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2021-03-05 15:52李宁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

李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装配式建筑施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相比,它拥有许多优势,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但是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本文就重点研究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关键措施

1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具有工程施工进度快、项目周期短、建筑体牢固等优点,与传统现场施工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需要提前进行预制件的运输管理才能达到前期安全控制目标,因为项目前期重点工作有预制件的存放和运输两方面。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时,需要采取科学、精密的施工技术, 才能保证构件间的连接合理、安全,满足施工要求和用户需求。同时,装配式施工要求采用预制外墙进行安装卡槽、穿孔等规范性操作,以实现施工效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模式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能解决建筑工程质量、效率、节能环保等一系列问题。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2.1 预制构件运输装卸、存放及吊装安全问题

首先,考虑到装配式建筑构件数量以及类型较多。从工厂预制至施工现场装配,运输装卸的难度系数较高,同时还出现如下问题,如准备工作不足,并未对道路突发堵塞状况进行考虑,如果道路路况不佳,就极易在运输期间损坏构件。除此之外,构件装运不科学,比如在装运次序上比较混乱,引发重复装卸的问题。其次,在存放预制构件过程中,由于部分构件储存至未封闭区域之中,一些和吊装工作无关人员有时会误闯吊装区, 进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如果地面并未整平,就会造成预制构件倾覆。第三,在吊装预制构件过程中,常出现如下问题,预制构件连接位置失效, 比如预制构件中预埋的吊环质量不过关,混凝土强度不高使得脱钩问题频发,同时起重吊装设施出现不良故障,因为吊机在长期超负荷的情况下运作,造成折臂或者倒塌问题频出。

2.2 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高空坠物安全隐患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件的实际吊装中,预防高空坠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施工人员不能进行外围围护网的设置,否则会造成吊装顺序混乱。针对吊装过程中对混凝土和结构件出现的损坏情况,可以进行安全网的围挡处理。施工过程中,要有计划地进行人员安排、安装数量、设备清点等规划工作,避免高空坠物事故出现。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做好高空作业邻边围护工作可以采用外挂脚手架的方法来避免高处坠物。在对混凝土外墙上进行挂点的安装时,可以设置临时支撑体系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施工人员进行节能深化设计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来做好支撑安装,构建临时支撑体系保障预制件的安全与稳定。

2.3 触电

在装配式房屋的施工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触电的风险,但这也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预制的拼接完成后,防水的部分要焊接,其他的钢制零件要焊接起来。这需要电焊接,而且有触电危险。特别是在施工中, 通常采用临时的电箱和电线,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发生电线短路的情况,也就存在触电风险。

3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3.1 重视安全管理,完善管理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首先要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及实际施工状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为了确保安全管理条例能够发挥出作用,在制定条例过程中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施工, 避免制定完成的安全管理条例与工程施工不符。其次,安全管理人员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施工检查,对存在违规施工或者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通报,并要求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确保实际的施工状况完全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要求。

3.2 选择适合装配建筑的吊装工具

吊装工具的选取上,应结合现场装配式建筑的吊装零部件重量及大小、吊车自身吊装能力等因素来进行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选择适合的吊装工具,能够将工期进一步缩短,并且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隐患发生概率。首先,应将传统吊装中的钢丝绳换为承载力更加强劲的锰钢锁链,锰钢材质较为坚硬,且采用的锁链装置在横截面积上比钢丝绳大很多,有效增加其承重能力,避免吊装过程因吊线断裂而引发施工现场惨剧;其次是确定好吊装位置,切实将吊具的位置保持在建筑组件的重心上,确保能够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相对水平、增加吊装稳定性;最后是要在吊装前严格检查相关用具,定期做好维修、养护工序,将吊装工具保证在安全施工条件下,确保不同的预制构件能够有其配套的吊装工具,加大关联性,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

3.3 加强现场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安全管理干扰因素众多,只有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才能切实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秩序把控,优化施工材料管理、运输管理、用电管理,为切实保障施工安全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材料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功能区域,保障预制构件堆放安全。比如,依照施工材料类型以及存放要求,严格分类储存,并在存放区域外围设置警示牌和交通运输指示牌;开展动态化材料应用监控和管理。第二,运输管理。统一开展构件与材料运输车辆调度,保证运输车辆由专职驾驶员负责养护和驾驶。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严禁超载、超限和超速行为,提高运输安全。定期开展运输工具和道具检查维护,及时开展运输方案交底等。第三,用电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需要使用电能的操作众多,所以提高用电安全也成为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此环节,应积极完善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与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按机械、控制阀与漏电保护一对一开展的原则作业,严禁施工现场出现私拉乱接电线或未保护施工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设备设备与线路检修,规避因线路老化而引发的安全风险。

3.4 提高施工人员技术

施工人员是安装构件等施工的主体,其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将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且随着相关技术的革新,进行持续、动态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人员管理,要结合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案例进行,在纯学术性培训的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 引导不同层次的施工人才,参与施工技术见习、实操等训练,以层次化的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能力。另外,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对人员施工操作的考察、监督工作,保障施工员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对存在的技术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涉及的吊装工序较多,从而增大了施工安全隐患。故此,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冬,赵清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15,18(04):130-134.

[2] 蔡沈杰,謝咸颂,詹煌强,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建材, 2019,35(5):55-57.

2034501705297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