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2021-03-05 12:29华荣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华荣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性有重大影响。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重要性可想而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可以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更好地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物理实验教学中。

1 变演示为参与,实现学生能力发展

若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有效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对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高效进行。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不能只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要能创建可供学生实践参与的实验情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感知物理原理和掌握实验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1]。例如,在“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实验的开展模式进行转变。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 让学生借助对实际仪器的操作进行探究,达成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适当的点评。

2 创设情景,借助实验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在提升学生分析、解题能力以及物理学习成绩上作用重大, 其包括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要素。初中物理实验授课中,一方面,要为学生透彻地讲解教材中相关的物理实验,使其扎实掌握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步骤,重视科学推理与论证,认识到只有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进行科学的推理,认真地分析与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另一方面,围绕初中物理实验,注重创新相关的实验情景,鼓励学生能够针对不合理的实验步骤,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提高实验的说服力以及实验效果[2]。例如: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多少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教学中,先通过烧水这一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加热时间可以反映吸热多少这一事实,然后让学生思考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铁块,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就会发现由于是不同的物质,在没有实验实事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激发学生设计实验的想法。在设计实验时对于加热仪器的选择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原有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怎样能控制两个酒精灯在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量相同呢?就会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电加热器而使用无法控制的酒精灯呢?这样,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器材就选好了。

3 优化实验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不明显,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情况,由此会产生挫败感,降低探究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优化和改进实验过程,让整个实验过程更加合理、有效。由此可见,优化实验过程和步骤,解决在实验前就已经发现了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静摩擦力”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难以正确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些内容缺乏理性的认知, 在生活中很难感觉到静摩擦力的存在,不能想象两个相对静止的物质之间产生的力的关系。而一些简单物品的移动的实验很难帮助学生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优化实验过程,取两只鞋刷,使刷毛相对地叠放在粗糙的桌面上,水平推上面的一只鞋刷,可以看到上、下物体间刷毛形变的方向相反,由此可推想出上、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关系 。这一实验方式可以让探索静摩擦力方向的实验变得较为形象,使学生对静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有更好的认识,进而收获良好的实验效果。

4 深入解析,实现学生科学态度责任培养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是物理实验承担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相应的,为了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达成此培养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深入研究、深入解析,带领学生针对实验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各个过程的规范操作方法。而在学生的实验操作完成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不当之处进行修正,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重现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感受各个步骤的规范操作方法,在其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实验事故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使学生明确规范实验的重要意义[4]。如,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探究中。而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在实验前, 教师就要针对各个仪器进行说明,使学生明确其操作办法。而在实验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创建规范实验的理念,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指正具体操作步骤。

5 创设课外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开放。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安全的角度设计实验和自制教材,有趣、易学,最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通过对教材理论的回顾,揭示物理的奥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校外实验,够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对课后的趣味性实验加以利用, 也可以达到对实验进行创新的目的。教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现了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5]。

6 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等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来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例如可以创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分组来做实验,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开拓思维。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自主性,打造优秀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促进集体主义荣誉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分组实验数据记录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其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道德品质也会有所改善和提升。

7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核心素养内容作为指引,做好合理的教学规划,积极寻找与应用相关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亲自动手实验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为了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在开展物理實验教学教师要能做到变演示为参与,实现学生能力发展;结合生活实际,达成实验设计生活化;深入解析,实现学生科学态度责任培养顺利完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西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 2 ] 张有权.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J] . 新课程(下),2019,(11).

[3] 罗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55.

[4] 胡建荣.例谈核心素养时代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 2020,14(2):44-45.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