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中的效果探究

2021-03-23 04:42武高强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诊科心肌梗死流程

武高强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西 晋城 048000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存在高血糖,容易导致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或者衰竭等。有研究表示,糖尿病是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急性心梗左心衰以及发生死亡的独立预因子,且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事件较多。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的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律失常、血清心肌酶增高、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为此临床治疗时需施予科学、有效、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下面,就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2017年7月~2020年7月。研究对象:择期纳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研究协议书。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中的32例患者列为常规组,将余下的32例患者列为改良组,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0:12、19:13;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44~83岁、43~82岁,分别平均为(62.89±18.02)岁、(62.75±19.11)岁;病程分别介于1~6小时、1~7小时,分别平均为(3.59±1.23)小时、(3.61±1.19)小时。两组性别、年龄间具有均衡性(P>0.05),可作为同期研究对象。

1.2方法 常规组入院后均施予心电监护、吸氧、抽血化验、口服药物、静脉滴注等常规急诊救治流程[1],改良组施予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包括:①通讯接治:做好120通讯接洽,详细记录并核对急救位置、患者信息等,告知患者保持电话通畅,指导患者家属采取适当急救措施,保持冷静,不要移动患者;确保5分钟内紧急出诊,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充足的急救知识及能力,准备并检查相应的急救设备及药品(如尿激酶、阿托品等)等。②急诊接诊:救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病史、用药史、体质等,依照患者病情实际,立即快速开展现场救治,如快速行心电图检查、体位指导、吸氧、对症治疗;建立1条或多条静脉通路;医嘱用药;心电监护;血糖监测等,利用胸痛中心网络平台将患者情况反馈到医院,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在转运过程中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瞳孔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讲述患者目前情况及急救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家属家庭及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干预患者心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时监测并记录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及时上报患者基本信息给医院,确保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工作有效衔接,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③到达医院后,快速分诊,并做好术前准备,对明确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快速与患者家属建立有效沟通,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心血管介入治疗,短时间内完成心肌再灌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评估手术风险,采取科学、有效、规范的救助措施,保障手术顺利、成功。④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及诊疗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满意度 改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31/32)较常规组的81.25%(26/32)高(P<0.05)。

2.2护理满意度 改良组的护理满意度93.75%(30/32)较常规71.87%(23/32)组的高(P<0.05)。

2.3诊疗时间情况 改良组的确诊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治疗时间

3 讨 论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患者因长期存在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容易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较急、病情危重,且病死率、病残率较高,大多数患者在发病 24 h 内都会出现心律失常,在发病前 1~2 d,心绞痛加重,且发病时间加长,或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加之患者因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等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会增加抢救的难度,所以在急救过程中需施予科学、高效、规范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急诊科作为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需早期进行有效的、 恰当的治疗,为患者的抢救争分夺秒;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结合对疾病发病特点的掌握情况和经验,全面评估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而针对性地开展护理,配合急救治疗,从而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况,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致残及死亡事件。

本文选入2017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中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施予常规急诊救治流程,改良组施予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其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的高(P<0.05);改良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的高(P<0.05);改良组的确诊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优化急救救治流程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中的救治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疾病的确诊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急诊科心肌梗死流程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