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021-03-05 07:30周丽梅
社会科学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科学研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由何慧华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教材类书籍。该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教育研究的本质、范式和路径、过程概览等,并引出了学前教育研究的概念;第二章主要阐述学前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包括伦理准则、职业伦理等;第三章到第七章介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分别为明确研究问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撰写学术论文。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拨乱反正,纠正学前教育错误认知。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学龄前儿童要“自然发展”,如果外界给予太多干扰,则会影响其正常成长。实际上,学前教育是幼师在不影响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刺激大脑实现大脑功能进一步完善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正是为了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前教育得到人们的认可。

第二,注重个体,优化学前教育效果。学前教育研究要注重个体考察,而后基于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培养与引导策略,从而为儿童更好成长以及发掘潜能提供帮助,比如有的儿童活泼好动,学前教师既要使这一天性得到保持,又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控制,能够专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专注程度会与外界因素是否具有“吸引力”密切相关,这要求学前教育研究中不能只关注培养内容,还要从调动儿童积极性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第三,顺应时势,创新学前教育新模式。随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学前教育研究获得了有力支持,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更好发展。以农村学前教育为例,由于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较为落后影响了学前教育开展水平,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名师大篷车”“片区联动”等模式得到开发,虽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这些研究成果的确给农村学前教育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当前大形势,学前教育研究也要顺应这一形势,通过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为创新学前教育模式提供支撑。

书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何慧华 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旨在按照教育科学研究进行的逻辑顺序,指引学生完整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为此,其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规范,并详尽阐述各个研究步骤:如何明确研究问题、拟定研究计划,采用何种具体方法和步骤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等。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1世纪学前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注重读者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术论文撰写给出了切实、有效的指引,不仅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阅读。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论文科学研究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The Influence of Local Accents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