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临床研究

2021-02-28 21:46徐春霞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胃癌

徐春霞

摘要:目的:对比了解黄芪建中汤在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切均等的分为各32例的两组后设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癌用药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同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表现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高于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的观察组(P<0.05);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的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具有显著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及症状的效果。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胃癌;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在临床中已逐渐作为常见的治疗方案进行应用,而最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有中药饮片、针灸或推拿按摩等,在此次调研中的观察主体就是中药方剂黄芪建中汤,希望通过对比了解黄芪建中汤在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患者在院接受治疗与观察的时期为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切均等的分为各32例的两组后设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14:18,年龄范围中最小龄患者43歲,最大龄患者67岁,平均年龄(56.37±3.24)岁,在临床分期中II期患者11例,III期患者12例,IV期患者9例;在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15:17,年龄范围中最小龄患者45岁,最大龄患者66岁,平均年龄(56.67±3.18)岁,在临床分期中II期患者12例,III期患者10例,IV期患者10例;已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确认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确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效力(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调研内容,同时签字确认,调研过程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与监督。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检查以及症状表现综合诊断符合胃癌临床诊断标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胃虚寒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意识清醒、认知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的患者(癌细胞转移),预期存活时间短于观察研究时间的患者,或其他不可抗原因退出观察的患者,基线资料完善度欠缺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癌用药及治疗方案,化疗方案使用XELOX方案,予患者奥沙利铂(乐沙定)130mg/m2(ivgtt),同时予以患者卡培他滨(希罗达)850-1000mg/m2(po,bid),每三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1]。

观察组患者在同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药方内容:「黄芪、胶饴糖」各30g、芍药18g、「桂枝、生姜」各9g、炙甘草6g、大枣6枚,以上药材用水煎煮,滤汤汁300mL,分早晚每次口服150mL[2]。

两组患者中出现明显腹胀不适者另行餐前予以西沙比利5mg(tid,po)以及餐后予以乳酸菌素1.2g(tid,po),腹泻严重者餐前予以斯密达(tid,po)。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表现情况,使用中医症状积分法进行统计,评价项目包括腹部疼痛、腹泻、食欲减退、疲惫乏力、舌诊、脉象六项,项目积分根据症状表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一次计0-3分,最高分18分,最低分0分;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项目包括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胃炎等)、体表反应(皮疹、局部红肿瘙痒等)、全身反应(发热等)。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作为数据体现形式,t参与后续检验,P<0.05表示对比项目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效力。

2.结果

2.1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变量控制分确定两组患者案例的选定,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胃癌化疗治疗方案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者的方案内容主要在同常规胃癌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而通过后续治疗效果的观察中发现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服用黄芪建中汤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同时症状表现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对黄芪建中汤应用药材的现代药理学具体分析发现,桂枝具有抗炎抗敏等治疗效果,甘草具有缓解疼痛改善乏力等效果,生姜能够抑制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而大枣可以改善患者腹泻情况,黄芪作为本剂药方中的核心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补元等功效,整体综合可见,与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症状表现相符恰合。

综上所述,对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建中汤具有显著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及症状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巧凤,韩吉.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10):179-182.

[2]陈高峰,郭静.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06):864-866.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胃癌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