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

2021-03-05 12:29张青芸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青芸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知识和解题的技巧,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重点教学目标。本文首先阐释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需要完成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的知识,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综合能力, 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从当前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首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只有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岗位的要求。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目标导向。通过全面加强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融合,可以引导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总结目前在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以及个体差异等,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加强和学生的互动,结合市场形势的变化和人才培育的目标要求,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打造系统化、特色化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紧密结合这一目标,不断探究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培养的重点和方向,不断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模式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1]。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

2.1 对于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定位不准确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以来,大多数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理念也逐渐被教师深化解读。但仍然有一些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知过于片面,未能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终身成长的价值,一些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核心素养培养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被动配合教师开展教学,这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难以得到重视,教师也只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2]。

2.2 教学实践探索力度不够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述,让学生通过习题训练等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却不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采用的机械化的授课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全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力课堂,在教学模式转变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还要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内涵,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另外,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环节等各个阶段,也要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其中。总的来说,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本节课程中落实模型思想、推理能力、空间观念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结合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学生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更大的数,也能够学会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数位表,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在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感的培养,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例如:2019年北京市常驻人口是21536000人;201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61791万吨。出示案例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读出来这些数据,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要想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激励他们自主学习。为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教科书资源的利用,对教科书相关的资源进行全面把握和重新优化设计,挖掘教科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来进行创设,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进行数学问题的求解。比如, 在开展加减法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通过结算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加减法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开展mooc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场景中结合自己的兴趣,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3 要做到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能够记忆公式定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甚至很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走弯路,但是学生却能够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收获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让学生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列出相应数字,并进行解答,一方面能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看到数学对生活的改变,引起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建立了数学思维,核心素养也逐渐被培养起来[4]。

4 结束语

綜上所述,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创新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庞贞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J].社会科学前沿, 2020,9(01):66-70.

[2] 陈世钧.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分析[J].中外交流, 2019,(3):252.

[3] 王小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2020,(15):190-191.

[4] 杨利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127.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