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及战略

2021-03-01 07:06李锐孙继霖杜志石乐
热带林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雨林植被森林

李锐,孙继霖,杜志,石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保亭县)位于海南省的南部内陆,属热带雨林区,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良好,处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中,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南省林业局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保亭县将森林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突出森林城市建设在保亭县城市建设中独特的位置,充分发挥森林城市建设对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特殊作用。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绿色生态福祉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大地植绿、心中播绿,打造保亭县“绿色山地、生态雨林、谧境温泉、养生家园”的森林城市形象[1]。

1 基本概况

保亭县位于海南省的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境内辖6 个镇、3 个乡、1 个县管农场和6 个居,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总面积115383hm2,占海南省陆地面积的3.42%,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年平均气温20.7℃~24.5℃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mm,热带雨林植被保护完好,富含负氧离子,被誉为天然“氧吧”。

2 现状分析

2.1 森林资源

保亭县森林总量大,森林覆盖率为85.2%[2],但森林质量不高,低产林、低质低效林、稀疏残次林存在一定比重,林分生产力较低,森林质量有待提高。人工林中橡胶、槟榔占比达79%。

2.2 湿地资源

保亭县湿地总面积1817.88hm2,占海南省湿地总面积的0.57%。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湿地820.27hm2、 湖 泊 湿 地 8.14hm2和 人 工 湿 地989.47hm2,分别占海南省该类型湿地总面积的2.06%、1.46%和1.27%[3]。

2.3 城市绿地

保亭县政府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对主要街道绿化植树,精心打造城区绿化节点,先后开展一系列绿地建设项目。同时推行绿地管理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城乡绿地管护力度,全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进程,城市绿化率不断提高。根据2017 最新保亭县城市建成区绿化数据显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4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0m2,绿化覆盖率59.79%[4]。

3 空间布局及战略重点

以郊外森林植被和城区绿地系统为主体,以县域范围内河、湖、水库等湿地为重要支撑,以纵横交错的沿河防护林带为纽带,内外交替环抱,外楔内延,在空间上构建“一心两点三区四水多核多星”的森林城市生态体系。建立郊外森林环绕中心城区,城区绿地系统内嵌都市景观,绿地向外延伸,生态村庄、田园镶嵌其间,城乡生态互融一体。县域山、水、林、田、城、村等各要素有机整合,平面、立体错落有致,均匀适度,疏密相间,形成点、线、面、网有序分布,乔、灌、花、草、湿地结合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

“一心两点三区四水”是保亭县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框架,是构建保亭县森林城市网络(生态环境)、森林健康(生态保护)、林业经济、生态文化的载体。“多核多星”是保亭县森林城市建设空间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城乡绿色生态建设一体化、绿色文化建设一体化的载体。

3.1 一心

一心是指保亭县城市建成区,同时也是保亭县森林城市的“生态核心”,该区是保亭县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保亭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建设的示范区。建设该区域既是提高和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保亭县森林城市的对外窗口形象。建成区内的保城西河和保城东河横贯县城,河流及城区森林植被共同构成了保亭县城区生态基质,主要由沿河风光带、桥头公园、城镇公园、湿地、城市小森林、城市绿地、小区及学校绿化、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绿化带等构成。

通过对城市风貌调控、城市景观绿化美化、黎苗风情文化包装、城市休闲设施配套建设等,结合雨林环境和黎苗风情文化,引入慢城市生活理念。按照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建设要求,把县城建成区建设为以“黎苗雨林山水城”为主题特色,林水相依、雨林生态环境优美、黎苗风情文化浓郁、休闲度假设施配套完善,宜游、宜闲、宜居、宜业的森林旅游城市。

3.2 两点

两点是指三道雨林森林小镇(黎苗文化展示体验基地)和新政旅游森林小镇(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三道雨林森林小镇充分利用雨林资源,依托当地黎族苗族文化底蕴,主推海南丛林生态深度体验游,成为海南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的新型示范区,推动海南“绿色游”的转型发展,成为保亭县乃至海南最具品质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新政旅游森林小镇依托新政镇的热带高效经济林基础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果园、花卉产业、养生度假等旅游产业,同时在新政镇打造保亭县中部的农副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将新政镇建设成为兼顾农副产品加工、转运等农贸功能的森林旅游小镇。

3.3 三区

根据保亭县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和生态区位特点以及森林利用功能的差异性,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三大功能生态区:北部水源涵养及雨林温泉养生区、西部生态保护及雨林生态探险运动区、南部重点商品林区。

北部水源涵养及雨林温泉养生区地貌为低山、丘陵,是全县天然林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陵水河的源头。森林植被按类型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为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植被主要有橡胶、槟榔、红毛丹及其它果树纯林。在保护现有公益林、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雨林温泉旅游;林地保护利用主要以维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为主,同时兼具提高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保护措施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严格保护天然林和公益林资源;严格限制项目建设占用征收林地,禁止占用征收公益林地。

西部生态保护及雨林生态探险运动区地貌为低山、丘陵,地处中部偏西南,为天然林分布区,是宁远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森林植被按类型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为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植被主要有橡胶、马占相思、果树等。该区域是宁远河的发源地,应将公益林中的天然林保护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采取封山育林为主的措施,不断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主导功能;此外,可在林中补植珍贵乡土树种,合理开发林药、林藤、林竹、林花等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同时,利用天然林森林环境,结合仙安石林、毛拉洞水库等旅游景观资源,与保亭县森林旅游规划相衔接,推动森林旅游开发。

南部重点商品林区为橡胶集中分布区,有种植橡胶树的传统,果树最具特色的为红毛丹,属国外引进品种,全海南岛仅在该区有少量种植,面积约500hm2。在保护好现有公益林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热带经济林,水果产业要优化品种结构,树立品牌产品。加强橡胶低产林改造,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努力提高产胶量。加强橡胶品种选优,提高良种良苗普及率。严格保护天然林和公益林资源,禁止毁林开垦,禁止林地非法流失,严格控制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规模开发;通过重点商品林基地开发、现有商品林的更新改造和抚育管理,提高经营强度和林分质量,大力提高林地生产力;通过扶持特色经济林及林下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林农收入。

3.4 四水

四水是指县域内藤桥东河流域、藤桥西河流域、陵水河流域、宁远河流域及其他水库、水塘和湖泊,与岸边森林、湿地、绿地及绿化带构成的湿地生态廊道。河流、水库、水塘和湖泊等组成的水系网络和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是构成保亭生态景观的重要元素,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

以保亭县四大水系为骨架,水库、水塘和湖泊为中心向外辐射,通过岸边绿化与周边绿地形成生态小组团,小组团与森林生态廊道联网,更好的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堤护岸,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能够维护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稳定的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生态功能的完整性,最终形成“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林水网络体系。

3.5 多核

多核是指县域范围内分布众多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片林、生态旅游区等,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森林康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护热带雨林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园(景)区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打通各景点间的连接通道,形成以园(景)区为主的森林旅游经济组团。发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更好地保护保亭热带植物和湿地资源,宣传森林与湿地文化。

3.6 多星

多星是指根据保亭县独特的热带海岛地域、森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林产基地、苗木花卉、科普场馆、生态单位等建设工程形成集山区森林保育、生态教育、文化宣传、特色林产和观光休闲建设发展为一体的山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区域资源特色,构建形式多样、立体高效、特色鲜明的规模化林业生态经济区,使山区林业实现生产加工、旅游服务、宣传教育的有效对接与融合,有效提升林业及林产品的附加值。

4 结语

保亭县森林城市建设在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相结合、与城乡居民的多种需求相结合、与人工景观的美化相结合、与湿地水网系统相结合、与城市文脉的传承相结合的总思路下布局。森林城市建设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环背景下,以“海岛雨林,养生泉城”作为建设理念,以“绿色生态、人文美丽、宜居幸福”作为未来愿景,在空间上构建“一心两点三区四水多核多星”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打造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保亭现代城市风貌。通过“森林城市”创建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福祉大幅增进,促使保亭成为“生态、绿色、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最美热带森林城市之一。

猜你喜欢
雨林植被森林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雨林里有一群霸
向雨林出发吧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雨林里有条沸腾河
雨林求生记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