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性与防护措施

2021-03-07 03:21陈超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黑客站点

◆陈超

(涟水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 223400)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需要以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地将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除了具备以上两种技术的优势之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还存在着一些其他优点,例如较高的可靠性以及灵活的体系结构。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备诸多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应用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在积极建设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 导致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

(1)网络病毒带来的隐患

在计算机网络日益完善的同时,网络病毒获得了更多侵入的机会,在人们日常办公中,网络病毒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因为网络病毒导致的网络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导致网络病毒影响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的原因众多,既包括自身的因素也包括网络环境的因素。如果从互联网入手分析,开放性较强的网络使得网络病毒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而且很难从根本上将网络病毒处理掉。由于网络病毒具备非常强的传染性,而且其不容易被杀毒系统捕获,所以人们往往在发现网络病毒的时候已经无计可施。由于网络病毒具备以上这些特性,所以这也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威胁。因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多个站点连接而形成,所以这些站点都面临着被网络病毒攻击的隐患,一旦网络病毒在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站点中出现,那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稳定运行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站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网络病毒防范上来看,网络病毒防范的难度非常大。如果病毒攻击了其中一个站点,那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警报装置就会发出攻击警告。但是在其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无法准确地判断出哪一个站点受到了病毒的攻击,所以这也给攻击后的安全排查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而且在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的过程中,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拥有的功能也在增加,这给网络病毒防范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2)数据共享带来的隐患

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由不同的用户进行访问,而且不同的用户在系统站点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所以,如果想要在分布式数据系统中对不同用户进行识别,则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加之而系统内部的数据可以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这就进一步使得分布数据库系统面临潜在的危险。由于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能够满足于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系统内部设立的自主访问授权机制能够帮助访问主体为一些不具备访问权限用户授予访问权限,信息在这种共享的过程中很可能被窃取。在众多的信息泄露事件中,数据共享过程中导致的安全事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用户在对系统进行访问时,很可能导致网络病毒随着用户的访问而入侵到系统中,网络病毒在入侵后会立即对系统内部重要信息进行获取、复制、传输,严重时还会将系统内部的文件清理掉。因此,不稳定的外部访问操作可能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内部重要的信息数据面临被泄露的隐患。

(3)网络黑客带来的隐患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黑客也越来越活跃。网络黑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进行攻击,这些攻击方式非常难以被化解。网络黑客不仅能够在网络信息中对客户、机构信息进行实时监听,而且网络黑客还可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将用户访问密钥获取,从而入侵到用户的数据库中。到目前为止,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软件让人防不胜防,有时网络黑客为了实现信息数据窃取的目的,还会对目标服务器进行攻击,以此来破坏目标服务器,最终获取用户密码,对加密文件进行破解,然后将加密文件下载、售卖。此外,分布式数据库还会受到网络黑客“无目的攻击”,一些网络黑客为了试验自己编写的网络攻击软件,经常会采用无目标的形式对各个数据库进行攻击,这些攻击会导致数据库扰乱程序运行出现一定的影响。在网络技术日渐完善的背景下,网络黑客所能采用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想要对这些攻击手段进行防范,需要网络安全技术取得更多新的突破。

(4)自然因素带来的隐患

想要进一步确保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需要将系统的分级管理工作做好。如果分布式数据库操作系统的防护能力不高,很容易使其面对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数据库连接到计算机网络后,复杂的网络环境会导致数据库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如果不能对系统本身的病毒抵御能力进行优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受到攻击,一旦系统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必将为机构带来更多经济损失。此外,分布式数据库机房也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机房硬件配套设施较差,很难抵御一些自然灾害。

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防护措施

(1)完善审核体制

想要确保分布式数据库具备较为安全的性能,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对于安全机制的设立,可以通过分时登录、专人登录等形式进行设立,采用该模式完善数据库的安全机制有利于数据审核体制的建立。在开展数据库建立的时候首先应该对用户基本权限进行明确,获取每一个用户真实信息,在数据库面对安全威胁的时候这有助于工作人员查明威胁来源,从而制定针对性防范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想要使得审核体制更加完善,使带给用户的安全隐患减少。首先,需要对体制内人员的身份进行严格的核查。由于在网络信息时代中,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严重受到了威胁,很多人通过恶意代码产生伪造相关的数据,这使得数据库的安全风险再次增加。一些编写人员会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恶意加入一些风险代码,这对于数据库后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十分大的影响。为了将这种影响因素消除,提升代码编写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十分重要。此外,如果普通用户在访问数据库的时候存在非法入侵行为,可以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安全防范机制将这些用户的访问权限冻结,使得数据库系统内部数据不被用户窃取,进一步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想要使得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得更好,一定要在完整审核体制下对其进行优化,所以高素质人员对于完整体制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提升程序编写人员素质的重要原因。

(2)用户身份验证

施行用户身份验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网络黑客通过数据造假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窃取,从而导致数据库内部重要的信息数据出现丢失的情况。所以,对于一些普通用户,应该在其登录数据库前对其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的方式是账号密码验证、还需要使用身份证或者手机短信验证码等形式进行验证,只有确保身份信息无误后才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由于分布式数据库中站点与站点之间隔着相对较远的距离,那么用户在登录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双重身份验证之后才能够登录到数据库中,利用这种登录方式能够避免网络黑客对数据库进行攻击,由此可以看出双重身份验证在登录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分布式数据库基本安全性能,只要用户需要获取数据库信息时,都应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这样可以使得用户信息安全性得到提升。在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使得用户登录的步骤更加简化,提升用户的应用效率,通常都是采用双向身份验证模式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这使得密钥分发流程变得更加简便。除了上文提到的方式,在数据库站点的信息传输过程中完成用户信息的验证,也能使得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3)加密系统与密钥管理

黑客能够借助一些操作系统,网络上的协议等方式利用安全系统中所存在的漏洞对数据库进行攻击,而绝大多数的数据库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防范策略对网络黑客的攻击方式进行防范,这些网络防范策略基本上都需要用到加密算法。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加密算法对于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整的加密系统可以将网络病毒隔离在外,使得数据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顺畅。在分布式数据库中,采用加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来说至关重要,而在加密系统中,安全密码的设置需要得到更为有效地优化,密码应该采用无规则动态的形式,网络黑客想要获取登录密码则需要花费非常大的功夫。由于分布式数据库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实现安全管理,这两种方式能够在数据库外以及数据库内形成一定的防护,在保护措施中,采用字段加密的形式对密码进行保护,除了采用动态保护的形式外,多级保护的形式也经常被应用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防范中。因此,优化数据库的密钥管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据库安全性能得到提升,进一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将越来越完善,数据库的功能、安全性、存储能力等都会获得更大的进步。而未来阶段,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必将成为研发人员重点研究的方向,只有解决数据库安全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分布式数据库的长期、稳定发展,机构才能够放心地应用数据库。所以,无论是技术上的提升,还是管理上的提升,都应该始终围绕安全性考虑,在此基础上扩展其他功能,能够使得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更为科学。

猜你喜欢
数据库系统黑客站点
欢乐英雄
多少个屁能把布克崩起来?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Oracle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微细铣削工艺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江苏省ETC数据库系统改造升级方案探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