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风险对策研究

2021-03-07 03:21莫靖聪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政治思想

◆莫靖聪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管理学院 广西 541004)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革,尤其针对高校大学生,他们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在拔节孕穗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他们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数据环境中成长和树立正确的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伴随着新时代大数据孕育而生,成为不可或缺的新阵地,大数据虽然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高质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安全的护航,这也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1]。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的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的大会中表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安全意识在政治维稳和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去思考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2]。

第一个安全风险的特点是隐蔽性。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很多内容表面上看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错误引导,甚至还存在着各种意识形态默默渗透,极难被察觉,由于高校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没有时间和能力去识别信息背后的复杂情况,没有办法做到一一求证事实,容易造成被“带节奏”现象,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要对这些隐蔽性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深挖其背后的本质。

第二个安全风险的特点是难控性。由于网络信息的无界开放化,导致网络信息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面对丰富的网络信息,高校大学生一方面没有办法控制和过滤所面临的网络信息是否安全可靠,对所有的数据无法进行一一验证防控,另一方面是自我管控能力不足,容易被光鲜的信息所吸引,可能由此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醒学生在提高自律能力的同时学会过滤出安全的信息[3]。

第三个安全风险的特点是复杂性。网络信息在实时更新、交互,累计的信息数据数量不断扩充,日趋错综复杂,不同的视角、评论和观点交叉在网络平台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受到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传播方式的影响,甚至会受到鱼龙混杂的信息和立场各异的价值观的挑战和威胁。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敢于更要善于应对和防范这样复杂的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要提前进行方案预测和评估。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意识不到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好网络信息,不仅在内容上能让教育的资源紧跟时代的发展,而且可以采用各种互联网软件的新颖形式,吸引高校大学生,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但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有安全意识不到位的现象,在一些网络信息识别中不精准、不敏感、不深入,对信息与信息之间关联性的处理分析把握不到位,对信息背后的潜在问题本质认识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力不足,造成错误转载、不良信息扩散,甚至是一些意识形态问题的渗透,这些都会给高校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4]。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分类不限制

高校大学生在学校上网的过程中能获取到与社会网络一样的内容信息,存在着信息获取同质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对高校大学生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需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信息的分类和限制,从而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但就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很多学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类和限制,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很多网络垃圾信息和错误引导,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规定的不完善和实施滞后,在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起不到具体指导和帮助,造成网络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安全使用网络的目的[5]。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不专业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融合产生的,要进行高质量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又要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在这两方面能力有交集的人才少之又少,这也是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师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其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缺乏足够优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滞后。

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3.1 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意识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明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地位和战略地位,高校党委要从顶层设计上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性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把网络安全纳入学校管理工作中;其次是从新生入学到毕业,要持续性地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性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学生学生行为手册里,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最后是努力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占领思想宣传的高地,建设校园优质的文化氛围,校党委要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问题集中有效地调配教育资源,全校一盘棋,统一部署,通力合作,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6]。

3.2 建立安全监管制度,规范网络安全使用规范

学校应根据国家发布的《学校网络使用管理条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详细制定网络使用的具体内容和技术细节,制定网络使用的安全使用、监督和管理制度,首先是扩大网络信息监管的范围,增强监管力度,设立网络信息准入校园的门槛,坚决抵制触碰法律法规底线的信息,在源头上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高质量起点;其次是引入或建立网络安全技术,搭建信息服务部门和专业设备,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的信息筛查、过滤,抵制网络的垃圾信息、不良信息的侵入;最后是常规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规范网络安全使用规范,利用网络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网络使用习惯,激发他们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从而真正达到安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7]。

3.3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的底线思维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的核心内容,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学校要重视这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一方面可以直接招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安全技术方面能力的人员,也可以整合现有的学生工作队伍人员和网络安全技术队伍人员,调整和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团队;其次,不管是通过何种途径引进的人员,都要进行专项培训、系统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水平和网络安全技术能力的融合,做到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处理和综合运用;最后,根据大数据的快速变化和迭代,要不断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和技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8]。

4 结束语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势而为,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形势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只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保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牢牢掌握安全风险的特点,精准识别问题和困难,因地制宜地实施安全风险对策,把安全威胁转变为发展机会,从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