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减税降费的思考

2021-03-02 01:18陈晓鸣赵进
关键词:减税降费供给侧改革措施

陈晓鸣 赵进

【摘  要】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的观点,刺激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是减税降费,因为减税降费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和投资科技创新领域,而且可以增加員工收入,提高员工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投入生产,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对生产者的激励不谋而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出现了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而需求侧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论文就供给侧结构性减税降费进行了思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as in new supply economic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ti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cut taxes and reduce fees, because tax cuts and fees reduction will not only enable enterprises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profits, thus expanding their production scale and enabling them to inv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t also increase employees' income and motivation to enable them to better put into production,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focusing on incentives for producers. After China's economy entered the new normal,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weak innovation capacity have emerged, and demand-sid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cannot solve these problem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reflects on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减税降费;措施

【Keywords】supply-side reform;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22-02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是在2016年1月2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首次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借助改革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从供给侧发力,降低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供给能够根据需求变化作出快速而灵敏的反应,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

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结构性失衡是我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的一个难题。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供需错位”。制约我国经济转型的一大障碍是过剩的产能。供给与需求不协调、不配套,导致的后果是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高端产品。此外,我国不能提供有效的需求是由低效率的供给体系造成的。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

从生产端发力是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推行制度改革和要素升级等措施改善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从不同方面看有不同改革方式。从税费方面,基本认同供给侧结构性减税降费是供给侧改革的最重要方式。贾康在2016年提出,应把减税降费作为供给侧改革在财税领域的主要方面来突破。税负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减税降费可以使企业保留更多的利润,有财力去投资,去调整结构,进而增加供给,改善供给。从企业方面,我国企业税负呈现出总体税负重、税负结构不合理、税外费用多等基本特征。而优化企业税负结构,塑造合理税负布局,营造优良税收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创造条件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改变原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以技术创新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发展,最重要的措施是减税。

2 供给侧结构性减税降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为了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改变供给现状,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供给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关键是依靠企业的经济转型升级。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利润,激发了企业活力,使企业有财力去投资科技创新,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员工收入,促进消费,最终拉动经济增长(见图1)。

3 减税降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减税降费的必要性

在宏观层面,按照大口径计算,中国的宏观税负很高,远超过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在微观层面,我国税收以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为主导,流转税在商品和服务流通环节纳税,流通环节越多,纳税越多,目前,我国的流转税税率还是比较高的,企业税负较重。除了税负之外,我国企业承担了大量费用即政府的非税收入,这又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所以,对企业进行减税降费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如今的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加剧,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头号强国美国实施减税政策之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为了提振经济都开始实施减税降费措施,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上的减税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经济政策相应的要作出必要调整。美国的减税政策侧重降低直接税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直接下调至21%,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9.6%直接下调至37%,对固定资产只要是当年购置的,实行在所得税税前一次性全额抵扣等措施,减税力度很大。

3.2 减税降费的可行性

3.2.1 理论上的可行性

为供给侧减税降费提供理论支撑的是新供给经济学,建立在中国具体国情之上的新供给经济学具有中国特色,还有我国基于需求侧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再借鉴美国供给侧管理的经验,都为我国供给侧减税降费提供了理论支持。

3.2.2 实际上的可行性

现实当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足以应对减税降费为政府带来的压力。全面推进的营改增,日趋完善的税制,对减税降费所带来的政策调整,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方法和手段上为减税降费提供了便利。

4 关于减税降费的思考

4.1 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投向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领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全面实施了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措施,为企业减负和“输血”,使企业轻装上阵,走出困境。但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要靠自己“造血”,依靠良好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创造自己产品(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永远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

为此,国家应该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将减税降费的好处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一是国家可以规定减税降费红利的最低投入比例,达不到这个比例的,不能再享受减税降费的优惠;二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比例,投入的越多,扣除的比例越大;三是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国家的科技项目,对作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减税好处。

4.2 在减税降费的过程中,加强对政策的全过程调整和评估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失,需求减弱,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在增加,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前述了供给侧结构性减税降费可以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为了保证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实施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必要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调整和评估。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进行全过程评估和调整,包括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实施中好的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对实施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保证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在政策实施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政策,而后对政策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和预测;在政策实施中,需要加强监控,对严重偏离既定目标的政策及时调整和纠正;在政策实施结束后,需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反馈。

4.3 多措并举,降低减税降费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控制财政支出

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还需要实施减税降费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一方面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必然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尤其对落后地区所造成的压力更大。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压缩不必要、不合理、不重要的财政支出,重编预算,要求各部门编制“零基预算”,对政府各部门的预算支出,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估。此外,国家应出台政策,要求经济发达地區通过财政手段帮扶经济落后地区,通过产业合作等方式,增加落后地区的财政收入。

【参考文献】

【1】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一对“供给侧”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08):2-16.

【2】姚余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J].学术研究,2016(06):104-109.

【3】冯东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减税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04):40-47.

猜你喜欢
减税降费供给侧改革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美国减税对中国影响及应对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