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探讨

2021-03-05 17:47高炜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高炜

摘 要:乡村景观主要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两种,具有自然性与生活化的特点,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农村景观具有浓厚的气息, 其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具有从事生产的基本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景观建设可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融合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因此,探索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乡村景观;现状分析;保护与延续

1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的重要价值

1.1 满足人们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民逐渐进入城市工作, 慢慢失去了对传统土地的依赖和信仰,造成农村土地闲置,土地原来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改变。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找不到关于土地的信仰,会感到迷茫。以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保护与延续乡村景观,将满足人们对土地的情感需求,激发情感共鸣,在城市中更安心地工作、更舒心地生活,更好地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1.2 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乡村环境是安静的,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协调,在城市环境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生理及心理的压力与疲劳度也与日俱增。园林规划设计可保护与延续乡村景观,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实际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能使城市居民享受舒适的农村生活,还能减轻市民在快生活节奏中形成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

1.3 保护农业经济发展

保护与延续乡村景观,将会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景观建设将受到极大的社会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游览,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在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的同时, 有效调整城市整体布局,为新时期农村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2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的现状

2.1 对乡村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当前,乡村景观设计并没有与当地历史文化相融合,甚至随意修改一些古建筑,造成设计的景观风格与当地风土人情严重不符。盲目追求城市化发展,在乡村规划中直接套用城市设计,没有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展现民俗风情特色,导致乡村景观建设缺乏生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设计之初,没有深刻了解当地地形地貌、历史文化背景,设计出的乡村景观破坏了历史建筑,对园林规划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2.2 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将园林规划带来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逐渐失去乡村景观设计的初心。如在进行乡村景观建设时,为了达到景观建设的需求,大量挖掘土地,破坏建筑,大搞公路建设,严重破坏当地植被,威胁生态平衡。植被的修复需要漫长的时间,历史建筑一旦遭到破坏是不可逆的,后期就算修复也失去了历史印迹。土地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对人们的生存造成潜在威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园林规划设计是不可取的。

2.3 乡村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乡村景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并没有制定因地制宜的园林规划设计, 而是一味地照搬其他城市乡村景观的模型,导致景观设计与农村居民的生活不符,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乡村景观设计雷同,缺乏吸引力,游客并不感兴趣。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些乡村景观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农村居民实际的生活习惯,将乡村景观建在了农民的农田旁边,游客在参观时无意踩踏了庄稼,随意采摘农民的蔬菜与水果, 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不合理的设计也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景观的观赏性与现实生活脱节。

3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的基本原则

3.1 统一性

首先,要树立起城市与乡村景观的统一性,剔除所有不协调的元素, 努力使各个设计元素之间平衡,在实际运用中凸显设计元素的特点,加强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思考,避免园林景观遭受破坏。其次,要站在整体建设的角度,根据实际园林建设的需求,就地取材,利用好现有资源,既不破坏园林的感官,也要达到预期效果,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乡村景观

3.2 多样性

首先,保证生态多样性,由于地形植被在不同的区域生长的状态不同,所以,在不同区域要设计不同的绿色植物,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其次,适当融入动物等动态自然元素,做到整体和谐统一,视觉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完美契合,充分体现乡村景觀的活力。

4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的具体形式

4.1 就地取材

人文特色是乡村景观的重要体现,要做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工作,不能盲目地复制其他地区的园林建设,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设计与保护乡村景观,延续乡村的发展。在设计前,要深入当地乡村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当地的地域特色与人文历史,加大现有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还要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在后续的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人文特色,加强当地居民对园林设计的情感体验。

4.2 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景观是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长时间的改造,是当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演变的载体,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乡村景观中有所体现。要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景观内涵,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能帮助人们找寻历史,提高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承。此外,要合理利用外来文化,为当地的景观建设加入新特点,并与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在保留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展现新面貌。

4.3 合理利用自然植物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貌具有独特的特点,每个地区的自然植物都会有所差异,这是城市建设开发中可挖掘出特色的优势。要根据地理区域的特点,合理引入当地特色的自然植物,提高景观辨识度。生态性是乡村自然景观中的珍贵资源,自然植物与当地乡村建筑物相结合,能使乡村景观的构建更和谐,园林规划更协调。同时,还可鼓励当地居民在自然植物景观外开展农业项目,最大化利用乡村景观的作用和价值,促进绿色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合理利用乡村建筑物

乡村景观设计涉及范围较广泛,对乡村发展了解不全面,很难精细化乡村景观设计。在设计时,可适当利用当地乡村建筑物,拉近城市建设与乡村景观间的距离,在规划中加入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物,可不断丰富园林空间。一些乡村建筑物甚至是历史遗产,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对展示当地的原始特点、地域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景观, 会促进当地居民对传统乡村景观的传承,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当前园林规划工作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仍需不断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对当地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多样性、统一性的原则,以点及面,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园林规划中,做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茜,王静,武守朝.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4):183-184.

[2] 岳忙芳.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163-164.

[3] 刘宽.新时期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探究[J].居业,2021,(01):80-81.

[4]许晨.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14):69- 70.

1500501186329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现状分析
当下乡村景观营建现状及方向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探讨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