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及随访研究

2021-03-23 04:42郭延勇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伽玛刀控制率神经功能

郭延勇 高 远

济宁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宁 272051

肺癌脑转移占所有脑转移瘤之首,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脑转移瘤由血行播散而来,故单发少见,多发脑转移瘤占多数,而且随着MRI技术的改善和广泛应用,多发脑转移的诊断可达到80%~90%,如何进行合理、有效地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已引起关注。2018年1月至 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伽玛刀治疗的102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长期随访观察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63例,女39例 ,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5岁。原发肿瘤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小细胞癌30例 (29%),鳞癌33例 (32%),腺癌28例 (27%),大细胞肺癌11例(11%)。脑转移病灶均经增强MRI证实 ,其中单发病灶15例(15%),多发病灶87例(85%)。

1.2方法 根据患者头颅增强MRI显示资料,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定位头架,原则是尽量将肿瘤置于头架的中心位置,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耐受情况,小病灶 (直径 <3.0cm)直接选择伽玛刀一次性治疗,45~7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病灶,周边剂量12~l8Gy为处方剂量。对于较大肿瘤病灶(直径≥3cm但≤4cm)选择伽玛刀二次剂量分割治疗,两次治疗间隔6~8h,40~5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病灶,周边剂量7~9Gy为处方剂量。周围正常敏感组织的受照剂量均在可耐受范围内。

1.3疗效评价和随访 伽玛刀治疗后每 2~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KP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随访6~4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根据 WHO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标准评价:(1)完全缓解 (CR):治疗结束2个月后,病灶完全消失同时神经功能症状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50%以上,神经功能症状明显减轻。(3)无变化 (NC):病灶不缩 小或缩小<50%,神经功能症状减轻。(4)进展 (PD):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的病灶伴有神经功能症状加重。CR+PR+NC定义为肿瘤局部控制。

1.4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 。

2 结 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5个月,对局部控制率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伽玛刀治疗后3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头颅MRI增强扫描检查了解 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缓解54例(53%),部分缓解32例(31%),无变化12例 (11%),进展5例 (5%)。肿瘤总控制率95%。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年龄 、KPS评分、病理类型、肿瘤周边处方剂量,肿瘤的位置,肿瘤直径大小(<3cmVS≥3cm但≤4cm )对疗效的影响。所有患者于治疗结束1周左右,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KPS评分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2%(见表4)。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62%,2年生存率24%。因颅内病变进展导致死亡患者26例,占死亡人数的28%,由颅外病变恶化或者进展导致死亡76例,占死亡人数的72%。见表(1-2)

表1 影响疗效的周边剂量分析 (病灶数)

表2 影响疗效的直径分析 (病灶数)

表3 不同病理类型与肿瘤治疗效果的关系( X10-2。)

表4 肺癌脑转移瘤治疗前后 KPS评分(n)对比

3 讨 论

肺癌脑转移标志着疾病已发展到晚期,其病情发展快,治疗效果差,未经治疗的病人平均生存期1~3个月。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方面,伽玛刀治疗疗效显著[2]。二次剂量分割照射,可以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降低脑水肿的发生率,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对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是有益的[3]。通过临床观察及长期随访观察,对于直径<3.0cm的肿瘤病灶,周边剂量达到16Gy以上时,肿瘤的控制率明显提高,但相关研究并未证实无限增加剂量会对局部控制率和预后有帮助,同时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并导致周围正常组织的严重损伤。

猜你喜欢
伽玛刀控制率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X刀、伽玛刀一定适合您吗?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伽玛刀是把什么刀
伽玛刀是什么刀
松果体区肿瘤伴脑积水V-P分流后再行伽玛刀治疗效果观察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