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的种植正畸联合修复效果评定

2021-03-19 00:35董娜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的种植正畸联合修复效果评定。方法:选择在2019年7月-2021年3月之间所接收的36例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1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通过种植牙的修复技术展开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是通过口腔种植修复联合正畸进行治疗干预。比较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患者手术之后3年之内种植体的生存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满意度、患者术后3年内种植体生存率都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都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的种植正畸联合修复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临床治疗之中具广泛推广价值。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正畸治疗;创伤性牙缺失;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创伤性牙缺失伴随着骨缺损属于口腔科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咬合异常等相关问题,而且对于患者的咀嚼功能方面也具有很大影响[1]。种植牙修复技术属于临床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随骨缺损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2]。在针对这种疾病患者展开种植牙修复的时候,骨缺损以及咬合关系出现错乱,对于患者种植体的成功植入带来很大影响,进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整体的手术风险[3-4]。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口腔种植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最终效果展开有关调查和分析,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选择在2019年7月-2021年3月之间所接收的36例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18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占据总患者60%、女性患者占据总患者40%,患者年龄都在21-56岁之间,平均年龄(36.74±3.37)岁;患者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占据全部患者49%、两颗牙齿以及两个以上牙齿缺失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51%。在研究组之中男性患者占据总患者的45%、女性患者占据总患者55%,患者年龄都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37.34±3.25)岁;患者单颗牙缺失的患者占据全部患者52%、两颗牙齿以及两个以上牙齿缺失的患者占据总人數的48%。两组患者之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通过种植牙的修复技术展开治疗。而研究组通过种植牙的修复技术联合正畸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方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对于研究组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展开口腔内部的正畸治疗。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口腔上下牙之间的间隙,通过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正患者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关系。在进行矫正治疗以后,需尽最大可能减少影响患者影响种植牙的主要因素。患者完成口腔牙齿正畸治疗之后,需要展开种植牙修复技术对牙齿的治疗,主要就是手术之前需要对其口腔实施CT检查,有效了解患者牙缺失实际情况和患者缺牙之处牙槽骨实际高度以及密度,依照检查最终结果作为设计种植牙的修复计划。针对患者缺失牙齿两侧的牙齿进行最为彻底的消炎以及清洗。针对患者口腔内部施以局部麻醉,在牙缺失之处的牙龈之上做出H型或者是L型的切口,使得患者的牙槽骨更为充分显露出来。依照提前设计出来的种植牙修复方案使用先锋钻在患者的牙槽骨之上钻孔,同时控制好钻孔的实际深度和主要方向以及空洞的直径。手术之后一周为患者拆线,并且帮助种植体进行加固,治疗4-8周以后,为患者制作出义齿,最终利用种植牙修复技术展开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种植体松动、口腔溃疡、牙根吸收等相关情况。

1.3.2治疗满意度

通过相关调查形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即: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3.3患者术后3年内种植体生存率

展开两组患者治疗三年之内的随访,判断两组患者种植体存留的基本情况:(1)种植体没有发生松动。(2)对患者展开口腔放射学检查显示患者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并没有透射区域。(3)种植体出现骨吸收的部分垂直长度不能够大于手术结束之时种植体在患者牙槽骨内部的整体长度三分之一。(4)手术之后患者没有出现牙龈炎以及牙周炎等并发症。

1.3.3患者生活质量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心理健康、牙齿机能、牙齿咬合、种植体恢复的指标,指标分数满分一百,分数高者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针对此次研究之中的所有数据展开处理,计量资料主要用%来表示,通过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最终P<0.05则表示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

2.2治疗满意度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

2.3患者术后3年内种植体生存率

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针对研究组和常规组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展开3年的随访可获悉,常规组患者种植体的留存率可以是12/18(67%),而研究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能够达到17/18(94%)。所以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3年内种植体在患者口腔留存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之间差异有意义(P<0.05)。

2.4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

3讨论

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一般都会出现牙槽骨高度以及厚度不足的现象,进而会导致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难度进一步提升[5]。近些年来,在临床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通过种植牙修复技术联合正畸疗法展开治疗,可以获得十分显著效果。在针对这类患者展开种植牙修复的治疗之前,需要先针对患者的口腔内部展开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内部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并且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牙齿之间的间隙,纠正牙齿咬合错乱的这一现象。促进患者口腔内部的健康,使得种植牙修复治疗能够获得较高成功率[6]。

总而言之,口腔种植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骨缺损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临床治疗之中具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丽乔.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学,2021,27(01):148-149.

[2]夏炜,彭国光,沈琳等.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6):109-110.

[3]周燕忠.评价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创伤后牙缺失伴骨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5):54+72.

[4]张标.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创伤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73-74.

[5]徐良鹏.GBR技术在创伤性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D].青岛大学,2014.

[6]沈琳,彭国光,夏炜,等.创伤性上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探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18(01):28-30+1.

作者简介:董娜(1987.10),女,汉,河北香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牙齿缺失与不齐。

2467500783250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
牙周正畸联合疗法在牙周病中的应用效果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疗效
成人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分析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轴倾度的影响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