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画家马远绘画的艺术境界

2021-03-03 02:45李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绘画

李杰

摘 要:宋朝是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词雅,宋画也雅,雅在空灵,雅在朦胧。文人士大夫这个群体在有意或无意地投入绘画,使山水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促进了中国画的繁荣。宋代出现了大量的名家,他们寄情于山水的诗情画意之中。南宋政治格局动荡,导致山水画在风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宋李成、范宽那种顶天立地式的山水画形式不再被世人推崇,马远、夏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一角、夏半边”式绘画,造就了山水画形式的创新。通过对南宋画家马远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探析南宋画家马远绘画的艺术境界以及他所想表达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南宋;马远;绘画;美学精神;艺术境界

一、画家生平

马远,祖籍山西,祖上多以绘画见长,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父兄悉心栽培之下,后又学习李成、范宽、郭熙、李唐诸家,很快就在画坛崭露头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画有他的创新和深意所在,其画作深受宋宁宗及其皇后杨氏喜爱。

二、理学——格物致知

宋代儒、释、道三家合流,逐渐形成一套新的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理学,认为理或天理追求的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尽管这种理论的创建最初并不是以服务绘画为目的,但宋代画院是为皇家服务的,因此会反映出统治者的意志。这样的体制下,艺术家在进行描绘的同时都会仔细揣摩,以求将其精准逼真地呈现给人们,显示出天地万物的“理”。对“理”的崇拜创造了宋代绘画的现实主义高潮,除了追求非常现实的效果展示外,画家们也表现出了对他们敬畏、冥想和大自然界的理解。

宋代理学所倡导的“格物”精神,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体会自然,并表现于细节中,体现对比之美,追求内省,寻求理想的真实。马远也将这种“格物”精神运用于他的绘画作品之中,细心描绘自然山川,比如岩石的质地处理、水流波纹的真实感和意境美以及树叶的季节变化等。就马远的《月下赏梅图》(图1)来讲,即使是小幅扇面画,也不难看出是由画家精心安排布局,仔细推敲来的结果。画面灵动而内敛,摄人心魂。寂静的夜空之下,山峦起伏,远处是隐约可见的山脉;右下侧是几株梅树斜倚在崖壁上,枝干的画法是马远惯用的“马拖枝”,交错横亘富有体积感;左侧有一位高士席地而坐,身后一位童子恭敬地站立身旁,共同欣赏月色。这景象恰如张若虚诗中所写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美丽至极。马远所活跃的光宗、宁宗两朝恰恰是宋朝文艺理学影响广泛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格物、求理的文化提倡下,文人将自己的审美情怀寄托在画作之中,注重诗意、情趣和境界,马远在画中含蓄地表达了他所追求的审美理趣。

三、留白,是一种境界

马远继承了李唐的绘画风格,并且进行了创新和发扬。而他最为擅长的是大家熟悉的“边角之景”,马远作画在取景时敢于大胆剪裁,描绘的多是山的一个角落、水的一个局部,并且进行大面积的留白处理,这样可以赋予景物灵动之美,而这也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留白趣味,是相对于工笔的中国文人趣味,讲究道禅之意,讲究笔简意足,讲究意境,而不求绝对写实。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是说空闲的房间才显得开阔和敞亮,如果一个房间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限的光亮也就透不过去。比喻人如果静下来,把心里的杂念去掉,致虚守静,生慧明道,吉祥福祉就会降临。虚寂是生空的智慧,空旷生明朗,这个变化过程的另一种传统说法是“虚室生白”,换言之,其实就是“留白”。

马远画《寒江独钓图》(圖2)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以这个为主题的画作有很多,可马远这幅画是少有的不见山、不见雪景,没有自然景物的,真正做到了以余味取胜,留给观者无限遐想空间。画中的主体便是一叶扁舟,舟上坐着一位垂钓者呈紧缩之态。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既显灵动浩荡又使人感到江面的寒气逼人。虽然画面四周均是空白,但可从鱼线的姿态看出水和船的走向,可见画家在此处是动了心思的。观此画,有人说从中感到了凄凉之态,笔者认为并不是很恰当。独钓应是这幅图的重点,乍一看在天寒无人的江面上垂钓似有孤独之感,可反向思考,钓者是不是也可以为了“独”而寻求此情此景而钓呢?独钓,为的是一份清静,一个可以独立思考世间事物无穷变化的状态。

这便是“留白”艺术在中国的写意绘画中的魅力之处,讲究笔简意足,讲求风雅,讲究的并非匠气,因为有着一种所谓的文人情趣,留白就有很多。纵观国画发展历史,马远、夏圭作画有意识的“留白”处理应是比较早的,之后有了梁楷、徐渭、朱耷等后来者。这种做法使画面既有余味可使人想象,又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对于国画创作,应当汲取百家之长,同时做到有所取舍,善于独立思考并付诸实践。

四、画水的最高境界

马远能流传至今的艺术作品己经屈指可数,多少有些遗憾,但现存的这些作品也足以让许多人为之痴迷或感叹。马远的《水图》(图3)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卷极其罕见的专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马远对水的观察细致而又入微,其笔下南宋的水有一种遗世独立之感,这也使得人心向往之。“水”这一元素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博大精深的。《论语》中有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道德经》中也写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些都体现出中国人的“尚水”思想。《水图》分别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不同环境和天气下的水,一共有十二段。除第一段因残缺半幅而无图名外,其余图名分别是“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山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这些作品都是专门画水,除个别幅绘有红日、远山、礁石等细小景象外,其余均以“水”为主体,表现水的种种姿态。

笔者从感触较深的几处说起,“寒塘清浅”画如其名,画出了一汪池塘的水,池水清澈透明,真就是浅浅一层,好像刚刚没过脚踝。“黄河逆流”画出了黄河水急的状态,水面波涛汹涌,画面呈倾斜状,好像水在翻滚。用波浪线来画水可以令人联想到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最令人感到恬静之美的要数“秋水回波”,微风拂来,波光粼粼,这无疑是西湖之景,纯粹而美好。百年来历史更迭,《清明上河图》的辉煌鼎盛已不在,而西湖就一直在那里,怎么看都不腻。细细品味这幅图,不得不感慨大师的手笔跨越千年仍熠熠生光,用如此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如此多形态的抽象的水。时至今日,画水十二幅仍是很好的题材,还可以拿来再创作。日本著名艺术家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也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启示。百年前,“体用”之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其中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百年后的今天,政治清明之下,人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可以把各种文化融合贯通也正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和学习性。用“水”来作比喻是非常恰当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可以包容万物,也可以清净万物。今日,人们应当继承传统,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而是从传统当中发掘新意,推陈出新;对外来文化择优而学,不断丰富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朱良志.南画十六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王风华.“格物致知”与宋代绘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112.

[5]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王云磊.北宋山水画中的自然观[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7]厉鹗.南宋院画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8]令狐彪.宋代画院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9]顾平.偏安情结:南宋四家绘画[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0]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绘画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乒乓猪
绘画
绘画班的困惑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刘奇伟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