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效果观察

2021-03-05 08:06董学曼南静张晓刚卓振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脑性三针动脉血

董学曼* 南静 张晓刚 卓振海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脑性瘫痪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神经内科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动态、静态、俯卧位、坐位、站立时姿势异常,坐、爬、站等大运动功能及拿、捏、指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伴有智力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目前,临床对于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治疗主要以康复训练联合感觉统合训练为主。康复训练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能够通过各项训练提高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患儿智力发育,然而其效果并不理想,仍有上升空间。鉴于此,本研究在感觉统合训练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旨在分析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瘫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效果及对患儿智力发育、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97例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2组。纳入标准: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2],符合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且均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患儿均意识清醒,听力、视力正常,能配合完成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者,排除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

对照组48例,男女比例29: 19;年龄4~14岁,平均年龄 8.22±0.71 岁;平均体质量25.16±2.23 kg。观察组49例,男女比例31: 18;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17±0.80岁;平均体质量25.40±2.02 kg。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疗法,训练前观察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异常表现,然后通过进行相关测试及感觉统合器材筛查法确定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类型以及患儿失调程度,再针对性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步骤如下:(1)首先将49例脑性瘫痪患儿依据其年龄阶段及感觉统合失调类型分为7组,每组7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2)感觉调节训练,本体觉训练:借助球池、重力背心、阳光隧道设计一场“采摘水果”的游戏场景,首先患儿穿上重力背心,从平台上摘下水果,然后游过球池,穿过阳光隧道,将采摘的水果放入篮筐内。前庭觉训练:借助T型秋千、组合浮弹套件、滑板车、方形平板秋千、高低滑行平台等器具设计一场“飞行员”的情境游戏,首先患儿排队上T型秋千及方形平板秋千,作旋转和直线摇摆,体会开飞机的感觉,然后爬上组合浮弹套件,通过上下移动让患儿体验肺积在高空飞行、上下起伏的感觉,最后患儿俯卧于滑板上,从滑行平台滑下来,体验飞机正在降落。触觉:每组患儿排队俯卧位,医者将带颗粒的大球笼滚过每位患儿,让患儿亲身体会轧马路的感觉。(3)感觉辨别训练,前听觉、触觉训练:借助组合攀爬器材、组合楼梯、平衡态等器材设计一套竞赛类路线游戏,如过独木桥→攀爬楼梯→穿过障碍路口→下楼梯等路线游戏,先到终点者为胜利。(4)动作计划训练:首先由患儿在一起进行讨论,医者根据患儿的意愿,准备相应器具,进行动作训练,由3-5个患儿站于平衡台上,轮流进行投篮、抛球、传球,并按设计的照路线轮流进行袋鼠跳,避开障碍。上述感觉统合训练每天进行一次,每周进行5次,休息2 d,持续训练12 w。

1.2.2 中医针刺疗法

观察者患儿在感觉统合训练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疗法治疗,具体如下:(1)头针,脑三针: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针尖向下沿皮刺入0.8-1寸;四神针:以百会穴为中心,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共4穴,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颞三针:位于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为第一针,第一针水平位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2、3针,针尖向下沿皮平刺1.2-1.5寸;智三针:以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2、3针,针尖向下沿皮刺入0.8-1寸。(2)体针:选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大椎穴、命门穴,其中肝俞、肾俞、脾俞、大椎斜刺0.3-0.5寸,命门直刺0.5-1寸。针灸治疗每天一次,每周6次,休息1 d,持续治疗12 w。

1.3 观察指标

1.3.1 独立性

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or Children,WeeFIM)评价患儿的独立性,主要包括运动功能(91分)、认知功能(35分)两个方面,总分126分,得分越高提示独立性越好。

1.3.2 脑动脉血流速度

于患儿安静入睡状态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儿大脑中动脉(Arteriae cerebri media,MAC)大脑前动脉(Arteriae cerebri anterior,ACA)平均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WeeFIM评分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WeeFIM评分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WeeFIM评分比较(±SD)

表1 治疗前后WeeFIM评分比较(±SD)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脑动脉血流速度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MAC、ACA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D)

表2 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D)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3 讨论

本研究对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选用头针与体针治疗,头针主要以脑三针、四神针、颞三针、智三针为主,其中脑三针对应小脑投影区,而小脑参与躯体的平衡及肌肉张力的调节,参与机体运动的协调,故刺激脑三针能够调节机体平衡,调节是指肌肉张力,改善四肢共济失调,同时还能加速小脑区血液流速,促进小脑区血液供应,从而能够改善小脑区功能[3]。

针刺四神针能够振奋全身之阳气,激发大脑气血,益智健脑,其为大脑体表投影区,针刺能够改善大脑血液流变学,促进脑组织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血流速度,恢复脑组织细胞功能[4]。颞三针能够通过刺激颞叶,调节人体听觉和平衡障碍,改善人体记忆功能。

智三针能够刺激额叶血流供应,提高额叶血液灌注量,利于额叶发育,促进大脑及智力的发育,提高智力水平[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WeeFIM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患儿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针刺疗法能够促进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发育,提高患儿运动独立性,加速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组织血氧供应。

综上所述,中医针刺疗法能促进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患儿大脑血液供应,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脑性三针动脉血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勘误声明
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进展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