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LR、NLR变化的临床研究#

2021-03-05 08:06曾明明单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存活淋巴细胞计数

曾明明 单姚

(1. 景德镇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2. 江西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西 南昌33000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内科急危重症,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其中最危重预后差的一种类型,具有起病迅速、发展快、且病死率高等特点[1-2]。老年患者为该疾病的多发群体,常伴有多种疾病,患者预后欠佳。炎症是触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并且炎症细胞中血小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同的活化状态在心脏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是近年来提出与血栓状态和机体炎症状态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介导有重要作用,能够间接利用炎性细胞因子反映斑块发展的进程[4]。本研究就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LR、NLR的变化予以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举措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162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15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64.25±4.25岁。纳入标准:(1)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5];(2)皆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3)在我院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完整者;(4)患者同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造血系统病变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者;(3)精神疾病或存在相关家族史者。另选取同期16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4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为65.13±5.0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研究组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第3 d、对照组为体检当日采肘前空腹静脉血5 ml,予以离心处理5 min后(转速:3500r·min-1),留取上层血清,放置于零下80℃恒温箱中冷藏待检。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LH-750)检测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根据检测结果记录或计算同一时间点抽取的同一血液标本中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并计算NLR和PLR。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研究组于PCI术后第3 d、对照组为体检当日)PLR、NLR表达水平。

对出院后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为期28 d的随访,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的方式,统计患者出院28 d的生存和死亡情况,并根据生存和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PLR、NLR的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PLR、NLR表达水平比较

研究组PLR、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PLR、NLR表达水平比较(±SD)

表1 两组PLR、NLR表达水平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对比死亡组和存活组PLR、NLR的不同表达情况

对出院后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为期28d的随访,其中死亡患者33例,占20.37%,存活患者129例,占79.63%。对比死亡组和存活组PLR、NLR的不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死亡组PLR、NLR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死亡和存活患者PLR、NLR的不同表达情况(X± SD)

2.3 影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年龄≥65岁、高血压、糖尿病、NLR及PLR水平异常为影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主要是由于血栓的形成、斑块的破裂,从而造成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阻塞,继而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久且严重的急性缺血[6]。

临床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多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主,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7]。研究发现,病情越严重PLR越高,但目前临床上关于PL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初步研究,研究组PLR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组PLR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表明PLR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存在一定相关性。而NLR作为体内典型的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冠状动脉疾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表明,研究组NLR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组NLR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提示NLR可作为评估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因素分析得,NLR、PLR水平异常为影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提示NLR及PLR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PLR、NLR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有关,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存活淋巴细胞计数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古人计数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