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山好汉中的文人群体

2021-03-04 07:31王皓
牡丹 2021年2期
关键词:吴用武艺好汉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因奸臣的欺压而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些梁山义士后来接受招安,为宋朝南征北战,最终大多战死疆场,幸存者又被奸臣残害。这既是一曲才人义士的赞歌,又是一场“大力大贤”之士被奸臣昏君残害致死的悲剧。梁山好汉是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英雄群体,但他们不全是草莽之人、粗鲁之辈,亦有文雅之士。其中包括天魁星及时雨宋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地会星神算子蒋敬、地灵星神医安道全、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和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这些文人的形象别具特色,栩栩如生,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皆有一技之长

梁山文人多有一技之长,在梁山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每每排难解纷……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再如,吴用足智多谋,“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朱武精通阵法,打破六花阵立下大功。萧让“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金大坚“开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图书、玉石、印记……因为他雕得好玉石,人都称他做玉臂匠”。裴宣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梁山聚义后主管功过赏罚。蒋敬是“落科举子出身,科举不第,弃文就武,颇有谋略”,更能“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故而人称神算子,是梁山泊的“会计员”。安道全“祖传内科外科,尽皆医得,以此远方驰名”。仅仅十天就把“口内一丝两气”,医治得“饮食复旧”。皇甫端“善能相马,知得頭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材”。这些文人豪杰皆有一技之长,对梁山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只会厮打砍杀的草莽英雄迥然不同,为梁山好汉群体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二、多是文武全才

梁山文人多精通武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墨书生。譬如,宋江“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指导过孔明、孔亮兄弟二人的武艺,在揭阳岭与穆春争执时敢与之“对放”。朱武会使双刀,吴用能用铜链。萧让、金大坚也通晓拳脚枪棒,在遇到王英阻拦时,“倚仗各人胸中本事,便挺着杆棒,径奔王矮虎……三人各使手中器械,约战了五七合”。裴宣“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亦会拈枪使棒,舞剑抡刀,智勇足备”,正如小说文本所说“这裴宣极使得好双剑”。蒋敬“原是落科举子出身,科举不第,弃文就武……亦能刺枪使棒”。梁山文人兼习武艺,既能融于草莽群体,又为梁山好汉群体增添了文人气,使得梁山英雄群体更加丰满,令人赞叹。

三、仪表堂堂,谦恭文雅

梁山文人都一表人才,儒雅谦恭。比如,吴用“似秀才打扮……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朱武“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道人打扮,面白眼俊;裴宣“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皇甫端“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虬髯过腹”“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汉文人不仅仪表不凡,谈吐更是文雅。吴用派矮脚虎王英拦阻萧让、金大坚时,王矮虎问道,“你两个是甚么人?那里去?孩儿们拿这厮取心来吃酒”,语气粗豪狠毒。萧让虽身怀武艺,却谦卑讲道:“小人两个是上泰安州刻石镌文的,又没一分财赋,止有几件衣服。”但是,听到王矮虎说“只要你两个聪明人的心肝做下酒”时,二人知道服软无用后便“使手中器械”,与之交战。被活捉后,萧让再次谦卑退让地讲道:“山寨里要我们何用?我两个手无缚鸡之力,只好吃饭。”直到杜迁点破二人才能本领,二人才“面面厮觑,做声不得”。一个绿林草莽言语粗豪,一个谦卑书生有武艺却退让,直到逼不得已才反抗,言谈之间,人物性格身份便活灵活现。正如学者朱一玄所言,“人物行动更需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崛起时代精神,寄托人民心声,并能历史的对待英雄任务,一举一动,具有其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四、多出场较少,却使人印象深刻

梁山文人除宋江、吴用外,在小说中出场次数较少,虽一闪而过,却又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神算子蒋敬在梁山的财政工作方面职责重要,却在整部书中一句“台词”都没有,在南征北战中也没有特殊表现,最后梁山英雄得胜还朝后,辞去官职,回乡为民。但是,出场时,小说对其文武全才、文韬武略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紫髯伯皇甫端出场较晚,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后出场的好汉,在南征北战中也没有特殊表现。但是作者对他特殊外貌和独到技艺的刻画,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萧让在小说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每次都十分精彩。他在吴用设计伪造文书时登场,当时只介绍了他通晓各种字体,也兼通武艺。在征讨田虎时,时逢立春,天降大雪,他向众头介绍雪的数般名色,显示了他的博学多才。在征讨王庆时,用空城计守护宛州城,大败敌军“斩首万余。季三思、倪慑都被乱军所杀,其余军士,四散乱窜逃生”,又展示了他足智多谋的一面。

明代天都外臣评价《水浒传》中的人物说:“唯翦婪墨,而不戕善良。诵义负气,百人一心。有侠客之风,无暴客之恶。是亦有足嘉者。”作者在塑造梁山英雄形象时有详有略,但能够人各一面,虽是一笔带过,却能让人印象深刻。究其原因,作者在刻画梁山英雄时,赋予了每个人独有的特色,使人印象深刻,纵然一闪而过,也能让人难以忘怀。

五、多得善终

除宋江、吴用这类梁山泊的核心领导人物外,其余文人皆得善终。朱武在梁山泊征讨方腊得胜后平安归来,后投奔公孙胜出家。皇帝留下了“能镌玉石印信金大坚”“能识良马皇甫端”“驾前听用”。蔡太师索取圣手书生萧让,要他代笔。小说文本写道:“王都尉自来问宋江求要铁叫子乐和,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四人并未参加征方腊,幸存无难。裴宣征方腊后平安归来,朝廷封其为武奕郎都统领,后回饮马川求闲。蒋敬征方腊平安而归,因思念故乡而归。

六、寄寓作者的思想

(一)正直之士难融于污浊之世

一般来说,正直之士难融于污浊之世。比如,裴宣是六案孔目出身,为人耿直,铁面无私,因此得罪了上司,被发配充军。因邓飞、孟康相救而得免,又因其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故他被邓孟二人推选为饮马川的首领。如此清正之人,才德之士,在仕被害,绿林却能全身,这是作者对官场的黑暗腐败进行的深刻讽刺。

(二)人才未能被善用

萧让的书法、金大坚的篆刻、安道全的医术、皇甫端的相马、吴用的智谋、朱武的韬略、蒋敬的算数等都是极为精湛的才艺,但是都流落民间,未能被善用。就是这群被朝廷所忽视的人用智谋技艺屡屡将其挫败。朝廷选拔出来的所谓人才却不如“梁山贼寇”,究竟谁智高一筹,无须多言。这也是对朝廷选才不明、忽视人才的讽刺。

(三)将军难免阵前亡

梁山文人因为职业特点,大多并未与人直接上阵厮杀,故在南征北战中保全了性命。《水浒传》中,许多作者浓墨重彩的英雄都惨死疆场,武艺超群的壮士都殒命黄沙。比如,霹雳火秦明武艺高强,因被杜微偷袭,不慎被方杰刺死,“灭地竟无声”;没羽箭张清飞石了得,却因不慎枪刺松树中,被厉天闰杀死;摩云金翅欧鹏“使得一手好铁枪”,手段高强,手能“绰箭”,却不慎被连珠箭射死。这些勇武之士死得可悲可叹,黄沙百战,生死难料,刀头舔血,功成骨枯。与之相比,文官则安全得多。英雄人物的结局也融入了作者对文武的主观思考。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王皓(1994-),男,黑龙江五常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吴用武艺好汉
李兰娟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武艺 沈月是很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女生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吴用和时迁比“轻功”
走一走“好汉桥”
吴用盖房
“故事”与“新诠”——对话武艺
武艺 二十四孝图
好汉不敌肚子“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