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3-18 04:47池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全面发展

池婷

摘要: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应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融合体力、智力、技巧的音乐游戏,把游戏环节与音乐内容巧妙融合,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投入专注学习、促进肢体协调、启发想象空间、提升品格素养,在妙趣横生的游戏过程中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游戏;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B-0048-04

传统音乐教学的方法重视教学目的而忽视了音乐教学过程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只能学习到音乐的基础知识,其个体潜能和想象等得不到全方位的挖掘。现代化教育的推进促使音乐教育打破常规,教师不断思考利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除了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音乐游戏的巧妙设计和运用也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游戏顺应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中收获满满。对于小学生来说,做游戏是他们特别热衷的活动。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参与音乐游戏,体会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投入他们感兴趣的课堂中。各种目标明确、形式新颖的音乐游戏,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参与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音乐游戏助力专注学习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倾听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修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并养成善于倾听、乐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在有目标的倾听过程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对于各种音乐要素的掌握,如:旋律、速度以及音乐中各种声音的分辨,需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专注倾听,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就是从听开始的,所以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专注地去听非常重要。而专注力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音乐课堂中专注时间长的学生较专注时间短的学生接受知识更快、更牢固。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直接决定他们在课堂中的专注程度。游戏的环节在音乐课堂中的适当加入,不但激活了身体的感官系统,也为听赏提供更加立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游戏中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倾听音乐。这使得学生觉得音乐课堂变得更有意思、更有趣味性,在兴趣的驱动下专注力得到有效提升,更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

音乐课堂中有些乐曲需要听辨较多乐器的声音: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乐器种类繁多,有的音色还比较接近,容易混淆,如果让学生一一听辨,学生开始还比较有兴趣,听多了就会慢慢觉得枯燥并开始开小差了。遇到这样的情况,笔者设置音乐游戏“连笔连看”,要求把打乱顺序的乐器声音和相应的打击乐器图片连一连,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为了能完成连连看的游戏,学生个个竖起耳朵仔细听辨每种乐器的声音,唤醒了听觉系统的同时,专注力得到很大提升。

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音乐课程内容的变化,游戏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如欣赏课《老虎磨牙》中,笔者设计了“模仿游戏”。学生在认真观察与仔细倾听敲击、摩擦鼓面和鼓边等声音变化的同时进行模仿,选择合适的演奏方式去表现老虎的各种姿态:老虎由远到近地走着,老虎打滚、老虎磨牙等,再对照他们刚才听到的不同声音,结合老虎的各种姿态去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

教师还可以设计“听画旋律”的游戏,用画图形的方式表现乐曲中旋律的片段,如:用不同的图形表现敲击和刮奏等演奏方式,然后选择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刮奏”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虎大王磨牙的声音,边听边用图形画出来。游戏中学生边听边画,耳朵和手的同時运用让他们在听的时候更加专注,不但能清楚分辨什么时候出现哪个片段,还能用对应的图形表现出来。

这类游戏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更加集中专注地聆听音乐、探索知识,音乐课堂中学生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听着玩儿,在不断变换的多元化音乐游戏的激发下,学生积极投入听赏中,课堂中的专注程度高,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音乐知识。

二、音乐游戏促进肢体协调

因为小学生的肢体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单纯跟着音乐自由摆动身体只是一种快乐的表达,而根据乐曲不同音乐风格来设计游戏,则能让学生头、手、脚等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参与其中,让整个音乐课堂灵动起来。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唤醒身体本能,激发身体各部位的灵活运用,音乐的节奏感加上游戏的乐趣,让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他们,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更加协调。

音乐课中的歌曲大多有它的节奏特点,教师可根据每首歌曲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节奏游戏。如: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在读歌词中加入节奏游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分组配合节奏。通过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把节奏有序地敲击出来,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在小组与小组的配合过程中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

在音乐游戏中还可以加入“集体舞”中的队形变化、学生互动等,学生在感受音乐节奏和情绪的同时,协调性也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设计的动作要简单、精练、易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步伐、动作、节奏的变换,融入音乐,表现情感。例如,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伴随音乐节奏和速度一边走一边变换如图1这些简单的队形。

在优美的音乐和富有激情的游戏创设下,用有节奏的动作和变换的队形表现和铸造音乐形象,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对音乐的感知。学生在做动作的同时感受音乐的特点,体会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些游戏的加入,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也促进了身体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设计一些结合音乐主题和节奏的运动类游戏,把握各年级段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音乐艺术的特性,将多样化的游戏融入课堂。如《哦,十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下课十分钟喜欢玩的游戏来设计动作,在音乐游戏中有节奏地律动,激发活力,促进生长发育。如果这一类的音乐游戏的设计中加入一定竞争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会更强。就拿《拍皮球》一课来说,教师不但可以根据音乐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设计学生拍皮球、传球等不同动作,还可以开展生与生之间或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看谁的动作对、节奏准。同样类型的音乐游戏经常变换形式,可以让学生不断更新体验,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让身体各部位的律动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也使他们的身体在丰富多变的游戏中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

三、音乐游戏启发想象空间

现代小学生与外界和自然界的接触机会不多,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简单,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去了解世界。音乐学科有它独特的艺术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利用音乐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设计相应的音乐游戏,不但能使学生在放松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变的游戏体会和感知音乐,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的同时,为思维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叙述性和描述性的音乐结合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音乐游戏能够赋予学生丰富的感知和想象空间。教学低年级的《雁儿飞》时,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知道大雁是一种鸟类,笔者就着手从他们的基本认知开始设计“模仿游戏”的环节,引导学生想象鸟类不同的飞翔动作,并用身体去模仿,如高空自由翱翔、快速扑腾翅膀、滑翔……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张开双臂上下摆动,有的用双手交叉来回盘旋,有的加上身体的倾斜来改变飞翔方向,随着音乐,伴着想象,模仿着大雁的体态和动作。音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音乐游戏为学生提供的生动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景,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音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奇妙的感受,他们的想象力会“水涨船高”。

模仿游戏是事物的简单再现,随着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想象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展和深入。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游戏”: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大雁等候鸟的迁徙,学生开始自由组合,分配站位,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边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力度和情绪,一边分工合作、列队翱翔于想象的天空。

教师通过一系列形式活泼新颖、内容丰富有趣的音乐游戏启发学生留意观察身边事物,获得感性体验,随着音乐积极思考、发挥想象。简单快乐、由浅入深的音乐游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的同时,随着游戏的运动和静止产生想象、表达快乐。

还有些音乐是选自电影中的主题曲或插曲,如《地道战》《Do Re Me》等,这些歌曲具有较强的情节性。教师设计音乐游戏时就可将游戏和剧中的情节或主题贯穿起来,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思考如何根据音乐的不同段落展现相应的剧情,并通过有节奏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音乐和游戏内容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他们争先恐后地为游戏设计情境和环节,这样的游戏情境感和代入感极强,学生的奇思妙想犹如天马行空,大放光彩。

四、音乐游戏提升品格素养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对陶冶情操、培养性情、塑造品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之一。音乐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合作不但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也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品格素养。学生经常要在课堂中学习一些人生道理,有时候道理讲多了,学生反而容易左耳进、右耳出。音乐游戏可以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哲理简单化,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使他们在贴近生活的游戏中达到调节心情、培养品格、锤炼意志的效果。

如在《小蚂蚁搬米粒》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通力合作的音乐游戏体会小蚂蚁团结有序、互帮互助的精神。游戏抓住本课“劳动”与“合作”两大特点,启发学生模仿并设计动作,利用中间的数板结合节奏的传递,模仿蚂蚁世界的信息传递……这些形象、生动、童趣十足的游戏过程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递了团结合作的道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行动来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并能在游戏的过程中领悟个人力量在团体中的重要性。這些游戏活动使学生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他们的内在品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升。有些学生平时比较胆小,音乐课中参与度不高,不太敢走下座位表现自己,在大家的鼓励下也和同学们一起拉起手,边唱边表演,参与音乐游戏,感受互帮互助的力量,体会紧密团结、齐心协力的力量,自信的品质和独立的个性逐渐得以塑造。

音乐课堂中这类游戏的运用帮助学生在互相协助、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全品格,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对于形式新颖的游戏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乐于投入音乐游戏中。但再好的游戏,多次重复地去做,学生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对于同样类型的游戏,教师要多动心思,结合现在时尚的玩法,尝试变变花样,更换多种玩法。灵活多变的音乐游戏是创新音乐教学的路径之一。不断变换的游戏方式,能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课堂始终抱有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更有特色,更具魅力。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灵活多变的音乐游戏,从趣味入手,让学生的感官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这样的教学必定更易入耳、入眼、入心。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