体骨移植,植骨后采取生理盐水对伤口清洗,引流、缝合。

1.2.2研究组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全身麻醉。于后正中做切口,将棘突两侧椎旁肌、脊椎分离,使椎体显露。进行椎弓根定位,控制切面角度为5~15°,置入螺钉。于椎体内部钻孔,植入骨粒,完成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引流、缝合。

1.2.3疗效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骨折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骨折基本愈合、临床症状缓解;无效:临床症状仍然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各组例数×100%。

1.6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7统计学方法

本院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情况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2.2GQOLI-74评分情况

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详细见表2。

4.讨论

脊柱骨折主要为间接外伤引起,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其中胸腰段为主要发病部位[4]。有研究表明,脊柱骨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若病情严重,可能引起截瘫,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5]。因此,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对于脊柱骨折通常采取传统手术,即外侧植骨融合术,虽然固定效果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明显,且并发症的诱发风险较高,不利于患者恢复。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入路方式为脊柱后侧入路,能够保护残存骨体,且术中视野全面清晰,能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另外,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能够使前、中、后三柱的稳定性更强,使减压更加充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且加快骨折愈合。另外,后路手术内固定对患者的创伤小,术中出血更少,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脊柱运动功能受损,有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这也证明了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确实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轻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能够加快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辉,孙建强,莫涛,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s角、椎体高度压缩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40(15):2201-2205.

[2]罗肖,陈敬忠,陈铖.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髓功能影响情况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7):536-539.

[3]王宇强,翟磊,苏学涛.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3):400-404.

[4]唐晓栋.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5.

[5]梁衍涛,韩继成,严京哲.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6):676-677.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