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动作与台词在话剧表演中的有效融合

2021-03-04 07:31刘薇
牡丹 2021年2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话剧动作

一场成功的话剧表演离不开台词和情感动作的运用。台词是演员的基本功,台词的合理运用可以将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话剧表演需要动作的融入,动作可以表现话剧人物的性格,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所以,话剧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台词表现力和情感动作表现力,并将二者合理结合。

一、话剧表演中的台词展现

话剧表演具有现场性,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制作,话剧人物非常形象,如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台词至关重要,可以让话剧表演更加生动,如果没有台词,那么话剧表演就如同嚼蜡,没有任何形象可言。所以,只有台词才可以让话剧表演更加生动,台词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话剧成功表演的“导火索”。不仅如此,话剧表演中的台词是多元化的,话剧演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台词的长短不同、表现时间不同,人物心理活动也不一样,所以,话剧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的文字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算表达出来,观众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让语言更加生动,让内容更加多彩,让观众更能体会。

二、话剧表演中的情感动作

台词可以让观众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和剧情,主要用于传递信息。与台词不同,情感动作的融入可以让话剧人物更加生动、更加鲜明。所以,话剧演员的情感动作需要表现到位,让观众更能理解剧中人物。情感动作与台词的表现形式不同。台词可以根据剧情变化而不断变化,带动全场节奏,为话剧增光添彩,注入情感;肢体动作的表达更直接,让情感更加鲜活,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变化。所以,话剧演员应当具备扎实的台词基本功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语言。肢体动作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提升台词的画面感,让话剧表演锦上添花。

三、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情感动作融合的重要性

很多人不理解话剧的内涵,话剧中的“话”是台词,话剧中的“剧”是舞台艺术表演的形式,“话”与“剧”结合就是人们了解的话剧。我国话剧表演形式非常多元,话剧的概念亦是如此。话剧表演需要将台词和演员情感动作有效结合,提升综合表现力。不管话剧演员的台词功底多好,如果话剧表演只运用对白和独白的形式,就不能把话剧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在话剧演出中,情感动作和台词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话剧舞台表演是对剧本内容的反馈,通过话剧演员的情感动作和台词体现出来。对于观看话剧的观众而言,话剧是话剧演员演绎的故事;对于话剧演员而言,话剧是表现自己情感动作和台词功底的過程。话剧演员只有把情感动作和台词有机结合,全身心地投入话剧表演,才能掌握好话剧人物性格、话剧节奏和事件起伏。所以,情感动作非常重要。台词和情感动作有机结合就如同花儿获得养料,让话剧演员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更广泛,让话剧表演更加成功。所以,在话剧表演中,话剧演员的情感动作和台词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四、台词和情感动作的融合

(一)舞台表演者应充分理解角色情感

倘若话剧演员在话剧演出中将剧情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剧中人物的塑造没有任何情感可言,就不能让观众了解剧中人物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话剧演员应当先了解剧中人物,只有如此才能表现剧中人物。话剧表演呈现的不是固定的时代形象,而是一个个鲜活人物。其可以让角色表现形式更加生动,让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与剧中人物形象共存,人物性格表现更加具有张力。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剧作家于伶创作了话剧《夜上海》,其主要以梅玲春一家人在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的活动为线索,向人们反映了那个时期上海社会不同阶层的不同动态、上海人民的苦难以及抗日情绪的高涨。因为时代背景不同,现代话剧演员难以了解当时的艰苦,所以话剧演员在表演之前应当先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剧情和人物角色特征,就算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剧本想要表达的情感保持一致,在话剧表演中让角色活灵活现。

(二)舞台表演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话剧表演就是把生活中的事物扩大化,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将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时代特点表现在观众眼前。所以,话剧的全部内容应该取之于生活,必须真实。话剧演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只有如此,才会领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舞台表演中才会更好地诠释每一个角色,才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话剧演员应该走近生活,不能与生活保持太远的距离。人物台词和肢体动作不能随意设计,这样只会限制话剧演员的表现力,严重的还会导致话剧演员对剧本的理解出现错误,影响观众的欣赏。所以,话剧表演需要创作者和演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创作者和演员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才可以向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只有此类作品才有被珍藏和广为流传的价值。

(三)深入理解剧本台词

话剧表演与电视剧不同,其间不能有微小瑕疵,这样会导致话剧演出效果差。话剧演员对台词的理解能力与对剧本的理解能力直接相关,人们需要进行情感动作的设计。比如,在话剧《暗恋桃花源》中,江滨柳和云之凡分别的画面让观众感觉惋惜。演员通过对台词的合理理解将这一画面表演出来,观众会感受到相同的心情,男女主角分别的画面蕴藏很深的感情,让观众为之动容。倘若这一画面没有任何情感动作,那么观众就不能深刻体会其情感内涵。所以,话剧演员需要理解台词的含义,然后将台词和情感动作结合,提升话剧表演的感染力。

(四)演员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情感动作和台词完美结合,使话剧表演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表演前,话剧演员应当拜读话剧剧本,然后进行研究,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掌握话剧剧本的细节。表演时,话剧演员要进入忘我状态,将自己看作话剧人物,准确表现话剧人物的性格。其间要根据人物角色,合理选用台词表现方式,更好地诠释剧本内容。话剧演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可以让话剧台词和情感动作表现更加贴切、自然,从而向观众呈现优秀的话剧。

五、结语

话剧演出的成功离不开台词和情感动作的融合,台词和情感动作在话剧表演中具有关键作用。为了向观众呈现更好的作品,话剧演员需要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只有如此,才可以向观众表达生活的美好。另外,话剧演员和话剧创作者应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让观众获得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

作者简介:刘薇(1983-),女,辽宁沈阳人,本科,二级演员,研究方向:戏剧表演。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话剧动作
话剧《坦先生》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动作描写要具体
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技巧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研究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