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021-03-05 17:47李岩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应用

李岩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辽阔的土地面积及丰富的资源,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使农业生产有质的飞跃,如绿色植保技术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本文分析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绿色植保技术;农业生产;应用

1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绿色植保技术是采取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的植保方法,通过运用绿色植保技术,与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以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此保障农业生产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绿色植保技术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植物保护技术来减少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以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安全,同时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通过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还能使农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解决原有防治农药残留技术的不足之处,以避免引发各种农产品安全问题[1]。

另外,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绿色植保技术是一项绿色且安全的新型技术,其能有效地减缓土壤中残留的各种重金属物质以及化学药剂含量,还能为土壤增添一些微量元素,有效地改善不良土壤情况及环境污染问题。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还能改善植保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思维,促使其真正做好防治工作,提升自身植保工作水平,做到绿色健康发展。

2 绿色植保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整体水平偏低

通过分析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在植保技术方面依然存在很大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特别是在监控与防治植物病虫害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虽然有些地区农业技术较为先进,但是在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方面没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导致技术资源的浪费。同时,农业生产种植人员受自身文化素质方面的影响,不能合理高效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具体操作时缺乏合理性,导致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方面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2.2 植保技术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

依照农作物的整体生长情况来看,使用植保技术水平的平均值普遍不高,所运用的技术标准也存在缺陷,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和地域问题。(1)经济问题是指当前部分地区的经济收支情况较为落后,部分农民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力去购买植保技术的相关设备,也没有精力去学习新型的种植技术,再加上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根深蒂固,不愿意运用新式植保技术去做相对冒险的事情,致使当地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而具体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在急剧地上升。

(2)地域问题。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幅员辽阔,整体的农业分布也是较为广泛,在运用植保技术方面难免会出现漏洞。例如,农民对于具体的实用技术存在疑问或是植保技术在特殊区域的种植效果不是很明显,直接导致整体的运作流程出现混乱,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2]。

2.3 推广机制单一

近年来,绿色植保技术推广机制主要仍是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示范展示模式,重在技术示范,投资渠道也是以农业部门为主。绿色防控技术使用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虽然部分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参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但整体来说推广机制比较单一,制约了绿色植保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3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策略

3.1 物理防治技术应用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运用物理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如诱杀害虫、隔绝害虫、驱除害虫等。例如,利用黑光灯、频振灯诱杀农作物害虫;在设施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土壤、太阳能高温闷棚,灭杀土壤内及温室内隐藏的害虫;可以利用黏虫板来治理小型害虫;可以采取负压气流的技术对作物害虫进行吸附,如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上配备负压吸气管作物的除(吸)虫机,避免使用农药,实现绿色生产目标。还可以借助声音来防治害虫,如飞虱凭借“鸣”声找异性,基于昆虫的这种特性,可利用“迷声法”“迷向法”对害虫进行治理[3]。

3.2 提升绿色植保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绿色植保技术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在前期推广及运用绿色植保技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个地区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宣传,以促使绿色植保技术能够在我国大范围地运用。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大量的绿色植保技术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还需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其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能够友好进行,促使其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取得农民及农作物种植者的信任,让其能够积极运用绿色植保技术,以此减少对生态环境、土壤结构、水域以及人体健康的破坏和影响。并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去防治病虫害问题,帮助农民提升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3 资源科学选择

绿色植保技术的使用过程,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科学、专业化的资源,而这类资源必须要能够经过科学的选择,所谓的科学选择,首先要根据该地区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以及对于相关农产品的材料,实现对于相关资源的实际带动作用和取得效果的促进作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之后分析相关的资源在使用之后,是否能够和设定的要求完全匹配。其次要分析相关资源的使用阶段能否得到有效防治效果,尤其是针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要全面研究在相关技术使用中是否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系统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最后是针对相关资源投入数量的确定,比如对于有机肥料的使用以及绿肥的使用量,此时需要进行新型技术的全面设定,以防范对原有的生態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4]。

3.4 针对研发力度进行加强

针对绿色植保应用技术进行研发使使绿色植保技术得到有效普及的最直接方式。以安阳市为例,实际上很多农民都对于绿色植保技术非常感兴趣,他们也明白这项技术如果能够进行广泛的普及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但是由于技术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此难以完成对于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因此,如果国家想要完成对于绿色植保技术的普及,必须要针对技术进行不断地研发与发展。例如,国家可以在农村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带动作用使绿色植保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地普及,还可以针对绿色植保技术应用使所需要的设备进行研发,使绿色植保设备的价格更加亲民,使更多的农民在进行农产品种植的时候可以完成对于绿色植保设备的有效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程度能够得到较大地提升,真正在农民群体中间扎下根来。

4 结束语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民采用化学防治方式治理病虫害,虽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但长时间滥用农药导致农产品残留大量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为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全面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需要不断创新绿色植保技术,将多种绿色植保措施相结合,严格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病虫害防治,实现农业绿色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爱东.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 (1):137-138.

[2] 王志鹏.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 南方农业,2020, 14(32):17-18.

[3] 元学会.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3):53-54.

[ 4 ] 吴娜.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探究[ J ] . 种子科技, 2020,38(8);78-79.

1631501186344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应用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