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1-03-09 13:32苏伟真
黑河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茶文化幼儿园

苏伟真

[摘 要]在幼儿一日活动教学中,区域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当前幼儿教学方式创新的新方向。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产茶和饮茶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秉持幼儿园课程资源本土化思路,教师要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将本土资源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孩子的本土意识,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茶文化;幼儿园;区域活动

根据最新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幼儿教学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与环境为幼儿开拓活动空间,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享有“中国茶都”之誉。安溪人常言: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以茶代酒、以茶会客,随处可见,茶文化已然渗透于百姓的日常生活,熏陶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更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在创设富有特色的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尝试着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之中,旨在激发幼儿热爱本土文化,感受茶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将本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利用茶文化开展区域活动的原则

在幼儿一日活动教学中,区域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引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要体现自主性、操作性与探索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游戏化元素。教师将茶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需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如果区域活动离开了体验就失去了本源性意义。因此,在开展茶文化区域活动时,首先要体现出体验性原则。

例如,为了让幼儿更直接了解铁观音的制作过程,教师创设了“茶叶加工厂”,提供小型茶叶制作机械,让幼儿在操作体验制茶六道工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包揉→烘焙);将种植园地开辟成“茶叶大观园”,种植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幼儿可以背着茶篓体验采茶叶……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对“茶”进行直观化感知,通过探究“茶文化”的快乐之旅,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游戏性原则

游戏性原则指的是将区域环境创设仿真化,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场景,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形象直观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例如,为了能达到在区域活动创设中仿真化的效果,教师将茶叶一条街的格局原貌、茶馆的古雅清幽等真实场景还原到区域活动中,创设浓缩版的茶文化主题区域——名茶小镇,孩子们可以在“茶艺坊”进行茶艺表演、在“茶食坊”制作花茶和茶糕点、在“茶叶包装坊”捡茶梗和包装茶叶。教师还可以开展“茶馆”游戏,由教师扮演茶馆的老板,幼儿扮演茶馆里的客人到“茶馆”中挑选茶叶、品尝茶,与此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品种的茶叶,讲述其由来、特征、泡制方法等,以此提高幼儿们对于茶文化的认知水平,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让其在互动中深入了解茶文化。

(三)适宜性原则

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活动材料的支撑,在引导幼儿开展“茶文化”主题区域活动中,选择区域活动材料要遵循适宜性原则,材料要适合幼儿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小班生活区投放茶叶、茶梗、茶末等,供幼儿拣茶梗、茶叶包装、茶袋分类等的生活小作坊;中班美术区投放茶叶罐、茶叶、茶梗、茶末、茶袋等,让幼儿进行装饰、印画等创作;大班操作区投放茶盘、茶杯、茶匙、茶点等,供幼儿进行茶艺表演。

二、利用茶文化开展区域活动的方法

在体验性、游戏性和适宜性三大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实地感受、科学创设、家园互动等四种方法,将茶文化有效运用于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中。

(一)创设适宜环境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进行幼儿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区域环境创设,借助一切有利资源进行情境创设、氛围营造以及活动详情设计等。教师可以借助当地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进行主题环境创设,将茶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让茶文化为幼儿的素质教育助力。

例如,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静态墙饰布置,确立以“茶”为主线的环境布置理念,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教育环境起到了“潤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了解茶文化,既保护了幼儿的天性,又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如教室走廊上挂满了用茶罐、茶叶包装自制的灯笼;教室外墙上贴满了用圆形竹茶筛布置的幼儿作品栏;水泥柱子上布置“茶叶的制作流程”及“铁观音冲泡方法”示范图;自然角种植“四大名茶”,并在相应的茶苗处插上名称标识;利用走廊尽头空地布置“茶庄园”,摆放各种制茶工具,有鼓风、茶篓、茶筛、摇青机……无处不散发着茶文化气息。

在开展茶文化活动探究中,幼儿会留下许多活动的痕迹,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活动的照片、家长帮助记录的语言文字,收集的图片等。教师可以适时地把这些痕迹在美工区展现出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感受体验茶文化

“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环境的理解。让教育更贴近生活,不仅是《指南》中的创新理念,更是帮助幼儿建立新的认知的必然要求。大自然是一本无穷尽的教科书,能够让人受益终身。幼儿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走近自然的机会,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让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去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获得内心最深的感受,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为区域活动的开展积累前期经验准备,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对家乡和故土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到茶园参观时,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茶叶的外形特征,摸一摸茶叶的厚薄,品一品茶叶的口感。教师还可以利用散游时组织幼儿到“茶叶大观园”,让幼儿遨游在引人注目的“大茶壶”、古色古香的“茶作坊”、自然纯朴的“休闲茶座”、赏心悦目的“茶歌茶舞”和精美绝伦的“茶叶套餐”中,增长了幼儿的茶文化知识,陶冶了幼儿心灵,培养幼儿对生活、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体验茶叶制作的过程,教育孩子们要珍惜茶农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获得有关茶文化的感性经验,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国茶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楼的茶叶交易大厅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之一,在这里孩子们目睹了茶农与茶商如何进行茶叶交易;二楼的“万壶馆”,可以欣赏到上万种形状奇特、质地不同的茶壶,孩子们兴奋不已、流连忘返;三楼的“茶叶博物馆”向孩子们展示了铁观音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及全世界的茶叶品种……通过一系列的親身感受,能帮助幼儿将有关茶的零碎经验进行整理,使他们对家乡茶叶的历史、制作工艺有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幼儿们一步步领略到了与茶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茶文化认知结构。

(三)开展形式多样区域活动

幼儿喜欢有趣味性的活动,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区域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通过多样化的区域活动设计,推进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深度。

1.班级区域活动

班级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主阵地,教师要善于利用班级区域活动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相应的活动,把“茶文化”区域活动融入到幼儿的五大学习领域中,以此促进幼儿对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家乡归属感。

例如,教师可以在科学区设置“铁观音的秘密”,为幼儿提供清香型和浓香型铁观音,让幼儿在泡茶的过程中了解茶叶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在热水和冷水之间,茶发生的变化,观察水的冷热对泡茶的影响,感受科学的奥秘;在操作区,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茶叶包装:毛茶经过挑茶梗、筛色片后,以每泡7克重放入茶袋包装,分辨四大名茶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操作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2.主题区域活动

我们幼儿园秉承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根据班级即教师的特长、远近距离、孩子兴趣等,依廊而设“五坊一街”的主题区域——“名茶小镇”(五坊:制茶坊、茶艺坊、茶食坊、茶作坊、茶叶包装坊、茶马古街)。将主题区域中的各个小区域融入到各班区域活动中,使其成为班级区域的一部分,平行中有交叉,交叉中又各自平行。平时与班级区域活动同时开展,依托各个班级纵向深入。

在区域游戏开展的安排上,每个班级每周有四次将划入到自己班级的主题区域与班级的其它区域共同开展;一次与年段其它班级互相交换主题区域进行游戏的机会。

例如,“茶作坊”既是主题区域“名茶小镇”的一个区域,同时它也是小一班班级的美工区。在一周四次的区域游戏时间里,它是作为班级当中的一个区域面向本班孩子开放,这有利于本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该区的表现对材料进行调整与推进。而另外一次区域活动时间里,“茶作坊”与小二班的“茶艺坊”交换,在这次区域游戏时间里小一班的孩子进入到小二班的“茶艺坊”中进行游戏。这样的活动安排不仅可以逐步引导幼儿熟悉主题区域其它游戏区的游戏内容,而且让孩子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主题区域游戏,为下阶段的共享区域游戏做准备,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指南》特别强调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十分重要。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家长的工作与茶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这项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家长职业资源优势,为幼儿教育服务,并增强家长的主动性。

例如,在设置“茶叶商标城”这一区域时,教师了解到有一位家长是“八马”旗舰店的店长,便邀请其到幼儿园当助教,利用图片、VCD为孩子们介绍“八马”商标的由来,最后还提供该品牌的茶制品供幼儿品尝;在设置“万茶壶馆”这一区域时,请家长帮忙收集五种不同壶把的茶壶布置区域环境,在实物的影响下,幼儿很快分辨出提梁壶、飞天壶、侧提壶、握把壶、无把壶的不同特征;在设置“茶叶加工店”这一区域时,刚好有个家长的茶店开在幼儿园旁边,我们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带幼儿参观茶店,观看茶店挑茶梗阿姨的挑茶方法,幼儿在直观和身临其境中学会分辨茶叶与茶梗……通过家园之间相互配合,顺利推进区域活动的开展,增强幼儿对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茶文化活动也可以延伸至课外,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周末,组织幼儿与家长一同到当地的茶文化基地参观和走访,在增进亲子之间和谐关系的同时,让幼儿体验茶文化所带来的乐趣。幼儿跟随着家长一同参观茶文化基地,听专人讲解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当讲解完茶文化知识后,幼儿还可以尝试着体验制作泡茶工具,亲自动手泡茶给家长喝,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对他们来说,茶文化体验更像是一个趣味的小游戏,一切都十分新鲜,也十分有趣,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幼儿在家长的陪伴和鼓励下进行茶文化体验,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尝试和创作,为其日后茶文化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进行亲子活动或是家长会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们亲自动手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泡一杯茶,将近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完完整整地展现到家长眼前,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在围绕茶文化而展开亲子活动时,教师向家长们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他们在活动中能够配合孩子们一起进行茶艺表演。在表演中,家长们先是展示了铁观音的茶艺,接着再由幼儿们表演《茶叶飘香》,并将手里的茶献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在幼儿教学中,巧妙发挥“小区域大智慧”的作用,把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领幼儿走进茶的世界,巧妙爱上茶文化,让幼儿在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真正“对话”,用“心”体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华.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打造常熟茶文化幼儿园本土课程[J]. 华夏教师, 2014,(08).

[2]黄秋香.本土资源“茶文化”在区域活动中的创设与实施[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26).

[3]沈蓓.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以幼儿为本的环境创设[J]. 好家长, 2017,(25).

[4]刘珠.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分析[J]. 祖国, 2018,(2).

[5]陆苗.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活动创设与开展[J]. 小学科学:教师, 2018,(1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茶文化幼儿园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爱“上”幼儿园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