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青

2021-03-04 07:31周萍如
牡丹 2021年2期
关键词:手提箱柳青三角形

周萍如

曾经以为,诗就是那种穿过一年四季的东西。看春天花开灿烂,却也有落花纷飞的幻妙;赏一棵千年常绿的松柏,却也有冰封青翠岁月的奇观。原来,一个人的孤寂、一首诗的感伤也可以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翻开《旅者》时,短短的小诗像是有一个人在忧伤,两三行言语像是在述说失落、迷茫、彷徨。柳叶青青,每一年的柳絮飘扬恰如诗人漂泊的生命,让诗歌散发出忧伤的美丽。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心情,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因为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这种孤独就不是喜怒哀乐情绪下的悲和苦,而是你的心不再与外界联络,被围困在虚渺的一个空间当中。然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找不出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不尽相同,更何况他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所以,孤独很当然,也很必然。柳青很小的时候就萌发这种孤独感。母亲在她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一个几岁的小孩,懵懵懂懂,常常因为好奇而恨不得把家里的东西都拆坏;每当大人要惩罚她的时候,她又喜欢哭着鼻子,用一双呆萌的眼睛望着大人,企图可以免去责罚。童年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光,她时刻被爱保护着,无拘无束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病魔夺走了母亲的生命,一夜之间,只剩下一张空病床。小女孩再也不能拉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的手,听妈妈讲故事了。白日里,她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等待着善良的母亲再次把它打开。一天、两天、三天……无望的等待让她害怕。母亲的离开让这个家庭残缺,给她这个小女孩的心灵留下一块伤疤。其中有一首诗《你走了》是这么写的:

“心里空空的/像是/刚买回来的手提箱//你走了/烟熄了/点燃了/我的泪/失去了/平衡//找不到出口/夹在忧伤的缝隙里/窒息。”

你走了,心里空空的,就像刚买回来的手提箱。心里的方寸之地本来是充满的。你走了之后,好像把“我”的思绪都掏空了。心里的慌乱、虚无好像因为一个人的不在而扩大,内心的空洞就像是新买的手提箱那样空空如也。你走了之后,烟火燃尽,时间仿佛变成了焚烧而剩下的灰,一去不返。可是,那火焰并没有消失,却不知怎么转移到了“我”的眼眶。可惜火焰再也没有温度,只能冷冷地贴着。情到深处的不舍让眼圈的泪珠越来越沉重,终于失去了平衡,滚落下来。而“我”的心也失衡了,不愿接受现实,更宁愿去逃离,选择不可逆转的相反方向。时间渐渐褪去,人慢慢走远,忧伤逐渐在空气中飘散开来,将人吞没,仿佛不能呼吸。诗中的“手提箱”“我”“你”“泪”“烟”等平平淡淡的事物写出了心底的伤感。手提箱的空间比喻心里的失落,将抽象的情感赋予了形象上的空间化,说明了一个人的离去令“我”的心不知道失望了多少回,无望过多少回。落寞的心境如同比心脏大几十倍的手提箱的空间那样空虚。然而,烟是一种回忆,这是用一种借代的修辞,刻画离去之人此前的形象,比喻“你”。烟火熄去的动态描写瞬间让人感受时间的流逝、事态的发展是一去不回的。烟将要熄灭的瞬间,只剩下那团小小的火焰,仿佛“我”的眼里即将看不到那最后一丝仅存的温暖,留下的唯有冷却了的泪水。最后的“出口”被具体化,形象化,说明心里的感情仍旧迟迟不得化解,仍旧找不到出路,便只能不断地被自己的悲痛挤压,直到窒息。

从这首诗的内容上面看,走了的那个人定然是“我”最爱的人,不然不会泪尽。天下的离散乃是常情,对于相隔两地的人来说,时间久了,伤感也会渐渐淡化,因为大家都相信虽然天各一方,也总有团聚的时候。可是,“我”却忧伤到窒息,那就是唯有天人永隔的处境了。我想这首诗所写的离去定是柳青对她生命里最挚爱的人的一种表达。这里也定包含着那位曾经非常爱她的母亲。曾经小女孩被抱在怀里,感受被爱的温度,可是还没让她好好地去感受,突如其来地被放开了。父亲是这家里的支柱,在外打拼支撑着这个家,可小女孩的心里依旧孤独,因为她也需要妈妈。父亲的爱就像是一棵大树,遮风挡雨;而母亲的爱则像是一个港湾,抚慰心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父亲提供的柴米油盐,也需要母亲睡前的呢喃。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作者构造“我”和“你”这一对关系,用你走后,衬托出“我”的独自一人。从此,生活的空虛、孤独给“我”蒙上了一层感伤的性格色彩。

柳青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到国外生活和学习。她选择了理工科作为主攻专业。海外的文化差异让长大后的她更加喜欢一种安静的孤独感。然而在我看来,理科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学习,因为它过于接近真实与绝对。现实的冰冷、规律的确定性一方面会让人变得理智,赋予人客观的智慧,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人感觉到人的无奈和渺小。现实永远是残酷的,这也让忧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后来,她又选择了她喜欢的专业,转而去学习摄影艺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文科,由于造诣颇深,获得了悉尼电影学院的奖项。这种艺术的学习让柳青拥有了感性与理性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影响着她的创作,也成了她写作《旅人》这部诗集的一个特点。正如诗集中所写的《顶点的另一端》:

“不必担心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可以围住她的爱/她会回来的//不必学习古老的拉丁语/去解释她暂时的离开/她会回来的//与其想象着她慢慢离去/不如借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因为人在顶点的另一端时/永远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三角形是数学的几何概念,作者选取三角形作为意象,并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劝说那位失落者。封闭的三角形就好比一个人际关系圈,不要企图用关系去困扰别人,他若要离开,终究还是要离开的。也不要妄想用咒语去留住别人,那是困不住的。“我”想告诉你的是:每一件事情都有着两面性,离去和归来也是对立统一的两面。正如三角形,不论你选择哪一个角,都会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线。放心吧,她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你不管选择哪一个方向,向左或往右,都会回到原点。这里三角形是封闭的三条线相连,一个三角形的角度和线条数都是固定的,这是规律。没有一定夹角,没有合理的边长比,没有固定的边数,均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它体现着客观规律。作者却能运用三角形的夹角所发射出来的两条边的透视法思维来比喻普遍事物所存在的矛盾性质——人的命运好像都是冥冥之中被注定一样,逃不出一个封闭的圈。不管你选择矛盾的哪一方,都会回到原点。所以,“与其挽留着她,不如让她走吧”的劝说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对命运旅途的哲理思考。同时,这也巧妙地将起初那种规律的东西上升为一种处世的人生哲理。

然而,不管是這里所说的轮回观念,还是上面所说的情到深处的叹惋,都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怀。万事都会有始有终,世上许许多多的事情不断在重复上演。但是,世间有多少人真的能够等到一切都回归原点呢?传说中的人参果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可又有谁能够像彭祖一样长寿呢?恐怕生命的有限早已被万事万物的永恒超越了。都说西方的文学以悲剧为美,因其能直戳人心深处的脆弱,调动人的感受去思考。而在《旅人》这个诗集里,它总能抓住人小小的情感——离别、现实的无奈等,传达出淡淡的忧伤之美。这与作者的经历是有关的,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对细微事物的敏感,加上摄影艺术赋予,这都让她在诗歌中表现出生命追求中的微妙感受。作者是孤独的,她的一两百首诗歌中,没有过多人物对象,也很少描写欢快的喧嚣场面。

读柳青的诗歌,仿佛像是在读诗人的生活,了解她的心境。正如她在诗集的开头所写下的:“写文字/只为了/有一天/可以被你偶然读到/看着一行一行的句子/对照着自己/想起,曾经还有一个我。”我在这些诗歌中常常能够看到一对恋人的影子,但他们的爱情不得长久;也常看到一个人在独自等待、观望,但最终都只剩下失落。他们都在努力地追求一种人性的完美,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的缺憾。这一两百首简短的诗歌都是作者自己的真实体验。长大后的诗人就是一个漂泊的游者,她一直生活在异国他乡,受到种族差异的影响,而后又辗转世界各个角落,去拍摄一些素材。摄影艺术者的视角都是独特的,因为他们常常需要一个人独自去思考。作为理工科出身,这些知识背景本身就奠定了她基本的人生价值观念。在我看来,或许,她早就看到那些亘古不变的规律和定理——从生到死的不可逆转性。所以,她的诗歌和其他艺术作品不仅流露出孤独忧伤之情,更有对生死的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最打动我的是,她写的一切都不是虚构,而是一种真实的她,被命运捉弄的她。生活的一次一次不幸都好像砸中了她,她认真刻苦,努力去改变生活中的一切,希望得到一些宽慰。可是,母亲走了还能回来吗?那个曾经说爱她的人又去哪儿了呢?命运夺走了她最初的爱,夺走了她对困顿生活的最后一丝自慰。她努力去追寻一种完美,祈求这个世界的两全。偏偏病魔选中了她,让她无法去诉说,让她抑郁,让她最后的希望淹没在她无尽苦痛的思考中。她说“最痛苦的/不是/找不到/通往门的那条路/而是/走到门前/被拒之门外”(《路》),那些压在心底里的不平、哀怨、痛苦等,她无力去改变,只能选择梦一般的方式,站在高处,飞向天空……最后的那首《抑郁症》的绝笔成为她生命中最后的追问。堂妹柳笛在对她的悼念里写道:“萌萌,天堂里没有病魔、没有烦恼,没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在那里你可以安心地构思,静静地写作,再也没有人去随意打扰。”虽然美好年华的消散令人叹惋,但我们依然尊重她的想法。也许,这个世界并不适合她,她要去另一个没有太多牵绊的地方——更真、更善、更美的地方去解放自己。我想,于她而言,这不应该是一种悲痛,反而是一种成全。就像她的家人给梁潮老师写的信中所寄托的那样:“我们都希望她的诗、她的电影和摄影能够让她的精神生命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的家人是很爱她的。虽然母亲逝去的不幸,爱情的擦肩而过,病痛的折磨伤害过她,但正是生命中那些深深浅浅的感伤让她的人生谱写出了优美动人的诗歌,那一幅幅在独自旅途中捕捉到的镜头展现了世界某个角落里独具韵味的故事……而她的逝去不也是对她所有的文艺作品,乃至她的生命旅途意义的最哀艳、最凄美的焰火燃放吗?我想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路途中的旅行者,我们常常面临失落、悲伤。当我们失望之时,总会记得身边有一群人在忍受着一切痛苦,但仍努力地追寻梦想。这份精神不也恰如诗人在忧伤中仍执着以诗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吗?她的诗永远是美丽的,她说过诗歌中有个曾经的她,我们都记住!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手提箱柳青三角形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美媒猜特朗普“核手提箱”怎么移交
啊,柳青先生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空空的城与饱满的手提箱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