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源起探析

2021-03-04 07:31陈润
牡丹 2021年2期
关键词:巫术图腾礼仪

陈润

马克思说:“劳动产生美。”美源于生活,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是从不停的生活实践劳动中产生的。为了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源起进行了探讨。

审美源于生活,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建立在较为稳定的生活基础之上。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渐渐向农耕社会迈进,早期部落的形成使人类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同时伴随着农田的耕种以及牲畜的养殖,食物有了稳固的来源。正是这种生活上质的提高,给予了人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美、发现美。人们的思维不再单纯地停留于物质文明之中,而开始对精神文明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审美意识源起的生活基础

1988年,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的距今约8000年的玉蟾岩遗址被发现,其中出土了大量的刮削器、砍砸器、锄形器、石锤为主的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陶器以及世界考古史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这一发现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研究表明,玉蟾岩遗址具有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特征。它为人们展示了人类水稻农业产生过程的初级经济形态,诠释了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而在此之前的1973年,位于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开始发掘,该遗址距今大约有7000年,从后期的发掘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类的生活水平比之于玉蟾岩遗址所代表的时期更加繁荣,生活环境方面,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干栏式建筑遗迹,显示了当时人类高超的建筑水平;劳动工具方面,该遗址不仅出土了品类众多的实用工具,如耜、鱼镖、锯形器、石磨盘、石球等骨质和石质器物,还出土了陶制的釜、盘、盆、罐、盉鼎、盂等炊、饮、储器;食物方面,河姆渡遗址不仅发现大量水稻,更有众多的诸如猪、狗、水牛等早期牲畜的痕迹。种种发现表明,河姆渡时期的人类已经彻底摆脱了以往单纯依靠打猎生存的生活方式,转而向更加有保障的部落群居、农耕渔猎方向转变。诸如此类的体现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形态的考古发现还有很多,像良渚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无一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遗存,这里便不一一叙述。

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到“专靠打猎为生的民族,是从未有过的;靠猎物来维持生活,是极其靠不住的。”越来越先进及多样化的生产资料为人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出土文物的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人类无论是在生产工具还是在衣食来源方面较之于旧石器及中石器时代有了质的提高。《管子·牧民》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最根本的条件是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部落、农田和家畜的出现为人类营造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只有生活有了保障,人才能有时间去探索未知,才能有时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发现世间的美。

二、图腾、巫术礼仪与审美意识的社会基础

当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明的充实。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面对天和自然有一种本能的畏惧与崇拜,众所周知,由于科学技术的局限,先民对于天和自然的认知是朦胧的。对他们来说,这种虚拟化的天和自然就是神灵,是能够主宰他们的命运、生命,能够给予他们食物,决定他们收成的天神。于是,为了取悦于天神,便有了现在所说的图腾的存在,如龙凤图腾、玄鸟图腾、狼图腾。

在先民的认识中,这些图腾就是它们的祖先或者与他们的祖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侗族的传说中,它们的始祖母曾与一条大蛇交配,产下一男一女,二者成为侗族人共同的祖先。不仅如此,先民认为图腾更是一种神灵,是神灵在人间的代表,它们的存在与神灵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图腾在帮助神灵监管着他们的一切,因此为了得到这些代表神明的图腾的眷顾与恩惠,一年内风调雨顺、健康平安,人们开始举行各种祭祀,这种祭祀的过程逐渐演变成了巫术礼仪。

巫术礼仪活动是原始人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介于物质性的生产实践活动与精神性的意识形态活动之间,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直接为物质性的实践活动(两种生产、战争)服务。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相当普遍,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无不带有一定的巫术色彩。从各种出土的文物及壁画中不难看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于祭祀非常看重,他们眼中祭祀事务高于一切。从山顶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尸体旁撒红粉的举动,到众多遗迹、遗址中精美的壁画,再到各种彩陶和器物的纹饰,无一不在描绘着人们在祭祀时的宏大而庄严的景象。这其中有各种舞蹈,有用来唱颂赞美祈祷的歌词,有装饰用并代表着地位等级的饰品。

有学者指出:“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完全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荒诞不经的阴阳八卦……想当年,它们都是如火一般炽热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冻了的代表。它们浓缩着、积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这些蕴含在巫术礼仪之中的歌舞正是后世所谓文学、哲学、艺术、宗教形成的前提,更是人们审美意识发生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一方面,在物质上,人们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价值,这种价值首先体现在劳动工具的改进,从简单的石器到初具农具雏形的石器再到各种精致的青铜器,越来越实用的工具为其创造生活价值提供了保障。这种价值更加体现在各种装饰品出现后,人们开始追求形体美,用已有之物制作出各种饰品。这些饰品不仅是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所用的器物以及象征阶级地位的工具,更是先民追求形体美意识的显现。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上,人们通过巫术礼仪开始逐渐了解大自然,了解在他们看来是神秘而又威严的东西,如雷电等,最终形成了后来的宗教及哲學等各种学科。同时,因祭祀活动中各种歌曲、舞蹈的存在,各种文学体裁、音乐、乐器也初露雏形,这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精神美的开始,也是人们审美意识真正出现的开始。

三、结语

种类众多的器物、图腾崇拜、巫术礼仪以及原始歌舞伴随着人们永不停止的劳动实践而出现。这些都为新石器时代人类审美意识的初步形成提供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基础,是研究美、哲学、艺术等起源问题时不可忽略的内容。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巫术图腾礼仪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