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

2021-03-06 12:03丛佃伟
无线电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决策分析干扰信号效能

内容导读

卫星导航系统是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当前电磁环境呈现出复杂化和应用场景多样化的趋势,卫星导航应用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近年来,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技术发展迅速,在卫星导航干扰与抗干扰方法、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导航对抗效能评估与决策分析等方面均有较多进展。为集中展现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技术进展,《无线电工程》2021年第10期推出“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专题。专题内容涵盖卫星导航干扰与抗干扰方法、导航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及导航对抗效能评估与决策分析3个学科方向的研究成果。

作为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领域的基础性方向,卫星导航干扰与抗干扰方法方向收录2篇论文,主要探讨导航干扰技术在无人机防御中的应用、复杂电磁环境下自主天文测量计时器的构建等问题。针对导航干扰技术在特定防守策略被实施的前提下如何应用的问题,焦博等在总结了无人机的常用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防御背景下导航干扰的挑战与对策,并重点论述了分布式导航干扰、无人机端的组合导航和时间的精准获取3种策略。对于复杂电磁环境下时间的精准获取问题,刘梓豪等提出了基于芯片级原子钟构建自主天文测量计时器的方法,提高了天文测量系统的自主性。

导航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是目前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领域最为活跃的方向。该方向收录2篇论文,主要探讨导航战中GNSS干扰信号的特征、北斗S信号受地面5G干扰的影响。GNSS干扰信号的特征作为导航干扰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的首要知识储备,吴忠望等在梳理该方向理论的基础上,从信号层面对导航战中存在的潜在干扰技术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应对措施。针对吴忠望等提出的理论应对措施,张天桥等将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和实践化,提出了三种提升北斗RDSS和地面5G兼容性的策略,以达到降低地面5G基站对北斗S信号的干扰。

与上述2个方向相比,导航对抗效能评估与决策分析研究是随着导航对抗系统建设的日趋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方向,该方向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有幸的是,本专题收录到2篇高质量的有关对抗体系构建和决策分析研究的论文。辛洁等给出了一种卫星导航对抗体系的设计构想和效能评估模型,为导航对抗能力分析、关键要素识别、对抗场景设计等提供了参考。在导航对抗效能评估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王月等进一步梳理了导航对抗效能评估方法和决策分析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现状,针对研究存在的不足,结合其团队近几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导航对抗效能评估和决策分析的发展和改进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推动导航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

在专题出版之际,谨在此衷心地感谢提供优质稿件的各位作者和参与稿件评审的各位专家学者,特别感谢《无线电工程》编辑部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希望本专题能够对卫星导航安全与对抗的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决策分析干扰信号效能
基于小波域滤波的电子通信信道恶意干扰信号分离方法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基于DJS的射频噪声干扰信号产生方法及其特性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纤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
赛博作战辅助决策分析框架设计
当前军事决策分析关注的几个问题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相参雷达典型干扰信号产生及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