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中的民俗文化分析

2021-03-04 19:44雷蕾
牡丹 2021年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民俗文化剪纸

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美术最为主要的元素体现,其独特的造型、颜色等方面不仅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艺术的追求,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审美观。如何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如何合理运用民俗文化,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民间美术传承提供内在动力

通过分析我国部分民间美术作品可以发现,大部分美术作品都存在一些民俗文化,其中文化寓意与元素的融入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展现形式。比如,《牛耕图》这一类型的民间剪纸自身具备多样化色彩的特质,其造型别致,不仅对民间美术作品有一定影响,也间接呈现这一作品创造的历史背景,并对现代化美术元素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艺术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将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融合在一起,要确保民间美术的传统与发展的功能性。

(二)延续传统艺术精髓

我国民间美术发展历史不仅悠久,也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并能够精准地表达出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与民俗文化寓意。其鲜明的创作造型与题材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合理运用,同时对色彩的大胆运用直接向人们展现了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也衍生出了众多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使得现代美术作品可以更好地延续传统艺术精髓。

二、民俗文化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影响

(一)美术造型

美术造型化生万物、生生不息的这一哲学观念不仅体现在大众的社会生活中,也贯穿于整个民间美术造型体系中,如双头虎枕、双鱼耳枕这些美术造型,在具备实用功能性的同时,其也涵盖了对生殖崇拜的精神追求。其中,阴阳五行观念对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过去的古人还是当下的现代群体,都会对阴阳五行有着相差不多的应用,民间的木版年画、玩具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二)美术材料

从民间美术这四个字来看,作品创作选择的材料普遍是一些价格低廉、质感朴素、随处可得的自然物,如木、竹子、纸、麻、草等,作品可以充分展示本身的材质构成以及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这些自然物的充分利用。因此,这一民间美术自然观念的形成不仅向大众反映了民间美术材料选用的倾向,也呈现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态度。当然,民间美术中也不乏选材与加工制作精美的作品,并没特别浮夸的表现,反映出对民俗文化的应用和传承。

(三)美术审美

人们对民间美术作品审美的评判通常以求善原则为衡量标准,这一观念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生命需要与人生追求的重要体现。向善求真是我国亘古不变的传统审美思想,不仅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展示,也是作者通过民间美术作品来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渴望与情感寄托,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造型、色彩、材料等应用方面的分析,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目前审美观与民俗文化影响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受到民俗文化相对性的制约。

三、中国民间美术中民俗文化的融入

(一)传统节日中的民间绘画元素

民间绘画与我国传统绘画有一定差异,呈现浓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够积极促进人们情感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例如,民间早期的年画都是以门神作为主体进行绘制的,并在春节贴在大门上,会运用大面积的红色,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色彩主观性的展现增加了对人们心理的冲击,也向大众展示了过去民间艺术的审美观念,有的年画会以红、黄、青这三种颜色为主要的绘制颜色,强烈的色彩对比不仅象征表现典型人物,也傳递着该颜色所象征的寓意。民俗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将之与民间美术融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与追求,同时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多样性的民俗文化长久地影响民间美术的创作倾向和思维方式,也有着较为保守的一面。通过对传统节日中民间绘画的分析,民间美术在传承民俗文化完整性的同时,也相对制约了民间美术的创新与发展,但是中国民间美术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二)婚丧习俗中的民间剪纸元素

婚丧习俗中的剪纸元素在民间美术中有着大量的运用,各地具有不同的剪纸元素与文化特点,但其应用范围大致相同,都符合结婚嫁娶、丧事的要求标准。例如,在民间结婚时,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美化房间,会在家中的大门两旁贴上红红的喜字,也会将弄好的剪纸覆盖在新娘配送过来的嫁妆上。剪纸元素也会出现在不同的节日中,像正月十五这类大型、传统的节日,人们会特别看重这一天,并会制作大量花灯,把眼光放到现代,也可以发现现下传统节日的花灯也有着大量的剪纸元素,以此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将民间美术中艳丽色彩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同时也积极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剪纸元素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也是民间美术的一种展现形式,能够充分反映出过去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创作,从而使得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二者之间融合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具体,民间艺术的内涵与演变过程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日益影响和运用,也达成了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色彩元素的应用

黄色与红色是我国现阶段现代美术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颜色,能够刺激人们潜在的意识,同时浓郁的色彩也能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出来。例如,在设计节假日用品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对消费者偏爱的颜色进行深入分析,红色恰恰是最受消费者追捧的颜色,被人们赋予喜庆与吉祥的寓意,其在民俗文化活动中有着大量的运用,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记忆都可以利用色彩元素进行情感联想,比如,红色象征着忠贞、勇敢,黄色象征着热情、喜悦,以这两类颜色为主体的民间美术作品都会被长期地保存下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四)手工美术中的民俗元素

民间美术作品存在各类造型奇特的手工作品,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美观性。例如,北方地区,家长会给小孩佩戴虎头帽,帽子样式精美,造型生动形象,寓意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与文化,其作品呈现出来的浓郁乡土气息在无形中拉近了作者与观赏者的距离,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除此之外,手工美术中也不乏一些文化寓意符号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所创造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以及民族生活追求,其文化寓意符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为人们感悟浓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也是民间美术作品最为常见的表现素材之一。手工美术经过千百年来的创新与发展,其对民俗文化的应用与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帮助现代人提升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民俗文化蕴含的精神与思想,为民间美术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民俗文化与中国民间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延续了我国传统艺术精髓。通过民俗文化对美术造型、材料、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知,中国民间美术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特质,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也更好地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雷蕾(199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装饰艺术。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民俗文化剪纸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剪纸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剪纸
剪纸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