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探析

2021-03-05 23:11王楠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空口资源分配传输技术

王楠

摘 要:园从科技新兴到技术运用总会有一个阶段,由于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青睐,5G超实时网络技术的这个认知阶段的确很短暂。不可否认,大家对于网络、科技、数码是很有兴趣的。5G网络传输比4G要快很多,更加方便,因此,本文要以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的基本特征做一个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物联网;5G技术;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

引言

现阶段,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已经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随着时代发展,5G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应运而生,其可以极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面对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技术人员应加强研究,明确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特征,并对网络传输系统进行设计。本文针对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的基本特征、基于5G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进行了探究。

1 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相关概述

随着通信数据量的不断提高,很多超实时场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业务需求。比如,在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中包含紧急事件监控场景,其资源分配和调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紧急事件50ms下的时延要求。基础端到端时延(latency)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非接入层的控制面时延+用户面时延;二是收发端的空口控制面时延+用户面时延。在网络传输中时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核心网传输时延和无线接入时延。若想减少超实时业务的传输时延,相关技术人员有必要提出合适的网络架构满足超实时业务的时延保证[1]。全国通信数据量提高,超实時场景已经与现代发展出现隔阂, 已难以满足部分人员的需求,如在物联网中,会出现紧急事件监控场景, 资源分配以及调度方式,对物联网紧急事件已经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达到物联网情境下对50ms时延的要求。一般来说,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端到达端时延内容,有两部分:一种是非接入层的控制面时延以及用户面时延;另外一种是网络接收端以及发出端的空口控制面时延与用户面时延。

2 5G 网络传输技术面临的挑战

2.1 对通信运营网络要求更高

在5G网络传输发展进程中,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趋于提高,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其中所涉及到的移动流量将呈指数式攀增,这在推动移动产业变革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对通信运营网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网络在传输速率等方面存在相对不足,只有将传输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才能优化通信网络传输效果,为使5G网络传输技术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奠定基础。同时,在本地承载网方面,则需要扩展包括原本地传送网和原数据网专业的范围,以及新增加的智能城域网,并在本地传送网规划中采用“统一模型测算”与“需求建设名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

2.2 关于高频段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通信系统的应用频率都集中于3GHz以内,中低频中的黄金频率占用率较高。导致了频谱资源的稀缺。而在高频谱段中,虽然可利用资源较多,对5G网络的传输有着较为正面的影响,但在实际运用方面,由于高频资源的绕射能力有所不足,加之其穿透力较差,这就大大影响了5G传输的距离,同时,当5G传输遭遇相对恶劣的天气环境时,也容易受到相应干扰,影响实际的传输效果[2]。

2.3 对各种场景覆盖要求更高

得益于5G网络传输技术的独特优势,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均有极为广阔的应用范围,需要对多种场景进行有效覆盖,以保证用户应用体验的连贯性与流畅性,并降低网络运行成本。在对各种场景进行覆盖过程中,对其深度、广度等均具有严格要求,但就当前5G网络的覆盖现状来看,深度与广度普遍不足,对数据通信的网络需求满足不够,尤其是在室内深度覆盖方面尚存在较大程度的欠缺。同时,为提高覆盖面,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网络运营与管理技术手段,在降低网络故障率的基础上,增加网络运行的灵活性,以提高频谱效率与节能效率。

3 面向 5G实时网络传输技术中的资源预留方法

3.1 关注超实时网络传输的空口资源预留

要先了解资源预留,再进行利用空口资源,并且要对数据传输进行专业化处理。如果没有预留资源,那么需要先申请。申请预留资源应当在5G 超时网络传输的使用过程中,对请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判断,对注册的流程也要有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使工作更加科学。在网络传输操作过程中, 技术人员会发现空口资源分配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包括:①在终端在线的情况下进行空口资源的分配,才能够实现正常切换,如果出现终端离线的情况,可以切换到另一个BS,这样的情况会直接回收所分配的资源;② 现有资源需要统一分配,方式一般会按照业务的分类进行分配,当5G超时网络对于网络传输技术不能满足技术的延时要求的时候,对信息传输会受到很大的影响;③当空口资源在分配时,如果出现信令交互的影响就会延长传输时间。为改善现有资源分配方式在终端状态方面的局限性,技术人员可以针对超实时紧急业务流做单独的资源预留处理。除此之外,针对现有资源分配方式中资源申请信令交互过多增加时延的问题,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为超实时紧急性业务流预留资源的方式,避免申请资源时信令交互问题,使其可以直接使用预留资源进行传输,从而节省了资源申请的时延。

3.2 完善现有资源分配方式

5G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针对空口现有资源的分配方式业务流分类存在弊端,专业人员通过网络传输业务流内容注册将其划分,使其成为超实时紧急业务流或是非超时业务流。另外,技术人员应依据紧急事件具体类型以及业务流内容,将超实时紧急业务流细化。技术人员要想将现有资源分配终端状态的局限性进行改善,就应及时对其进行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加以利用,使得紧急的业务流单独的资源可以进行预留处理。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非超时业务流;第二类为超实时紧急业务流。除此之外,现有资源分配资源申请信令交互频繁的问题,使得时延增加,专业人员利用超实时紧急性业务流预留资源的方式,防止申请资源过程中产生信令交互隐患,使得专业人员可以使用相关预留资源来传输信息。

3.3 核心网资源预留

核心网资源预留的具体工作流程为:内容注册—承载预留—资源使用。根据其申请预留资源的等效带宽数据又可以将其分为动态资源预留和静态资源预留。根据核心资源预留内部类型的不同和分类还可将其实时内容分为等效带宽为大带宽的超实时内容和等效带宽为小带宽的超实时内容[3]。而动态资源预留主要用于等效带宽大的超实时内容,静态资源预留则适用于等效带宽小的超实时内容。若想在海量的物联网场景中,提升网络负载能力,就需要在核心网的各个传输设备上建立相应的内容承载映射表,这样无论哪种预留方式都能通过内容实现终端聚类。实际内容传输过程中,能够通过映射表设置直接匹配相应内容,而不用匹配IP来实现数据传输。

4 结束语

网络信息传输中,技术人员对信息在网络传输中时延知识应加强了解,其组成主要有核心网传输的时延以及无线接入时延。如果想将超实时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就应注意对网络架构的设计,使其可以达到超实时业务时延的需求。5G超实时的网络传输技术产生,其主要是将时延适当减少,使得其传输信息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 罗丹.5G的网络传输和AR技术在智慧警务中的应用探索[J].广东公安科技,2021,29(01):8-11.

[2] 及翠婷,王佳君.基于5G网络切片技术的农网智能监控传输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21,40(01):15-18.

[3] 邢秀静.面向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0(16):138- 139.

猜你喜欢
空口资源分配传输技术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高清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应用研究
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5G无线空口原理
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英特尔携手德国电信和华为完成5G新空口标准测试
高通联合中移动、中兴为5G而战
云环境下公平性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