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管理及防范措施

2021-03-19 00:48马敏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马敏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的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人数为100例。为了深入了解护理风险环节管理的方法,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排序,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新生儿纳入研究开始阶段设置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每个小组中的人数相等,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即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护理管理方案,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新生儿的临床情况信息详细的观察,并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以及投诉率和护理风险发生率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将上述数据对比后分析。结果:研究组风险护理管理后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3.91±5.38)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80.39±7.68)比较,前者的优势十分显著,(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投诉率和护理风险发生率2.0%(1/50)、2.0%(1/50)比参照组16.0%(8/50)、14.0%(7/50)},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环节管理以及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新生儿科是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接收的对象较为特殊,一般病区内不设置陪护,由护理人员全天候地进行护理。由于新生儿刚出生,无任何自理能力,一旦发生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在无病情发生的情况下,要积极地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1]。为了提高新生儿科护理的安全性,本研究提出采用护理风险环节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其中部分新生儿接受该护理管理方法,另外接受常规护理,以对比的方法完成研究,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新生儿科新生儿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100例此类患者后,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新生儿均分至2组,两组人数相同,平均出生质量(729.32±457.26)。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参照组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使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新生儿提供护理风险环节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尤其是排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保证为新生儿提供24h无间断的护理服务。在护理期间要提高巡防频次,排查风险因素。在护理期间,应该总结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加以分析,以此培训中的重点内容共,让护理人员充分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提高其综合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考核制度的实施,只有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为了避免出现新生儿抱错的情况,应该在新生儿上下肢同时佩戴腕带。护理人员值班期间,需要详细地检查新生儿信息,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洗澡时,需避免对其皮肤造成损伤,合理地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同时为了避免新生儿抓伤皮肤,需要定期进行指甲修剪。除此之外,提高巡房次数,排除风险因素,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统计完成后计算平均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记录风险投诉和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采用(发生例数÷总人数=发生率)的方法计算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均以计数资料和计量治疗的方式呈现,且数据较多,因此为了清晰地完成数据分析,将其纳入SPSS 22.0计算机软件中,其中可使用百分比完成计数资料的描述,并在检验的过程中采用X2代表;使用(±)完成计量资料的描述,并在检验中采用t代表;若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代表。

2 结果

2.1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后比较2组家属满意度评分

比较2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其中参照组的优势与研究组相比较低(P<0.05)。见表1。

2.2比较不同管理模式实施后2组投诉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风险投诉和风险事件各发生1例,各发生率为(2.0%);参照组风险投诉和风险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7例,分别占比(16.0%)、(14.0%);比较以上数据,参照组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討论

新生儿是新生儿科的特殊群体,由于刚出生,无自主能力且抵抗力较弱,极易发生风险事件,为此,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以此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2]。本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风险环节管理,并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本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风险环节管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究其原因,在风险环节管理的指导下,新生儿科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和值班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提高巡视力度。另外在护理期间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照各项培训,一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以此减少新生儿风险事件的发生。此外,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不良事件的预防,比如感染预防和皮肤损伤的预防[3]。在为新生儿洗澡时,要控制好水温,并将指甲修剪整齐,以免误伤新生儿。定期进行科室及病房内的消毒工作,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为新生儿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新生儿科的风险发生率较高,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风险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并采用针对性地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家属满意度,合理地控制风险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文波.新生儿科面临的护理风险与管理对策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21,38(01):48-50.

[2]陈青芳,张欢欢,王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新疆中医药,2020,38(02):62-65.

[3]刘佳宁.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7):154-155.

2436501705398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