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2021-03-02 05:52刘丹丹崔光成
医学与社会 2021年2期
关键词:胜任公共卫生条目

刘丹丹,白 丽,崔光成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强调了公共卫生与预防的重要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暴发更加凸显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过程中,公共卫生领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短板,包括公共卫生专业培养重视理论学习,缺乏技能实训,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基层卫生服务和防控应急技能薄弱等。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问题最终也导致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规范、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不当等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在岗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尤为重要。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和再教育提供依据[1]。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2]。

1.2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是指经过一定的卫生职业培训,并在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的人员,其主要任务是疾病防治、居民健康管理、根据居民的医疗需求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3]。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4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avid C. McClelland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4]。胜任力模型,也叫胜任特征模型,是指在某一工作环境中或在某一岗位中所需要具备的动机、态度或价值观、专业技术等一系列胜任力特征按照某一特定形式的汇总,也就是将平面的岗位胜任力词典构建成为立体模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两个经典模型理论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5]。

1.5 洋葱模型

洋葱模型是指把胜任力要素按照其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部分是动机,是内在驱动力,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态度、知识、技能。模型中越向外的技能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越难以测量和习得[6]。

2 资料来源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工作单位为市(县、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公共卫生单位或机构,并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时间≥1年者。进行因子分析时,样本量最好应为问卷条目数量的10-20倍[7]。因此,本研究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按照问卷条目20倍的标准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1500份,剔除填写内容不全的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1260份,有效回收率为84%。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利用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主题词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公共卫生”、“胜任力”等,时间设定在1999-2019年,检索有关卫生人员胜任力模型或特征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借鉴Spencer在1993年发表的专业技术、社区服务等人员的《通用胜任力素质词典》[8],并结合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居民健康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等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自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词典》。

2.2.2 问卷调查法。问卷共包括2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特征。第2部分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共58个条目,选用Likert 5级量表对各条目重要性进行评判,评判标准分别为:“完全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非常重要=5分”。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1进行问卷录入,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20.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Mplus 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水准为α=0.05。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260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年龄为(37.27±9.26)岁,平均工作时间为(11.75±8.85)年,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以下为主,所学专业以临床、护理等其他专业为主。可以发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中缺少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性人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见表1。

表1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基本信息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用随机选择个案的方式从1260个样本中抽取50%的样本进行因子分析,采用KMO检验及巴特莱特球形检验,得到KMO值为0.933>0.9,Bartlett球形检验χ2值为14169.238,自由度为861,显著性P<0.001,说明该模型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前期没有确定因素个数,选用无限定抽取因素法;因理论上各因素层面相互独立,为使每个观测值在少数公因子上有较大负荷且原始矩阵更易解释,故采用主成分法,选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多次正交旋转,经多次探索逐一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5、在2个或2个以上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大于0.5以及内容与维度明显不符的特征条目。最终探索出共7个公因子,保留42个条目,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7%,即42个条目共解释了总体结果的60.7%。各条目因子载荷及维度划分见表2,各维度及因子命名见表3。

表2 各条目正交旋转因子载荷

表2(续)

表3 维度及因子名称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参照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的公因子,将随机选择个案后剩下的50%样本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从而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参数估计值均为正数,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P<0.05,差异显著,各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在0.046-0.128,标准误较小,模型各因子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处于0.50-0.95,除个别因子外,项目信度均大于0.5,结果较好。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Mardia值为109.984>49.1,为非正态分布数据[12]。当数据为非正态时可以使用稳健似然估计法(MLR)进行修正。最终得到χ2/df=2.461,P<0.05, 修正的拟合指标RMSEA=0.048[90%CI:(0.045,0.050)],精确拟合检验P=0.936>0.05,即不可以拒绝RMSEA≤0.05的假设,TLI(NNFI)=0.918,CFI=0.922,SRMR=0.052,最终模型见图1,与洋葱模型理论融合后的模型见图2。

图1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结构方程模型

图2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洋葱模型

3.4 模型信度及效度检验

3.4.1 模型信度检验。该模型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6,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816,均大于0.8,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98、0.843、0.903、0.840、0.867、0.828、0.754。

3.4.2模型效度检验。包括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收敛效度的判断根据为组合信度(CR)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结果显示各维度CR值在0.760-0.905,AVE值在0.377-0.615。见表4。

表4 模型信效度检验结果

4 讨论

4.1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和模型构建方法保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研究对象上,与以往针对公共卫生医师等特定公共卫生人员的研究相比[9],本研究包含了各类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各岗位公共卫生人员,因此该模型更加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在模型构建上,方金鸣等人的研究仅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出了胜任力模型维度,但未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信效度[10],本研究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维度探索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结果证明该模型的拟合度和信效度均较为理想,以上保证了模型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4.2 基层公共卫生人才胜任力模型与洋葱模型理论相融合

依据洋葱模型理论将7个胜任力维度按照习得、改变、测量的难易程度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程度等特征由深至浅、由内到外划分成的3大层次。其中,核心层为医学职业素养,次外层包括个人身心素质、思考与管理能力,最外层包括专业医学知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4.2.1 职业素养。医师职业精神是指医者在医学行为中的个人主观思想,是其在医学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并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全人类所肯定和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11]。2002年《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首次发表,《医师宣言》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本研究模型中医学职业素养维度包含的医德高尚、患者至上等能力与《医师宣言》具有高度一致性[12]。

4.2.2 身心与管理素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了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在统筹管理、决策处理能力上的短板[13]。该模型的思考与管理能力维度囊括了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中需要的思考、逻辑分析和决策管理等能力,与现有公共卫生管理人才胜任力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14],但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个人身心素质的重要性。

4.2.3 专业素养。我国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在此次疫情中缺少“话语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公共卫生技能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专业素养能力的不足[15]。本模型的专业素养由医疗知识与技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以及健康管理等能力构成,符合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际需要。由于此次疫情凸显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将突发事件处理涵盖在公共卫生工作技能之中不同,本模型特别突出了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相关能力的重要性[16]。

4.3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研究创新性。本研究建立起一套普遍适用于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选拔与培训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将其与著名的“洋葱模型”相结合深入分析。结合新冠疫情的大背景,该模型特别突出了实践技术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能力。

研究局限性。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调查所得资料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另外,应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

猜你喜欢
胜任公共卫生条目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