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计量学特征的揭示及其与被引频次的相关度
——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

2021-03-01 03:32张军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计量学载文期刊

张军华

(华中师范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9)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唯一办法就是着力提高载文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提高载文的被引频次,但期刊的影响力大小还可以一定程度地通过其载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间接表现出来。本文以《教育与经济》为例,择其从1985年创刊至2019年的载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其载文数量、合作研究、引用与被引等文献计量学特征,并计算这些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被引频次间的相关度大小,发现其中的重要特征指标,从而为期刊取舍论文提供参考。

1 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库(CNKI)”获取《教育与经济》从1985年创刊至2019年第6期为止,共35年刊发的152期2 185篇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学历职称以及载文的关键词、引文数量、基金资助、被引频次信息①,采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杂志的载文数量、合作研究、引用与被引、基金论文占比、关键词频次分布等文献计量学特征,剖析其研究内容的稳定与变化。使用Excel相关功能获取杂志主要文献计量学特征数据与期刊被引频次之间相关系数的高低。

主要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的选取及缘由 合作率是某期刊一定时期内合著论文数占同时期全部论文数的比率,是考查其作者合作研究情况的计量指标之一。合作度是某种期刊一定时期内载文的作者总数与该期刊同时期的载文总数之比。被引频次,可以据此了解期刊载文的学术水平、论文质量以及被使用、被重视的程度,感知其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影响的广度、深度及其在科技学术交流中的地位,从而为提高期刊的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引文数量,即参考文献的数量,它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对本学科前沿的了解程度和对科技信息的驾驭能力,是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工作中筛选核心期刊的重要依据,同时,引文数量还可以表现杂志参考、引用其他文献的容量,是衡量著者对已有科研成果和文献情报的吸收容量、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期刊论文理论来源和学科动向的基本线索。作者的学历学位与职称既可折射出期刊对作者专业基础、学术能力与研究经验等学术素养的要求,又可反映杂志刊文的质量标准。基金论文占比是评价期刊载文的作者群体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参考,也是判断学术期刊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关键词频次分析,是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分析,可以探查载文研究内容的稳定与变化情况,一定程度上指导今后的相关研究。

2 《教育与经济》的文献计量学特征

2.1 载文数量稳定

表1为通过CNKI获得并予以统计的《教育与经济》35年来刊发的全部学术论文的署名、数量、合著论文占比、年度被引频次、年度篇均被引频次信息统计表(查询时间:2020-03-20)。

通过统计得知,《教育与经济》1985年创刊当年为半年刊,次年至2012年发行频度为季刊,2013年至今为双月刊,计算可得其年均刊发学术论文62.43篇。由表1可知,现在年度发文量基本稳定在70篇左右。通过对其办刊宗旨与载文的历时考查,杂志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减少非学术文献,充分利用有限版面,刊发了大量教育经济学领域学术价值高、原创性强的研究成果,努力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竭力确保论文质量、弘扬学术、传播知识信息,勇担教育咨政、实践和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重任的特征明显。

表1 《教育与经济》学术论文发文量及署名与被引频次信息统计

2.2 合作研究成为主流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知识不断地深化、分化、融合,学科的分化、交叉与融合趋于频繁,研究者个体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在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合作和论文合著,必然并已经成为常态。科研合作是以多个研究人员或科研团队为主体,以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为目的,针对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知识交流、信息共享、联合研究的社会活动。其中,通过科研成果合著现象去探查合作研究情况一直是最为直接、通用和实用的方法。对《教育与经济》而言,其2 185篇学术论文中合著成果的年度占比情况见表1第9列所示。总体而言,个人独撰论文1 304篇,占总数的59.68%;非独撰论文881篇,占总体的40.32%,即合作率为40.32%。合著论文当中,2人合著的论文636篇,占合著论文的72.19%,凸显2人合作乃是合作研究的主流;3人合著文献200篇,占比22.70%;4人合著的16篇,占比1.82%;多于4人或直接以课题组、单位署名的有29篇,占比3.29%。由表1可知,虽然2010年之前仅2008年合作率超过50%,但从2010年开始,合作率逐渐走高,近5年的数据均超过70%,另外,从另一种反映科研合作情况的计量指标合作度的角度看,1985年—2019年《教育与经济》载文的合作度总体上一直呈上升态势,近年稳定在2.00左右(详见表2)。这些足以证明合作研究已然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合作率为83%,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权威期刊2008年—2017年所载论文的合作率都在80%以上,个别年份超过90%的合作率相比,《教育与经济》的合作率依然略显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倾向于“个人单干”和“导师带学生小规模合作”之现象表现得比较明显。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重视合作研究成果,尤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者和杂志社予以重视。

表2 《教育与经济》1985年—2019年载文的合作度统计

2.3 被引频次逐年递增,篇均被引频次高

表3为通过《中国引文数据库》查询获得的《教育与经济》载文被引用数据统计表(查询时间:2020-04-17)。由表3可知,杂志载文的被引频次逐年递增,凸显其学术影响力的稳步提升趋势。

表3 《教育与经济》载文被引频次统计

基于在CNKI的查询结果(时间:2020年3月20日—22日),笔者绘制出《教育与经济》1985年—2019年载文篇均被引频次的年度变迁情况折线图,见图1所示。由查询结果和图1可知,杂志35年载文的年度篇均被引频次当中,2005年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为34.49次,其次是2003年,为34.25次,越早的文献和越晚的文献,篇均被引频次逐渐降低,基本属于正态分布。

图1 年度篇均被引频次折线图

2.4 平均引证率逐年攀升

平均引证率是一定时间内,杂志引证参考文献的数量除以同时段杂志的载文量。表4为《教育与经济》35年所刊载学术论文的引文数量统计表。由表4可知:2 185篇文献的引文总数为16 111条,篇均引文即平均引证率为7.37条,《教育与经济》载文的平均引证率逐年攀升,2019年最高,为27.05,反映出论文观点的形成基于牢固的学理基础,具有确凿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逐步增强,显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深化研究已经成为常态,这保障了杂志载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表4 《教育与经济》刊载论文的平均引证率变迁情况统计

2.5 发文作者的学历学位愈来愈高

表5为《教育与经济》2 185篇论文作者的学历学位统计表(仅限独撰和第一作者)。由表5可知,总体而言,拥有博士学位的作者占比为29.02%,博士生占比11.62%;按年度来看,博士的占比,逐年提高,2018年最高,为74.32%。图2为博士占比的年度变迁图,便于更直观呈现其变迁情况。由图表可知,《教育与经济》载文作者的学历学位愈来愈高,其近年的载文有70%左右均出自博士之手。

图2 《教育与经济》1985年-2019年发文作者中博士占比变迁情况

表5 发文作者的学历学位年度统计

2.6 发文作者的职称越来越高

表6为《教育与经济》35年所刊载学术论文中独撰和第一作者的职称情况统计表。由表6可知,《教育与经济》作者的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占比越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表6中“其他”序列是职称未予注明者,笔者统计为职称“不详”。

表6 《教育与经济》载文的职称结构统计

表7为《教育与经济》载文中基金论文的数量统计表。由表7可知,如果5年为一个时段,那么,1995年—1999年的基金数量为4,而此时间段的发文篇数为317,可得基金论文的占比为1.26%,依此类推,计算可得7个时段基金论文的占比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最近年份的基金论文占比已经超过100%,即平均起来1篇论文至少有1个基金资助。再以2019年为例,该年共发文63篇,但这些研究论文所获得的基金数量有91个,平均起来,1篇研究论文由近1.5个基金资助,有的1篇研究论文获得3~4个基金的资助。总之,《教育与经济》载文中基金论文的占比越来越高,近年来的发文基本都是国家级和(或)省部级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这有力地保障了杂志载文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图3 《教育与经济》7个时段基金论文的占比变迁情况

表7 《教育与经济》基金论文的占比统计

2.7 基金论文的占比越来越高

2.8 关键词频次分布凸显研究内容的稳定与变化

杂志载文的年度关键词频次分布可以直接大体上揭示《教育与经济》载文的内容特征、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经统计,杂志从2000年第1期开始记录关键词信息,至2019年共有关键词4 687个,按常见做法,出现频次之和占总数30%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即本研究中出现频次≥5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共1 399个。表8为《教育与经济》2000年—2019年载文的年度出现频率排前20的关键词及其频次统计表。表中,笔者对同义词、近义词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如将“高校”并入“高等学校”“对策建议”“对策与建议”“对策研究”并入“对策”,“普通高等学校”并入“普通高校”,“实证分析”并入“实证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并入“改革开放40年”等。

表8 分时段和2000年-2019年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统计

图4为笔者采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5.6.R5绘就的《教育与经济》2000年—2019年关键词共词分析体现的知识图谱(数据来源是CNKI,阈值≥5),图中关键词字体的大小表示其频次高低,连线粗细和小蓝色字表示连线的强弱和强度,圆圈的大小及远近表示被研究的程度与彼此距离。

图4 《教育与经济》2000年—2019年关键词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

由表8和图4中圆圈大小、连线粗细、距离远近等可知,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教育、人力资本、高等学校、教育公平、教育经济学、教育经费、对策等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稳定的主要课题,不过,2000年—2004年间教育产业化,教育经费的问题、原因、对策是被研究的重点,2005年—2009年期间农村教育问题备受关注,2010年—2014年间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均衡发展等成为重点且实证研究的地位空前,而2015年—2019年间学前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扶贫、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民办教育被重点关注,即载文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色鲜明。此外,学生的消费问题,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残疾人的教育与就业,“一带一路”倡议与职业教育改革,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的比较等内容也被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3 结果

笔者将文中统计的特征数据输入Excel采用函数CORREL进行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计算,得到《教育与经济》主要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被引频次之间相关系数由高到低的结果:高级职称作者的占比(0.4739),年度发文篇数(0.4254),博士学位作者的占比(0.2141),合作度(0.1365),年度引文数量(0.0898),合著论文占比(0.0601),作者人数(0.0429),基金数量(-0.0405),关键词数量(-0.1426),即主要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被引频次之间具有相关性,但相关度有正有负、大小不一。

4 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由同行评议确保论文学术质量的前提下,杂志取舍论文时,可以依据上述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被引频次间相关度的高低、正负予以分梯度的区别性参考,即可以依次重视作者职称、是否拥有博士学位,合著人数、论文的引文数量等,但由于年度基金数量、关键词数量与被引频次均呈现负的弱相关关系,故应重点考察基金的级别而不是单纯考察论文的基金数量,以及关键词概括论文内容的程度而不能单纯看重关键词数量。由于文章揭示的年度发文篇数与被引频次的相关度仅次于高级职称占比的结论,与陈留院、黄明睿等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因此,这种相关度指数可以作为杂志适当增加版面或刊发频率的参考依据。另外,文章所揭示的合作度仅次于学历学位重要性的结论,提醒期刊应该重视合作研究成果,尤其是合作稳定作者之研究成果的吸纳。

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当代,科技竞争已近乎白热化,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被国家、社会、主办单位所高度重视,也是杂志社、主办单位长期屹立于学术之林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责任。笔者以《教育与经济》为例,通过揭示其载文数量、合作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并经过相关计算,获得众多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载文被引频次间的相关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高级职称作者占比、年度发文篇数、博士学位作者的占比、合作度、引文数量、合著论文占比、作者人数,其中,高级职称作者占比和博士学位作者的占比是作者方面对期刊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因素,而年度发文篇数则是期刊方面对期刊影响力较大的因素,不过,基金数量、关键词数量与被引频次间为低度负相关。期刊可以参考特征指标与被引频次间的相关系数高低而取舍论文,尤其是应重点考查作者的职称和是否拥有博士学位,并重点关注高级别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而不能只看重论文的基金数量。当然,笔者以单个期刊为样本的方式探讨期刊载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期刊载文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度大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会予以拓展研究,在更大范围内探讨文献计量学特征指标与载文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为期刊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注释:

①未统计综述、会议通知、选题、被转载文章、学术诚信宣言等非学术文献,以及1997年、2000年的专辑。

猜你喜欢
计量学载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交通领域典型期刊载文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老年综合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
坚持文化导向 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编辑学报》2008—2018年载文关键词分析
期刊审稿进度表
我国有氧踏板操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基于SCIE的大学化学学科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