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影视分镜头课程导入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11 04:10毛忠瑞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影视漫画课程

□毛忠瑞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影视分镜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初学影视分镜头课程的学生而言,如何快速理解并激发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影视分镜头课程的开始环节,教师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导入,让学生更方便学习。本文对影视分镜头课程的导入环节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证明,在影视分镜头课程的初始环节,教师有策略地为学生进行课程导入,能够使抽象的影视分镜头概念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具象内容。课程导入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影视分镜头的基本概念、构成内容及具体作用。同时,教师通过对影视分镜头的实际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示,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前告知学生需要准备的内容,还能为后续的课程做好铺垫,主动性思考的课后作业也能加深学生对影视分镜头的了解。

一、认识分镜头

(一)基本概念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分镜头的基本概念。例如,分镜头脚本又被叫作摄制工作台本,是将文字转换成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主要任务是根据剧本来设计相应画面,把握影片的镜头、节奏和风格等。这里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摄制工作台本、文字剧本、视听形象等概念,同时要强调分镜头的关键定义即“中间媒介”。其次,在课件上,教师也可以采用标红加粗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该知识点。当然,基本概念的讲授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把抽象概念逐渐具体化,进行具象化的引导。

(二)分镜头与漫画

上一步骤中教师进行了基本概念的讲解,接下来可以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漫画内容,如《灌篮高手》漫画(如图1)。

图1 《灌篮高手》漫画

《灌篮高手》漫画的受众较广、影响较大,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由于部分学生已经看过该漫画,这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课堂互动。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漫画比较激动,很多同学都看过,老师也看过。大家在激动过后,再来认真观察一下,漫画有什么特征呢?它是由什么基本形状构成的呢?

生:格子,漫画格子。

师:很好,很多同学回答得不错。漫画是由很多的格子构成的,每个格子里面都有画面、文字等内容。那大家看漫画的时候,看格子里面的画面、文字是否能看明白故事呢?

生:能!漫画都是这样看懂的!

师:是的,我们看漫画的时候,看格子里的画面、文字是可以看明白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把漫画理解为一种分镜头,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实际的分镜是什么样子的。

此处教师设置了疑问,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此时可以出示一张实际的分镜头的图片,比如高晓松《大武当》分镜头(如图2)。

图2 高晓松《大武当》分镜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际的分镜头特点并对其进行讲解。例如,分镜头与漫画相似的地方是,分镜头也由一个个格子构成,每个格子都有画面内容,并且是连续的,分镜头看画面以及画面外的注解说明也能够看明白。但不同之处在于,分镜头会把文字及说明放置于画面外,并且会额外标注场号、镜号、镜头运动等。此外,漫画绘制完基本就结束了,但分镜头做完了就要进入拍摄制作等环节,最后的影片才是成品。

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分镜头的具象阐释,并让学生观察漫画与分镜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能够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清晰。

(三)分镜头过程

承接上一步,在学生对分镜头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举一个具体的分镜头案例,为学生讲解从剧本到分镜再到影片的流程中,分镜头的位置。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部较知名的影片——《英雄》(张艺谋),展示其剧本、分镜、成片图片(如图3)。

图3 《英雄》(张艺谋)剧本、分镜、成片图片

剧本是由文字构成的,观看起来比较累,不直观,没有形象感。而分镜头就可以把纯文字的剧本绘制成一幅幅镜头画面,把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剧组成员也就容易看懂每个镜头的场面布景、演员数量、拍摄位置、镜头方向等,从而方便拍摄制作,最后制成影片在荧幕上播放。

在为学生阐述完影片制作流程后,教师可以设置师生互动,示例如下:

师:大家看到了吗?分镜头的位置是在哪里?

生:剧本和影片中间。

师:是的,分镜头是在剧本和影片的中间,我们前面说过分镜头的关键定义是什么呢?

生:中间媒介!

师:没错,分镜头就是剧本和影片之间的中间媒介。

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做出图示进行展示说明(如图4),再次强化分镜头的关键定义,加深学生印象。

图4 分镜头是剧本和成片的中间媒介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举几个影片分镜头脚本的例子,包括实拍类、动画类的分镜内容,比如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冯小刚的《1942》、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的分镜(如图5),通过讲解分镜的不同风格、形式以及规则,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影片从剧本到分镜再到成片的过程,加深“中间媒介”的记忆。

图5 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分镜手稿

(四)分镜的几个要求

教师通过对不同影片的分镜头进行对比讲解,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分镜的风格、形式、内容、绘制等既是多样化的,又有相似之处。分镜有三个要求:一是让制作人员能够看懂,特别是要让导演、摄影师等关键人员容易看明白;二是要服务于影片需求,不能天马行空地胡乱想象;三是不严格限定格式,能够充分表达含义就是可行的。

二、分镜头的内容

本环节教师主要为学生讲解分镜头脚本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直接使用完整的分镜头表格进行展示并做好单项讲解(如图6),让学生明白一个完整的分镜头包含哪些要素,以及最终呈现的具体形式和要求。

图6 分镜头表格

(1)场号:同一时间、空间、地点、剧情下进行设置的场景编号。(2)镜号:摄像机开始拍摄一个镜头到这个镜头结束称为一镜。(3)画面:分镜头画面,关键内容,对镜头进行视觉呈现。(4)描述:使用文字对画面进行讲解,让人更明白意图。(5)旁白/对白:包括画外音、人物台词对话等内容。(6)景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镜头类别描述。(7)机位:固定、移动机位、推拉摇移升降等机位操作。(8)音乐:影片背景音乐(一般作为氛围渲染使用)。(9)音效:场景内发生的各类声音效果(如走路声、碰撞声等)。(10)时长:镜头预设的时间长度(一般会拍摄更长时间)。

三、分镜头的作用

(一)作为前期拍摄的工作台本

导演在拍摄现场,要考虑、协调的事情非常多,不太可能把所有镜头都记住。这个时候分镜头脚本就非常有用,导演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只要拿着分镜头脚本,就可以知道哪些镜头已经拍摄,哪些镜头还未拍摄。他们也能根据分镜头脚本,对每个镜头的机位、演员站位、场景等内容进行排布,并且还可以把相同场景的镜头一次性拍摄完成,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二)作为后期剪辑的依据

一部影片拍摄完成后,镜头素材非常多,翻找起来耗时耗力,如果全部丢给后期制作人员,会加大后期制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而此时,若能有一个分镜头脚本作为参考就便利得多。后期制作人员可以参考分镜头脚本的镜头安排,把需要的镜头挑选出来进行剪辑。

(三)时长、预算等方面的参考

在只有剧本的阶段,影片制作团队面对纯文字化的内容,不方便去计算影片或单个镜头的时长,也不方便进行经费方面的预估。如果通过分镜头脚本,制作团队就比较容易计算出需要多少镜头、每个镜头时间大约多长、整部影片总时长大概是多少,同时还能预估需要多少演员、哪些场景,包括道具、服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而预估整体需要的经费。

四、学习分镜头

(一)学习工具

学生学习使用到的工具有很多,实物类的有铅笔、笔擦、白纸等,软件类的有分镜大师、Toon Boom Storyboard、Photoshop、Flash、Premiere、After Effects、C4D 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提前下载、提前试用,以方便后续的学习。

(二)推荐书籍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书籍,让学生学习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如《分镜台本》《分镜头脚本设计》《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等。另外,网络上有电子版,学生也可以下载。

(三)业内网站

教师可以介绍国内外知名网站,让学生提前了解,像分镜世界、新片场、影视工业网、豆瓣电影、后浪电影学院等。这些网站上能看到很多优秀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五、通过课后小作业加深理解

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课后小作业。例如,按照教师提供的简化版分镜表格格式,找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片段,进行分镜拆分描述(10 个镜头左右),下节课邀请学生分享并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对分镜头脚本的理解程度。

影视分镜头课程设置课程导入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影视分镜头的抽象概念转化成具象的形式进行深度理解。总之,教师让学生进行学习前的相关准备,可以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影视漫画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