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1-03-05 15:52赵凯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赵凯

摘 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重要施工技术之一,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得到推广,通过对建筑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和前景,以此创新建筑形式,提高城市节能减排能力。为此首先分析了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其次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快速,装配式建筑因其建设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对于该种建筑方式来说,即是提前对配件进行制作、在现场组装形成的建筑结构[1]。同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该种方式在实际施工当中将受到较小来自外界的干扰,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效果。在实际技术应用当中,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技术重点的把握,保证施工管理效果。

1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型,即预制建筑工程模型。这种建筑模型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模型,需要先将材料和设备运输到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合、浇筑、砌筑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最后完成建筑结构的组建。这样的施工方法会使施工周期增加,并且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工人数和机械设备等都会增加,继而加大了工程的成本预算。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 因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使用通用的构建,对这些通用构件的质量把控、安装之后的成品效果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十分明显,施工所用到的构件信息、施工过程的技术信息、施工的质量信息等信息内容都是通过网络平台汇总传输和管理的,可见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程度极高,这种管理方法也让施工过程更加的规范和科学。装配式建筑的这种预制建筑模式十分新颖,且优点很多,所以在如今的建筑行业当中,社会和有关建筑部门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极高, 在高呼声下,装配式建筑模式也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应用。

2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

2.1 节约资源

以往在使用传统的建筑方法时,需要用水泥对墙体进行浇筑,浇筑之前要先用钢筋搭建一个基本的墙体结构,木板就是这个墙体结构的基本组成材料,能够用来搭建模板,但是很容易受潮,性质决定了木板不能够被再次利用,很容易丧失应有的价值。装配式建筑施工在工厂生产构件时, 并不是单独地进行构件的生产,而是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加快生产速度。要想快速生产就要预先设计好构件的模具,必须使用质量好的材料参与模具的制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模具能被反复利用,降低了木材的使用频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制作模具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当前的生产线都是采用机械操作,而不会使用大量的人工成本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能够有效快速地将各个构件生产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构件生产效率。

2.2 建筑工期短

建筑主体构件吊装工期短,是指在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建筑中,所需要具备的施工成本控制优势,通常情况来说单个构件吊装柱和梁的整体组建装修施工、板和柱的整体组装装修施工仅需大约4~5个专业工作人员即可完成,通常来说单个吊装建筑内部构件的整体组装施工一次仅需1h~2h。据统计,对于大型规模的墙体结构工程建筑来说,装配式墙体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周期要比其他现浇式墙体结构工程施工周期更短[2]。

2.3 降低环境污染

传统的现浇式工业建筑施工,会外产生较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例如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会排放大量工业建筑废水,造成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污染;大量有害化学气体导致空气污染。如果能够充分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则能有效解决这些环境污染源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有必需的所有施工部件都必须是在设计制定好的工厂内进行生产的,施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不会因此产生大量的施工噪音。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预制梁柱技术

在工程正式施工前,即需要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具体生产效率也将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该环节工作当中,生产效率同两方面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即预制工厂的材料供应情况以及所使用到的设备是否先进;其次,即施工人员的效率水平。在具體预制柱生产当中,其主要流程:工作人员在做好模板准备后,对其进行清洗处理,保证表面不存在杂物,做好端模定位处理。之后,在套筒续接器上固定模具,将其放置在钢筋笼当中,并以科学的方式对预埋件进行安装,做好侧模的封闭固定处理。最后,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处理表面存在不平整的区域。在完成施工之后,也需要能够做好全面的检查,保证管道当中不存在堵塞情况。预制梁方面,首先要做好模具的清洗,进行侧模定位,在绑扎钢筋材料之后,将在固定位置吊放,做好预埋件安装之后,对侧模进行固定封闭处理[3]。最后,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做好对表面的抹平处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能够强化人员的现场指导,做好环节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2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要知道装配式建筑施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构件全部连接起来,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如果连接的足够牢固,既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又能够缩短建筑施工期限,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连接构件的过程中一般是使用螺栓,在连接之前先要对构件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够确保连接具备有效性,例如,单纯地将螺栓连接在一起不够牢固,可以在螺栓孔洞中灌注部分水泥,再与螺栓连接,能够有效地确保连接的牢固性,让各个构件共同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3.3 预制构件吊装

对于预制件来说,具有较大的体积与较大的重量,也因此对塔吊起重装置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构件生产之前,需要能够对结构连接点与附属杆件的方位进行明确,做好工程交底,在预制当中将螺栓在恰当的位置预埋,以此保证塔吊附着相关设置安装具有精准的特点。在具体吊装当中, 可以通过水平向转动、竖向位移限制的铰接方式进行处理,以此实现结构与附墙杆件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此当中,附墙措施使用的构件需要与塔吊型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安装,进一步提升安装效果。

3.4 安装预制叠合板

安装预制叠合板有距离限制,一般需要和作业层相距 300mm,并按照相关流程和规定进行安装,尽量防止安装中出现失误,同时要做好保护措施。进行预制叠合板安装时,如果是要安装双层结构,就需要将上层叠合板安装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等到混凝土凝固后还要对安装效果进行检查,检查安装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安装工作,这样安装出来的预制叠合板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行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其与我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为了实现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发展,各个建筑企业都需要积极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控制好设计质量,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走向更高的层次,促使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宏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1,(10):107.

[2] 张英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6):107.

[3] 刘雷.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1,(4):121

2769501705229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