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2021-03-23 04:41陈开伟彭小忠武振国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椎间隙椎间椎管

陈开伟 彭小忠 武振国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7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常见,发病率约为6%,腰椎滑脱本质上是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它的病因可分为退行性、峡部裂、发育不良、外伤性和病理性,其中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最常见的一种。治疗包括保守方法和手术方法,而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保守治疗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方面改善更明显[1]。迄今为止,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如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等[2-3]。TLIF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融合术,因其对椎管进行直接减压,对神经根损伤、硬脊膜破裂或粘连等的发生率高从而影响手术效果;OLIF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它是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后在腹部血管鞘及腰大肌前缘之间的一种融合及间接减压方式,手术过程几乎不干扰椎管,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现在已被广泛采用。本研究选用2017年01-2019年06月单节段I度腰椎滑脱的56例患者分别进行OLIF和MIS-TLIF治疗,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实验资料 56例于2017年01月—2019年06月在我院接受单节段I度腰椎滑脱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24)与MIS-TLIF组(n=32)。OLIF组1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是52到76岁,平均(64.29±10.31)岁,责任节段:L3/4共8例、L4/5共16例;MIS-TLIF组1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是51到77岁,平均(64.71±10.23)岁,责任节段:L3/4共12例、L4/5共20例。对比两组样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

选用标准:影像学结果证实I度腰椎滑脱(L3或L4),并与症状、体征一致;接受常规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但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

排除标准:II度以上腰椎滑脱、外伤性腰椎滑脱、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天性脊柱畸形、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椎间隙感染、脊柱肿瘤及重度骨质疏松症。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OLIF组:行右侧卧位,全麻,通过透视对责任节段进行定位,于左侧腋中线的病变椎间盘侧前方做一个斜切口,长度约为4cm,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于椎间隙将定位针插入,确认其位置后将OLIF拉钩依次植入椎间隙上下椎体,撑开并暴露病灶,将纤维环切开,去除髓核,对软骨终板进行处理,然后选择适宜的椎间融合器,将植骨材料填充至融合器中,并置入到椎间隙,变换体位,在俯卧位状态下,使用Quadrant系统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MIS-TLIF组:行俯卧位,全麻,透视定位责任节段,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将Quadrant系统置入其内,打开椎板,分离,暴露神经根及椎间盘,行椎管减压,切除椎间盘组织及处理终板,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安装连接杆后撑开复位滑脱椎体、固定;后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

1.2.2术后处理: OLIF组:所有患者术中均无需放置引流管,术后用2天甘露醇进行脱水消肿,术日用两组抗生素预防感染,润肠通便、镇痛药物用2天。麻醉清醒后可少量进饮,2小时后可进流质,术日可在床上训练直腿抬高,术后第一天佩戴腰围下床活动,腰围需佩戴 3 个月。

MIS-TLIF组:术中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第一天引流管引流量少于50ml,予拔除,术后用2天甘露醇进行脱水消肿,术日用两组抗生素预防感染,润肠通便、镇痛药物用2天。麻醉清醒后可少量进饮,2小时后可进流质,术日可在床上训练直腿抬高,术后第一天佩戴腰围下床活动,腰围需佩戴3个月。

1.3实验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感染、融合器移位等,总发生率为上述三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之和。

2 实验结果

2.1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OLIF组出血量明显少于MIS-TLIF组(P<0.05);OLIF组手术时间比MIS-TLIF组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比MIS-TLIF组时间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对比

2.2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 OLIF组发生神经根损伤1例,MIS-TLIF组发生神经根损伤1例,发生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的VAS评分和ODI指数 术前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数据相近,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术后OLIF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优于MIS-TLIF组(P<0.05)。见表3、表4:

表3 术前和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

图1A

图1B

图1C

图1A显示腰椎DR片上,L3椎体向前滑脱,L3椎弓峡部不连,L3/4椎间隙变窄;图1B、C显示OLIF术后腰椎DR片显示L3滑脱几乎完全复位,L3/4间隙高度恢复,融合器及内固定位置满意。

图2A

图2C

图2D

图2A显示腰椎MRI矢状面显示L4/5椎管狭窄,L4椎体向前移位,L4/5椎间隙变窄;图2B显示OLIF术后3月腰椎DR片显示L4滑脱几乎完全复位,L4/5间隙高度恢复,融合器及内固定位置满意。图2C、D术后3月腰椎CT显示L4/5椎间隙骨质融合。

3 讨 论

腰椎滑脱患者可因后天因素引发,如体育训练、撕裂、搬运重物、外伤、足球、举重等情况,也有部分患者为先天存在,同时50岁以后的成人会因为腰椎老化出现结构异常,此类患者多数还有腰椎管狭窄,需用手术医治[4]。部分腰椎滑脱者无症状,只能通过拍片发现,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无力、腰痛、麻木等表现,严重者则会有躯干缩短、腰部凹陷、行走时摇摆等情况出现[5]。若患者症状较轻微,则可选择保守治疗,需定期复查,若症状严重,则应实行手术医治,MIS-TLIF和OLIF是现代用于治疗腰椎脱滑的两种手术方式,MIS-TLIF能够降低对椎旁肌产生的侵犯,但需要切除患者部分韧带、椎板以及关节突的关节,会对椎管产生影响。OLIF手术无需经过后路椎管,可实现椎间的直接融合,不会破坏患者后路骨性结构,减少对神经根或者椎管等的干扰,所以OLIF的效果更优,疗效更显著[6]。

据本研究知:OLIF组出血量少于MIS-TLIF组(P<0.05);OLIF组手术时间长于MIS-TLIF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比MIS-TLIF组短,但两项数据均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OLIF手术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因OLIF为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结束前路操作后需变换体位,然后重新进行消毒铺巾方可完成手术,这个过程占用了一部分手术时间,术中手术操作所占用时间不一定比MIS-TLIF组的长;OLIF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4.16%)明显低于MIS-TLIF组(6.25%),但两组数据相近,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的结果数据与吴锐辉[7]等人的实验数据相近,在他们的实验文章中,患者接受OLIF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4.16%(1/24),说明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同时也说明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术前,OLIF组和MIS-TLIF组的VAS评分以及ODI指数数据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OLIF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优于MIS-TLIF组(P<0.05)。

综上所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实施OLIF与MIS-TLIF手术治疗均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OLIF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间椎管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