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2021-03-11 00:59李欣欣
清风 2021年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文

文_李欣欣

作文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值也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是培养学生习作思维的最佳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奠定了学生以后习作的基础。然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目前一些教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现有的教学策略,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教师通过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精湛的写作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目前的习作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找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小升初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偏重教一些考试经常出现的内容,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个别教师侧重讲解考试可能考到的内容,如阅读时会出现的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类型、作用等,作文中开头、正文、结尾的模板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由自身把控课堂,甚至将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课后背熟,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习作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最活跃的一个时期,可以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培养作文思维。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第一,有的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有的教师在准备教案课件时,经常参照模板,没有深入地了解和创新作品,使准备的课件质量并不高,甚至有一些内容存在争议。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只是按照课件上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有自己的思路;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有的教师很难及时给出准确的分析,这样会使学生慢慢对课堂丧失兴趣。

第二,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气氛不好。教师专业水准不高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趣,从而影响课堂气氛。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性,因此不好的课堂氛围会逐渐侵蚀学生对习作教学课堂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厌烦作文课堂。当学生在课堂无法集中精神、没有与教师互动时,课堂教学的氛围会变得更不好、更不活跃,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有的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环境会影响人,气氛活跃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同样,枯燥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听课的欲望。在课堂氛围不佳时开展语文习作教学,学生往往对课堂提不起兴致。且目前个别教师的课堂主要是以自身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上经常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上课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对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甚至对课堂产生厌恶、抵触心理。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还有个别教师甚至直接将模板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模板写作文,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课堂无感,因而无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限制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发展的因素

第一,部分学生缺乏主体意识。部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以自身为主导,把控上课的节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体意识。在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对课堂失去兴致。

第二,部分学生缺失写作材料。一篇文章的好坏,除了看结构、句子,还要看文章素材的运用,一些学生写不出作文就是因为缺失写作素材。在目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对课外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学生写作的素材以课本内容为主。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反复运用同一个素材,使文章失去创新性。

第三,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同的人之间存在差异,而在学习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一样,且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大。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相比之前有了更多自己的思想意识,对事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自主意识一刀切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教学的方式写作,这阻碍了学生自主发展和进步,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部分教师不重视作文评语。在作文评改中,教师应该在文章后面给出相应的评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评语查漏补缺。但是,在部分教师的作文批改中,作文评语有时会缺失,他们并没有一篇一篇地修改学生的作文,给出相应的评语。有的教师看完学生的作文后,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没有真正地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从而使教学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具体建议

要想让某个事物有更好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这个事物停滞不前的原因,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上述内容具体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和限制其发展的因素,接下来就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缺乏兴趣会导致其课堂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现今,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读后感”写作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著作阅读活动,也可以挑选一些课文的片段,如《祖父的园子》的片段进行精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祖父的园子》的读后感。教师可以适当提醒感悟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要有内容可写。这种写作方式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提起对写作的兴趣、提升写作水平、提高课堂参与感。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对一些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道难题。一些学生对于写作态度较为消极,故很难在作文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致,克服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漫画的启示”写作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欣赏和讲解自己给出的漫画,让学生根据对漫画的理解讲出漫画描述的故事,并说明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这种让学生阐述观点的环节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漫画。活跃的氛围使学生不会厌烦写作,反而更有兴致,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生活与写作相联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免不了描写生活中的人或物,这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累积写作的素材。当前,部分教师的写作教学不够灵活,而且与生活脱节,学生写作素材不足。基于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贴近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满足作文写作的需要。例如,在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写作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主题,让学生在上下学的途中观察路上见到的人群,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获得写作灵感,从而使文章更加有情感、更加真实。描写自己观察到的人物,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习作课堂的乐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文章更加真实感人,提升学生写作的信心。

第四,注重课内外知识积累。作文写作不能只注重课内知识,还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内涵。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平时多学习课内的知识、积累知识,还要注重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美文美句,即饱含深意或语言优美的句子,然后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素材,做到学以致用,使文章表达更有深度。在阅读时,学生不能对文章内容一带而过,要注意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和意义。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作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按照自己的思路将其整理在素材本上,方便以后使用;而且学生自己亲自查阅、摘抄的内容,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让学生在写作时有素材可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在语文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刻不容缓。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于习作教学,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多听取学生的观点,还要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多积累。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特的写作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文
习作展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