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03-01 03:32周志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西华师范类师范大学

周志容

(西华师范大学 图书馆,四川 南充 63700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开展阅读推广,不仅使一所学校的学习风气发生改变,还将改变整个地域的教育生态[1]。弘扬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获取,而阅读推广活动则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随着“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实施,全民阅读意识已逐渐形成,更多的人已爱上阅读,其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得以提升。当前我国的各类图书馆中,阅读推广工作已成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得到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阅读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笔者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对本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研,找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20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构建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策略。

1 师范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现状调查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为了详细了解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笔者自制调查问卷表,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本校来馆读者300名,就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障碍等方面展开调查。共向学生发送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100%。

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2.1 关于每天的阅读时间

由表1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每天在馆学习1h以上的占93%,这与已有的全国师范类大学生在馆阅读1h以上的占比非常接近[2]。不难看出,师范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愿意到图书馆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这样的阅读行为应是当前师范类院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的普遍现象,十分具有参考价值。除了每天阅读时间比较长以外,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的研究性阅读和娱乐性阅读时间把握得非常好。研究性阅读时间1h以上的占92%,远远超过娱乐性阅读时间的71%。反之,如果娱乐性阅读在大学生阅读中的占比较重,将会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出现偏差,只图阅读的快乐体验,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表1 你每天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1.2.2 关于阅读方式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师范类大学生选择纸质阅读,这与全国大学生阅读介质调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大学生首选纸质阅读,其原因是纸质阅读更容易让读者深入书本内部,不受周围其他信息干扰,更易进入深读、研读状态[4]。当然,由于网络阅读的冲击,纸质阅读量有所下降,现代流行的“快餐式阅读”已成为网络阅读的主要方式。当今倡导经典阅读、阅读经典,一定是以纸质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而且需要专业人士的悉心导读。

表2 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你选择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

1.2.3 关于阅读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到图书馆学习的目的,有61%的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完成学业任务,有64%的学生为了谋求一个好的职位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以求取得不错的求职考试成绩,79%的学生非常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65%的学生非常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这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新时代追求,体现了大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在就业、考研、社会竞争等多重压力下,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考教师等是现代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也是社会大趋势,它的弊端在于,妨碍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表3 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1.2.4 关于阅读障碍

表4 你阅读的障碍是什么

当代大学生由于求职、升学、科研的压力,有65%的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但有22%的大学生不知道阅读哪方面的书籍,说明她们对信息的判断鉴别能力较差,极易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被一些负面信息所迷惑。这是图书馆专业人员应该关注的课题。如何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本好书,然后认真阅读,并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收获与乐趣,这个问题值得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者深入研究。

2 高师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性

2.1 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推广服务,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掌握较多的阅读技巧,还能够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当前,诸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国青年网对全国高校454名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学生喜欢阅读,然而超五成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h;“手机免费阅读”成学生主要阅读方式,超五成学生喜欢在宿舍内阅读;小说散文、文学艺术和动漫幽默成学生最喜欢阅读类型,超四成学生每月看1~3本书,“增长见识,提高文化修养”成学生阅读主要原因;超五成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低,近六成学生认为因“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阅读量缺乏[5]。高师院校的大学生亦不例外。阅读主要以简单轻松娱乐为主。另外,当前大学生心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对阅读内容浅尝辄止,常常处于浅阅读状态,无法进行深入思考,阅读质量低下。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助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2.2 打破传统服务观念,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开拓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多样化,大量的信息以电子介质、超文本、多媒体的形式出现,传统图书馆固有的被动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必须打破,顺应时代潮流。图书馆除了读者借阅服务、日常的图书采购、图书编目等工作,还应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利用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学科知识服务、定题服务等数字化工作。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中,阅读推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利用微信、QQ等向读者推送图书馆的服务信息,使读者体验到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3 面向未来发展趋势,顺应高校图书馆发展潮流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阅读推广活动的产生和应用,充分说明高校图书馆已主动作为。时代在发展,高校图书馆只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传统图书馆从最开始的重收藏、较封闭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向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从只为学校师生服务转移到为社会服务,更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彻底更新。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以开放的姿态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今,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终身学习,高校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适时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图书阅读服务,既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又顺应了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3 高师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3.1 做好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

做好文献资源建设:①做好读者的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各学科学生、各学科的知名专家、教师等。通过微信、QQ、微博、论坛或者现场发放问卷等渠道,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并对读者反馈意见进行深入分析,把分析结果作为文献购置的一个重要依据。②根据读者的需求,采购符合读者需求的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要平衡好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购数量。有的高校图书馆每年拥有很多图书购置费,由于没有做好读者的调研工作,导致购置的图书不能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除了做好读者的调研工作之外,还会邀请各学科专家与资源建设部专家一道去现场采购图书,文献资源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馆藏结构更趋合理。

3.2 以“书”为载体开展传统阅读推广服务

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仍是目前各高师院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方式,它是以“书”为载体。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一楼专门设有“本校教师成果展厅”,不定期向读者展示川北历史文化科普知识,向读者发送科普小册子,将成果制作成展板放置在图书馆大厅供读者参观。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营造书香校园,先后邀请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伏俊琏教授、历史学院的熊英教授、法学院刘永红教授、西华大学彭国利研究馆员等做专题读书讲座,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专设新书书库和中小学教材书库,这是各高师院校读者阅览频次最高的,方便读者借阅。此外,可以借鉴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每季度推出的馆刊,推介图书、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分享阅读,比如名家荐书,特色资源、馆员心得、读者分享等栏目。图书馆以发放小礼品的方式奖励供稿作者。此种馆刊是高师院校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沟通读者的纽带与桥梁。

3.3 建立合作推广的长效合作机制

数字阅读和读者的需求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必须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各个教学院系、出版社、书店等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达到多赢的目的,并形成长效机制。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为营造书香校园每年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每年的“图书文化艺术节”从2012年至今,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邀请名家举行知识讲座,“借阅排行榜”评选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开展专题摄影展示,举办征文比赛,在图书馆研讨室举办的周末公益书法辅导课等。近十年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漂流活动沿袭至今,学生用闲置的书无偿捐献给图书馆,读者登记借阅,以此传递友谊和信任、传播知识和快乐。读者之间交流阅读心得,秉着诚实守信使图书保持良好的回漂状态。邀请出版社或书商共同参与完成图书展销活动,每年都要举行“好书盛宴——精品图书展销”活动,图书营销与图书展览相结合,众多师生前来参观、购书。

3.4 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变化,各种纸质图书阅读率下降,而数字化阅读呈上升趋势。这就使阅读推广服务的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智慧图书馆”,通过平板电脑或者是智能手机就可以对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进行阅读;利用图书馆网站推出的“新书通报”栏目,方便读者选阅新书;推出“好书推荐”栏目,向读者推荐“热门图书”和馆藏精选,以及读者荐购、借阅排行等阅读推广服务;开通博客、微博、公众号等,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交流平台,方便读者学习交流沟通。在新浪网建立的微博,开展读书交流、阅读推广等活动,现已有7 084个粉丝,共发送微博信息3 618条。由于手机普遍使用,高师院校图书馆大多开通移动图书馆,通过手机短信向读者推送服务信息。高师院校图书馆应增设阅读推广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培养自己的阅读推广专家和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家,以保障阅读推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6]。除此之外,还应使大学生养成自学读书的好习惯,主动关注信息平台的阅读动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7],学会辨别,汲取健康文明的知识。

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健全保障机制,高度重视阅读推广工作,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责无旁贷。从2014至今,“全民阅读”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相关内容每年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有利于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与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合作交流,利用自身的图书资源和阅读平台,参与到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去。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国民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高校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和努力。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研究,可以管窥当代师范类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时代在变,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将随之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和相应的服务方式,大胆探索,主动作为,为高校大学生造福,也为自身发展谋求出路。

猜你喜欢
西华师范类师范大学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人大代表调解:打造西华版“枫桥经验”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Discour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onnet 18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李玲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