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系统视角下商洛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评价

2021-03-09 05:34张妍潘彦潔本梦瑶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商洛市参量子系统

张妍,潘彦潔,本梦瑶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用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技术创新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模式,并逐步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1]。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杨继瑞认为企业内部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来完成协同创新[2]。陈劲等的研究认为协同制造和开放式创新是协同创新的前范式,协同创新组织方式更为复杂,其关键是形成包括核心要素和辅助要素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的模式[3]。王章豹根据紧密程度将协同创新的模式分为项目式(技术转让、委托研发、协同攻关)、共建式、实体式、虚拟式四种[4]。商洛市即将进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等重大战略机遇期,奋力建设“三个商洛”、加快追赶超越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以商洛市为研究对象,在复合系统视角下构建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2018商洛市协同创新协同度进行评价,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区概况

商洛市坐落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西长约229 km,南北宽约138 km,总面积19 292 km2,占陕西省总面积9.36%。近年来,商洛市用科技助力脱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和智力支撑,为实现追赶超越、建设“三个商洛”作出了卓越贡献。创新实施“三联三帮三带”科技扶贫“商洛模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科技典型示范作用,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商洛市经济稳增长,如期脱贫摘帽增添科技新动能。自2016年以来,商洛市共选派“三区”人才554名、科技特派员1 072名,组建商洛市科技人才服务团,深入180个产业基地和65个龙头企业340个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围绕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工作。到2018年,争取中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56项、资金2.5 亿元[5]。

二、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确定不仅要以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而且需要选取全面性指标和针对性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的指标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系统整体性原则

指标体系内指标之间应该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6]。

3.可操作性原则

设置指标的最后应用是实证评价,因此指标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二)评价指标选取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协同创新是由多个创新主体及要素构成的。目前学界对其构成主体已达成广泛共识,即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主体凭借自身的创新优势与资源在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在复合系统视角下,以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为基础,构建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1.政府

政府有实施管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决策地位[8]。政府的决策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发展速度。本研究选取公共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公共财产教育支出、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值指数作为政府的二级指标体系。

2.科研

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科研的推动能力不容忽视。本研究在指标选取上主要从专利申请量、R&D内部经费支出、科研成果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等几个方面对商洛市科研能力进行评价。

3.产业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9]。本研究选取高新技术企业数、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增加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值指数等指标对商洛市的产业进行评价。

4.高校

人才是一个地区科研发展的基础,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高校师生也在不断地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水平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数量、高校在校生人数等方面对商洛市高校人才能力进行评价。

三、协调度模型的选择

(一)协调度模型

鉴于各类定量化方法的优缺点对比,结合商洛市协同创新协同度评价目的,选取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模型作为定量化方法,具体如下:

假设复合系统S有m个子系统,j为S的第j个子系统,即j代表政府、科研、产业、高校四个子系统。在子系统Sj中,eij代表子系统的序参量,其取值为 ej1,ej2,...,ejn;βij为序参量取值的下限,αij为序参量取值的上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eij取值的选取不应该过大或过小。为满足上述要求,可通过对βij以及αij的选值来满足[7]。

子系统Sj序参量分量eij的系统有序度,即:

Uj(eij)为序参量在系统“贡献度”的展现 ,即当eij的取值越大时,Uj(eij)值越大,对系统的“贡献”越大。

同时,还需注意的是除了各系统的序参量会对子系统的整体效应产生影响,各序参量的组合方式也会对子系统的整体效应产生影响。本研究测定组合方式对子系统的影响采用几何平均法。即:

Uj(ej)为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

设在初始时点t0时子系统Sj参量有序度为u0j(ej),当系统运行到t1时,子系统Sj参量有序度为u1j(ej),则在t0-t1时段内,复合系统S的协同度C为:

C代表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式(3)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序参量的变化来展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在式(3)中u1j(ej)-u0j(ej)代表子系统的序参量在t0-t1时段内有序度的变化。由式(3)可知,C的取值范围为[-1,1],C的取值越大,代表系统的有序度越高。同时有且仅有u1j(ej)-u0j(ej)>0时,各系统之间的发展才是协调的。

(二)协同度评定标准的设定

本文所选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因选取数据的单位不同,各项数据的差异较大,为保证此项研究的准确性,对选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原始数据为I,原始数据的期望均值为E(I),标准方差为SD(I)。

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若Z为正值,则表示该指标对所处的一级指标产生的作用积极影响基准年,反之,则为消极影响。

为了对各系统的协调性做出更为客观正确的判断,借鉴相关文献,本研究确定了协同度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协同创新协同度评价标准

四、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

立足于商洛市的角度,构建创新资源投入子系统和创新绩效产出子系统,考察二者间的协同度,用以测定商洛市的协同创新通过资源转化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高低问题。

将收集的商洛市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代入式(1),得到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子系统的序参量,见表3。

表3 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序参量

将表3中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子系统的序参量代入式(2)中,得到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子系统的有序度,见表4。

表4 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有序度

将2009年设定为初始年t0,将表4中系统的有序度数据代入式(3),得到资源投入和绩效产出系统的协同度,见表5。

表5 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协同度

如图1所示,资源投入系统的变化相对明显,2010年猛增之后在2011年又经历猛跌,从2010年的0.74变化为0.3。2010年的猛增原因主要是政府在科技和教育上的支出相对于2009年增加较多。从2011—2013年又呈现涨幅趋势,但2013—2016年呈下降趋势,在2016—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从0.27上升到0.4。

图1 商洛市协同创新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复合系统协同度

相对于资源投入系统的变化起伏较大而言,绩效产出系统的变化则较为缓和,从2009年的0.1逐渐上升到2018年的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洛市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商洛市的专利申请量和科研成果数也在稳步上升,同时,商洛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立项数量也在上升,从2012年的22项上升为2018年的56项。

对于复合系统而言,商洛市协同创新协同度在十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0.27)的不协调到2018年(0.40)的初级协调,这与商洛市近些年多方搭建科技平台,引领创新创业等政策密不可分。其中,在2015年得到大幅提升,从0.15变化为0.26,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商洛市新增6家高新技术企业。同年,教育、科技支出大幅提升,技术合同交易额、R&D内部经费支出也有所提升。除2015年后有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外,2009—2014年间,2010年商洛市的协同创新协同度相对较高。比较资源投入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2010年商洛市在科研方面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大,对比2010年和2009年的基础数据,公共财产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均有大幅提升。从2010—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商洛市协同创新系统中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及科研创新投入的必要性。

五、商洛市协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不可阻挡的领导组织作用。政府要合理分配财政支出,加大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要合理组织商洛市内各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政府要为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的发展,增长企业利润;将创新型技术原理引进高校,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充分的环境和平台,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培养核心对口的技术人员。

(二)优化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到经济的转化,也就是将新技术转化为可以获取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培养市民的创新意识是优化技术创新社会环境的关键环节。要营造一个轻松宽泛的技术创新环境氛围,合理吸引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待遇,加大投入,真正留住科技人才,为商洛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法治环境就要建立法律法规,不仅要健全而且要做到适合创新发展,营造完善的法治环境。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合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在高校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等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创新走进校园,在学校开展各种创新课堂,引进创新成果;展开各种创新活动。并且鼓励企业科技人才走上讲台,企业人员走进学校继续深造。学校要合理加快发展速度,完善各种机制、项目基地以及实验设备,为学生的创新营造完善的环境。

猜你喜欢
商洛市参量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含参量瑕积分的相关性质
基于含时分步积分算法反演单体MgO:APLN多光参量振荡能量场*
戴铭武作品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