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的思考与研究

2021-03-02 01:18李阳刘唯义金海燕
关键词:会计人工智能信息化

李阳 刘唯义 金海燕

【摘  要】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网络硬件、软件建设及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投入不断加大。论文在分析会计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system reform,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investment of network hardware, software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has been increas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rationality.

【關键词】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化

【Key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72-02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各企业的财务职能已经从反映传统的经营状况逐渐向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型。财务管理流程与模式的优化、组织架构的调整,使得财务个性化与智能化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可能。为了给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财务服务,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在这种环境下,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2 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化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就己经在会计核算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会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6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及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影响,国外开始对财务信息化方面进行研究。在当时计算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国外学者就认识到纯粹模拟手工做账方式的弊端,存在会计核算与业务数据的分离。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信息化的建设,被称为会计电算化,用于会计核算。目前我国对给予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比较少,对于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此类方面的研究比较集中,在企业层面只是浅层次地对给予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进行研究。由于理论研究缺陷,不能从理论着手把人工智能理念引入企业。以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丰富了人工智能理论的研究范畴,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观点,补充文献在这方面的不足。

从发展历程看,会计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用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的阶段。初步通过计算机录入数据逐步替代人工算盘笔式记录,实现了财务建账、会计凭证处理、复核、记账、数据转储、查询、报表输出、凭证打印等功能模块,进行会计核算。

第二阶段是通过内部网络建立财务业务交互平台阶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局域网内实现财务各部门业务之间的信息交互,初步构建一个综合的财务信息平台,将预算会计、会计核算、工资薪酬等信息模块整合起来,实现财务业务系统一体化。

第三阶段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阶段。财务管理将来的发展趋势会实现智能化,包括管理、流程、内控、制度的智能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构建平台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智能平台;其次要确定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是构建财务管理会计平台;最后要明确未来高校财务的发展方向,成立人工智能财务平台。

3 基于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制度下,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提供优质、高效的财务服务,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在这种环境下,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既是一种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将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信息化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同时也面临如下问题。

3.1 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差距较大

其差距主要表现在:

①大部分的会计核算还是使用手工会计的简单重复工作。当前大多数企业会计核算处理模式主要是以人工核算会计为主,即这种核算模式必须从外部取得原始票据后人工核对,手工输入会计凭证到会计信息系统里,这种核算模式并不是会计信息化系统,而是会计电算化模式。这种模式下只是取代了手写记账凭证等,取代了纸张与算盘,只是通过电脑录入取代了人工手写记账,但是其并没有消除因为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判及输入错误,技术上并没有发挥出计算机人工智能的优势。

②操作及决策依靠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支持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起到的作用十分薄弱,过分依赖个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完全没有发挥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供的数据支持依旧由决策者自己归纳与收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会计处理过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难以满足竞争激烈的管理化需求。因此,加大研发力度,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的手段及方法,开发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真正地发挥智能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3.2 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规模性的工程,涉及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与切身利益相关。对于信息化的建设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整体资源和技术的投入比较盲目,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建设目标不明确,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财务信息获取不完整,极大影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会计软件的应用和选择尚未统一,导致会计核算流程缺乏统一标准。

3.3 缺少复合型财务人才

复合型人才紧缺是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懂财务的人员学习的专业缺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人员又不了解财务工作。这就要求财务培养既懂财务的专业人员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但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或者招聘懂双专业的技术人员。目前,财务人员大多数都是只懂财务核算及会计处理等相关技能,对于计算机软件及相关数据库的掌握能力欠缺,严重缺乏对财务软件和系统的维护的人员。聘请相关第三方技术人员投入成本相当大,部分企业负担不起这部分支出。

4 完善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将各部门分散的重复的业务集中起来,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完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节约人财物耗费,降低成本,共同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实现大数据共享,促进工作发展,推动建设智慧型办公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引入智能职业判断功能,加强会计信息处理的智能决策功能,并构建了网络互联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服务会计和职能会计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4.1 健全和完善财务信息化体系

由于资金量大,财务管理存在报销业务量大。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将平台建设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规范财务运行机制,强化管理会计,规避财务风险,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内数据共享,对外实现端口对接,实现内外部数据交流自动化。完善和健全会计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從健全会计信息化软件设施入手;第二,会计信息化平台的载体是硬件建设,只有完善网络安全和硬件的建设,才能保证网络安全。只有解决了软件与硬件的问题,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的发展。

4.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软件升级

建立健全一套关于财务信息化的核算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财务部门使用的软件供应商具有单一性,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每次的系统升级需要相应配套设施的更新、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数据接口不规范,可能导致无法与财务数据库接口衔接,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购买软件或者通过软件升级来解决。所以软件的购买或打通数据接口都需要大力的资金投入。

4.3 完善网络风险防控制度

聘请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编写数据规范手册、访问使用权限分级手册等,建立预警机制与访问日志。还可考虑采购独立于校园网的专用服务器,既保证了充足的数据存储空间,又可以使财务软件不受网络的影响和约束以达到正常运转。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人工智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也将成熟化,并推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化转型,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信息化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熠.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43-45.

【2】杨周南,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辛茂荀.会计信息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王文莲.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5(11):3-4.

【5】杨平波.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财会通讯,2001(05):35-36.

猜你喜欢
会计人工智能信息化
人工智能与就业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