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路径探索

2021-03-07 20:52陈宝月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群众时代工作

陈宝月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在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的诉求出现多样化趋势,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分析这些变化对于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强大动力,对于提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践行群众路线提出了新课题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新变化,反映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分化,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课题,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带来的新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体现了对社会新发展阶段的认识[1]。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势必造成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别与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互掣肘,会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这对新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考验。

(二)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

进入新时代,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构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从农民阶层看,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农民成为城市的劳动者,融入城市现代工人阶级中,留在农村的人员,随着新农村建设也已改变了单纯的农业耕作模式,现在的农民大多已经成为熟练农业技术、多种经营的现代化新农民。其次,工人阶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代工人阶级向着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精英化的方向发展。在不同社会阶层内部,阶层结构也不断分化,体现了社会结构多元化与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的不同利益群体和阶层之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利益失衡和人心失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我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难度。

(三)互联网技术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群众工作的新考验

当前,互联网为广大群众打开了联结世界的大门,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党听取民意、关注民情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政务管理,极大地强化了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用,通过互联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但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及信息的随意性增加了群众分辨各种信息的难度,也增加了党和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上充斥着的大量负面信息以及一些错误的观点、看法和言论,无疑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既要明确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便利,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二、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变化分析

把握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认真分析这些特点和变化带来的工作新要求,是我们践行宗旨守初心、赢民心,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首先,多元化的服务对象为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群众”的概念比以前更为广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军人等社会阶层的基础上又扩展了农民工、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技术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同时,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人员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之间的频繁流动,也对新时代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多变的特点提出新要求。

其次,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为做好群众工作提出新课题。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丰富多元,人民群众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对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居乐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运用简单化的方式方法协调群众的利益关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式方法,这是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再次,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增加了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今天,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各领域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化,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与现实问题相互叠加,如果没有缜密高效的工作方法,容易导致问题的激化,这就加大了群众工作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难度。

最后,复杂化的工作格局为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创新要求。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是多元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人都成了自媒体。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党听取民意、关注民情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群众利用手中的自媒体,对信息曝光的随意性增加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倒逼”现象成为群众工作的新特点,这要求我们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三、积极探索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方法路径

进入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有创新思维,要强化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必须通过完善制度机制使其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方法路径,从群众最困难、最突出、最具体、最需要的地方着手,真正地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断推动群众诉求快速解决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畅通基层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保障群众“说的”机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首先,要深入了解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把握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对于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要及时公示,让基层群众早知道、多参与,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倾听人民呼声。其次,要积极搭建各种表达平台,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以及市民服务热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动态,加强对舆情新动向、新特点的分析和研判,真实了解社情民意,让网络成为新时代党群关系密切联系的纽带。再者,要不断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和快速解决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定时定点让基层干部和群众直接面对面提问题、提建议,让群众“有话能说”和“说话管用”;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市民诉求、媒体曝光、市民服务热线等反映的问题,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条块合力,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化解矛盾。

(二)要树立科学的办事思维,尊重群众意愿和维护群众利益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切实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关键在于要从实际出发,能尊重群众意愿,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依法、民主、科学决策的思维和理念,使各项重大改革和决策部署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应多听听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2]。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多一点换位思考,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对群众有利和群众拥护的事情就要全力去做;对群众不利和群众不赞成的事情就坚决不做;对群众关切和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决策和工程,应该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必要时采取公示、听证等方式方法;对于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和决策,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都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查和社会风险评估。

(三)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科学考评体系

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工作的考核内容,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细化考核原则,明确考核标准,落实到位,讲实效。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让群众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抓工作的风向标,这有助于实现从“官本位”向“民本位”、从政府“权力”主导的社会向公民“权利”主导的社会转变。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把功夫用在解决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满意度上,这有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考评体系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考评结果的运用要科学管用,将考评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述职评议以及年度考核范围,要加强考评结果的应用,对一些失职失责行为要坚决整治纠正,切实引导干部转变作风,真正体现为群众担当、向群众负责。

(四)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锻造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群众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做好群众服务工作,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质。首先,要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要亲自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其次,要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要平易近人,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不打官腔,不讲官话和套话,要用群众能听得懂,听得明白,大众化的语言沟通群众,还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平台作用与群众进行交流。再次,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3]。对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及时地发现社会隐患和群众所关切的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法,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维护群众各种正当权益。

总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既要有高度的理论水平,又要有高度的调查实践水平。基层干部队伍要以作风建设的实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口碑,确实在为民服务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决禁止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事情的发生,提高工作本领。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的精气神,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务实重行。

猜你喜欢
群众时代工作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