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推拿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2021-03-10 06:44汤娟娟黄爱华朱伟萍姚美华邢健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神阙穴气机气虚

汤娟娟 黄爱华 朱伟萍 姚美华 邢健红

目前,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由于环境、药物和心理等原因多数存在便秘症状,影响其舒适度,甚至影响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再吸收,延缓术后康复进程,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腑气不通,气机逆乱或郁滞,上攻心胸,用力排便时会增加患者心脏负担,阻碍心脏血脉运行,诱发心血管意外,甚至导致患者发生猝死[1]。对于便秘的治疗和护理,西医治疗因存在诸多不良反应而不易被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不良反应小等独特的优势而在临床便秘患者中逐渐推广。本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腹部推拿疗法预防及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乳腺癌化疗后便秘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并处于乳腺癌手术后;(2)便秘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2];(3)根据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辨证为中医气虚型;(4)既往无恶性肿瘤史,无严重的心、肝、肾、胃肠道疾病和腹部手术;(5)2周内未用预防和治疗便秘药物;(6)认知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便秘是由器质性疾病导致或化疗前已有便秘者;(2)妊娠或准备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腹部包块)、腹部手术后及术后肠粘连、肠梗阻患者;(3)腹部皮肤有损伤或对艾灸过敏者,感觉障碍或迟钝者;(4)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极度衰弱,神经系统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8~78岁,平均(58.80±16.04)岁;已婚35例,未婚1例,丧偶4例;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13例,中学15例,大专及以上12例;采用保乳根治术10例,改良根治术30例。对照组,年龄30~76岁,平均(56.78±13.84)岁,已婚37例,未婚1例,丧偶2例;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12例,中学17例,大专及以上11例;采用保乳根治术12例,改良根治术28例。2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乳腺癌术后治疗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温水泡脚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艾灸及腹部推拿。于术后患者出现便秘的第1天开始,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干预。(1)艾灸。护士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取神阙穴、关元穴位,点燃艾条,置于艾灸盒中,通过调节出气孔大小,使施灸温度适中,以皮肤有明显的灼热感为度,对上述穴位进行施灸。一般每个穴位灸5~10 min。施灸后嘱避风寒,建议饮用温开水300 mL。每日1次,一般餐后1 h进行,共干预1周。(2)腹部推拿。此操作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执行,一般于艾灸结束后10 min进行,每日1次,共干预1周。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平卧于床上,双腿保持最放松状态,暴露患者的腹部。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温暖双手,以肚脐为中心点,双手重叠,用掌根着力,顺着结肠解剖位置和降结肠走向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摩全腹各20圈,然后用拇指或中指点揉、按揉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双侧天枢、双侧大横、双侧腹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注意手指始终贴紧皮肤,携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做小范围的运动,不要与腹部皮肤摩擦。最后,再次顺时针按摩全腹20圈。按摩和穴位按压力度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使局部有明显温热感,至深部透热,以患者不感疼痛为宜。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观察患者反应,经常询问患者感受,操作结束注意给患者保暖。

1.3 评价指标

1.3.1 便秘情况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采用便秘严重程度评分量表(constipation scoring system,CSS)[4]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患者便秘程度,包括排便频率、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腹痛、每次如厕时间、排便辅助方法、每天去排便但排不出来的次数7个方面,每项问题根据不同程度分别赋值0~4分,得分越高代表该问题症状越严重。

1.3.2 治疗效果

干预1周后,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5]评估2组治疗效果。痊愈,有便意20 min内即顺利排便,无疼痛及乏力,每日排便;有效,有便意20 min内能便出,小腹胀痛及乏力减轻,2~3 d排便1次;无效,有便意超过30 min不能排出,小腹胀痛、乏力,需采用开塞露肛内挤入导引法或需灌肠通便者。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CS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CS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3.1 中医学对乳腺癌化疗后便秘的认识

在中医学上,便秘又称“大便难”“后不利”“肠结”等,其根本发病机制为中焦气机不畅,无论虚实寒热、在脏在腑,总病机系大肠气机失常,其发生常与肺脾胃肝肾的功能失调相关[6]。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祛除邪毒的同时,亦可导致水谷精微物质如氨基酸、肽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消耗[7],损伤人体正气,导致下元亏损体。中医认为化疗药首先影响脾胃功能,加之临床常应用5-HT3拮抗剂,易引起脾胃气虚,脾虚湿盛兼血淤,脾虚气血生成不足,气虚阳衰则影响脾胃气机运行,气机升降失常,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糟粕无力,血虚耗伤人体津液,致肠道失润,粪质干燥,便下困难费力,排便不尽,则形成便秘[8-10]。这也是乳腺癌化疗后便秘以气虚型居多,且化疗后患者常转变为气虚体质类型的原因[11]。此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由于气机失和,多数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中医认为,五志过极,暗耗阴津,患者因此多为气虚而导致便秘;西医学认为精神过度紧张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若患者经常处于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易发生便秘[12]。加上患者术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尤其化疗药物、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诱发便秘,致便秘反复难愈。

3.2 艾灸联合便秘推拿可改善乳腺癌化疗后便秘

脐中为神阙穴部位,此穴为生命之根蒂,既与十二经脉相联,也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神阙穴属任脉[13],表皮角质层薄,无脂肪组织,渗透性强,刺激神阙穴可调节全身,具有健脾补肾、活胃理肠、温经通络、行气利水、散结通滞等作用[14]。已有研究证实刺激该穴位可治疗乳腺癌术后消化系统疾病[15]。关元穴是足三阴与冲任交会穴,为生命之所系,一身元气之所在。艾火的温热刺激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具有行气活血、消淤散结、疏通经络,调整气机的作用,能使阴阳气血调和[16],改善胃肠功能,通过艾灸诸穴可达行气导滞、通腑消胀之功。在艾灸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神阙穴为核心,点揉周围基础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健脾益气、固本培肾,使得胃气存,肾气固;其中的中脘、下脘归属胃腔,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作用;气海益气助阳、强壮补虚,促进元气恢复;关元为保健之穴,培补元气,导赤通淋;配以双侧天枢、大横、腹结以调理中焦、健脾益气、消积导滞。天枢为大肠的募穴,归属胃经,可调理三焦,大横和腹结均归属脾经,可温脾祛湿、通调腑气。本研究中通过刺激以上穴位共奏和胃健脾,调节气机,行滞通络,调和气血之功,以助纳运,畅利肠腑,润肠通便,作用缓和而持久。此外,以按摩、点揉等推拿方法而产生垂直向下的力,从而可改变腹压,协调与增强直肠的复合运动,反射性地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缓解排便困难的症状[17]。干预过程中,患者处于最放松和舒适的状态,也有利于释放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患者心情愉悦也有利于便秘的缓解和消除。因而与临床常规便秘护理比较,能够更有效缓解便秘症状,取得更优越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灸联合便秘推拿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理念。此外,它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环保天然,同时该方法亦可避免服用各种泻剂或肠动力药而损伤胃肠的弊端。再者,患者出院后可继续由家属或者自我保健护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而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本研究存在样本量不够大,干预时间较短等不足,今后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神阙穴气机气虚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便携电子打气机
九蜣两虫散熨贴神阙穴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胃肠胀气的理论探讨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