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关注两会)

2021-03-11 14:03赵觉珵
环球时报 2021-03-11
关键词:四次会议政协委员全国政协

本报记者 赵觉珵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委员们一致赞成并坚决支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

路透社10日发表的分析文章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去年相同,今年政协会议会期缩短为6天半。尽管讨论的内容有所增加,但日程缩短似乎并未影响到会议质量。这篇文章写道,2021年的两会在年初疫情有所反弹的情况下如期召开,显示出中国对疫情防控的能力和信心。今年两会还增加审议讨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内容。

香港《南华早报》分析称,今年两会对于中国而言尤其重要,因为这标志着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启,而且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巴基斯坦《每日时报》的一篇文章称,此次两会上讨论的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对巴基斯坦而言也是一个机会。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对巴基斯坦而言是个好兆头,中国最近宣布的经济增长计划与消除贫困的成果,都将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巴基斯坦与中国的经济互动不断加强,进出口贸易、技术交流将帮助巴基斯坦实现全面经济发展。

除“十四五”规划这一重要议题外,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积极建言献策,此次大会共收到5913件提案,立案4940件。

此次大会还先后三次开设委员通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等23名委员在委员通道接受海内外记者的“隔屏”提问,议题涉及经济政策、科技发展、脱贫致富等方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此次会议期间,举行了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表彰仪式。报道称,这是中国政协首次给政协委员颁发年度优秀履职奖,旨在表彰在履职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委员。《联合早报》称,获奖的20名委员中,有3名获奖原因与“爱国爱港”精神相关,他们分别是凌友诗、屠海鸣以及耿惠昌,其中凌友诗为台籍香港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仅一年,我就目睹了中国如何控制住疫情,以及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方面的优越性。”他说,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他相信此次两会将继续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则表示,经历了艰难的2020年后,她感受到更强的责任感。黄细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届两会都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今年尤其特殊,因为将出台新的五年计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

在闭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发表讲话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人民政协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四次会议政协委员全国政协
政协会议闭幕
两会时间
增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几点思考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大腕来了
王国庆接替吕新华 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葛剑雄:我是政协委员,我愿当“大炮”
明星参政议政不应成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