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供应链打造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08 19:34张艳光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张艳光

摘 要:企业人才供应链打造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应对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本文从企业实际出发,重点阐述了人才需求、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对企业人才供应链打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才供应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一切归零”理念,紧紧围绕中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不断完善选才、用才、育才、聚才全链条人才机制,努力做到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着力构筑人才高地,打造高效人才供应链,为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支撑。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人才引进需求计划

围绕企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结合技术研发、营销服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四支队伍现状,坚持做到“三个统筹考虑”,制订毕业生需求计划,下好人才引进“先手棋”。

一是坚持长远发展与当前需求统筹考虑。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谋划,围绕“专业化、 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方向,着眼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期人才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战略型、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为企业选育优秀人才,积蓄长远发展后劲,为建设世界一流保驾护航。紧盯当前人才结构性余缺问题,着眼急需紧缺引进优秀畢业生,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人才高地,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助推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主体专业与通用专业统筹考虑。聚焦石油工程、油气开发、油气集输三大领域特色系列产品,紧贴非常规油气、超深层油气、天然气大发展、海洋油气等重点勘探开发领域对工程技术装备工具的新要求,集聚一批机械设备类、电气仪表自控类、油气储运类等主体专业的优秀人才,全面开展优势产品升级换代、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研究工作。同时,适时补充少量经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法律等通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强化业务管理,适应现代企业治理要求,保障企业稳健经营。

三是坚持控制总量与提升质量统筹考虑。综合自然减员、社会人才引进等人才配置情况,精准对接基层单位用人需求,研究确定毕业生引进计划。同时,注重提升毕业生引进质量,加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重点院校毕业生引进比例,切实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紧跟新形势新业态新技术,围绕新兴制造、智能制造转型需求,引进一批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二、强化激励,主动出击,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通过建机制、强宣传、促规范,有效提高毕业生引进工作质量水平,以求贤若渴之心诚招天下英才,切实为企业选出“好苗子”、选准“潜力股”。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引才激励措施。对标一线、新一线城市和同行企业人才引进政策,补短板、聚优势,搭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政策体系。制定高校毕业生引进工作管理规定,对总体要求、引进条件、引进程序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做好毕业生引进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引才激励“7项措施”: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设立人才招聘专项经费,为每名参加测试面试的毕业生报销单程交通费用;实行落户激励政策;提供单身公寓、租借住房或按照相应标准发放住房补贴;推行导师带徒,一对一结对子,为每名毕业生配备导师1人;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实施重点人才重点培养政策,对引进的博士生、优才等优秀人才,优先提供培训锻炼机会,搭建成长发展舞台。

二是精心策划,加强宣传,积极招揽优秀毕业生。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引才工作方案。企业提前谋划、统筹计划,按照关键环节、时间节点,细化进度安排,组建工作专班,成立招聘宣传、面试组织、考评专家、简历审核和会务后勤工作组,将招聘责任落实到专班、落实到工作组、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引才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引导。认真准备企业宣传片、宣传展板、宣传册、形象展示PPT等资料,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校园就业网等媒介广泛宣传招聘信息;开展“校园行”活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多个宣讲团,分赴西北、东北、西南、华东、华中等地区高校广泛宣传,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针对西安交大、武大、华科大等“双一流”院校,企业领导亲自出面、牵线搭桥,力促重点院校优秀毕业生来企工作。

三是严把关口,精准选才,确保引才工作公平公正。把好人才引进入口关,对毕业生应聘资格实行报名资格、测试面试资格“双审制”,坚决做到“三个不予通过”,即:毕业时间不符不予通过、专业不符不予通过、提供证明不合格不予通过。精准高效识别优秀人才,把测试面试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分专业测试、综合素质面试两个方面,从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岗位匹配度等8个维度对应聘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切实把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毕业生选出来、引进来。

三、注重培养,加强关怀,助力优秀人才成长成才

对引进毕业生,坚持高看一眼,通过分类建库、精准培养、培训提升、做好人文关怀和服务等措施,促使他们早成才多成才。

一是分级分类建立人才库。分类建立35岁以下科技研发、销售服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库。制定优秀青年人才专项培养计划,通过机关基层轮岗交流、艰苦岗位挂职锻炼、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方式,切实把各类青年人才分级分层选拔出来、培养起来、使用起来。

二是实行精准培养。制定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计划,密切跟踪新入职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和考核情况,根据个人专业专长、能力素质、个性特点,帮助其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明晰发展路径。对于高层次人才,通过名师带徒、优先选派到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创新团队去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快其成长步伐。对岗位工作和专业表现特别优秀的青年,优先纳入企业青年英才专项计划重点培养锻炼,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战略型、领军型、创新型青年人才。

三是全方位培训提升。企业非常重视人才培训,建立了完备的培训工作体系,每年开设各类特色培训班120多个,参训员工达3500人次,其中针对各个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青年人才,精心设计一些专门的特色培训班。同时,不定期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班、青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班等。对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青年人才,优选参加CIPPE、OTC等国内国际大型展会,选派到北美、中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交流。这些措施为各类人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四是强化激励与关怀。创新科研激励机制,从科研立项、新产品创效、基础研究成果等方面加大激励力度,通过项目奖励、提成奖励、荣誉奖励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优秀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针对在重点项目运作、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广、传统市场份额提升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实施奖励,鼓励营销服务人才勇闯市场、多拿订单。组织新入职毕业生见面会,主要领导亲自向新员工展示企业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战略,寄语他们树立“五种观念”,提升“五种能力”,做思想宽、视野宽、胸襟宽的“三宽”式人才,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切实增强新员工的亲切感、归属感、认同感。建立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领导班子成员与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结对子,定期沟通思想、答疑解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发挥群团工会作用,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切实做好安心、暖心、聚心工作,解决好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1)

猜你喜欢
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论我国乡镇企业人才引进的现状与发展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后发展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