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2021-03-05 13:09张岳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张岳

摘 要: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策略

1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公司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众所周知,现今建筑行业中经济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就要加大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强度,通过制定完整的管理工作要求与标准, 将每一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落实到位。只有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有很多的危险因素,相关的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与实际操作能力,就会提升发生建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在建设相关的管理工作体系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只有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才能将安全意识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身上;不断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更好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的施工目标。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间接地推动了施工工作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1)监督管理体制。在制定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因素。政府要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切实执行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对群众的监督,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为确保政府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执法人员。(2)人员培训。目前,安全知识基础和业务水平尚无法满足安全监管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不仅缺乏技术、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员更是少之甚少,达不到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无法保障建筑安全的落实。同时,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员培训时,很少考虑到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计划以及措施。(3)项目总分包关系混乱。安全要求大多数被成块地附带强加给分包单位,而分包单位的规模、制度、管理和施工人员素质、安全投入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使得在工程项目中忽视了安全和防护的统一管理。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3.1 安全管理意识较差

就当前的施工安全管理情况来看,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较差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管理侧重点倾向于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等方面,这样导致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安全管理资金总量较少,不足以采购数量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具,于是所采购用具开始倾向于不合规产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业过程的风险性。第二,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较差,受到自身思想和培训频率的影响,许多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违规操作的频率较高,从而诱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3.2 施工作业不够规范

在施工现场,受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不少一线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低,加之施工作业前的三级安全教育落实不够到位,导致作业人员对施工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甚了解,以致实际操作时违规现象常有发生。例如,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立杆基础不平、排水设置不畅通、支撑垂直度不达标等现场不规范现象已成为常态,更有甚者出现钢材与木材进行混支、违规拆除外部设施等,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3.3 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基层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问题也会给实际工程安全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当下很多建筑工程在一线劳动力资源方面,都是采用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行劳动力补充。这种劳动力大都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抱着敷衍的态度,对于企业的培訓教育也是应付了事,没有花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这样在施工作业时,就经常会出现违章作业的情况,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变大。另外,一些企业管理领导人员,对于安全培训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管理项目中。对于现场施工管理,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4.1 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若是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就很难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处理,极大影响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积极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明确各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使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更具有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施工单位也要及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有利环境。此外,施工单位应及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不利于施工安全的操作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罚,对有利于施工安全的操作行为要给予适当奖励,以此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2 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所以,施工现场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工作, 能够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不至于在出现安全事故后才发现安全隐患。同时,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不仅可以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可以使安全生产观深入人心,在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能够及时处理,这样,大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3 加强材料与机械设备进场检查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确保工程安全性的基础条件。不少因材料设备问题而引发的建筑安全事故,给人们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要对装饰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质量检测,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与信誉度良好的供应商合作。此外,在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后,还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养护,避免出现材料变质和机械故障等问题。

4.3 全面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应对首次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使期全面了解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风险,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防范知识。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风险包括高空作业、落物伤人、施工用电等。全面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杜绝违规操作、疲劳作业等各类不安全行为发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建筑施工全过程,通过安全生产培训,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及安全事故应变能力,做到安全生产处处在人人有,将安全生产融入各个施工环节。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建筑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减少建筑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孟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20,(8):78-80.

[2] 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 2020,(14):49-50.

[3] 马永飞,曹俊林.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17,3.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