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血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2021-03-23 04:42王勇新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目性反应微血管

王勇新

长沙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湖南 长沙 410004

在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相关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属于“头号杀手”,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整个行程、发展过程中,炎症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会引起破裂致使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1-2]。有研究表明,对于活体动脉硬化炎性反应,采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DCE-MRI)可进行定量分析和成像,但其局限于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重度者,在定量分析和检测早期动脉硬化炎性反应方面还需深入探讨[3-4]。本文即分析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行黑血动态增强MRI技术诊断的可行性,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建立模型 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选择五指山小型猪30只,雄性已势,雌雄不限。体质量(29.3±1.3)kg,连续编号后,每天分2次饲喂,实施高脂高胆固醇,即10%猪油+6%胆固醇+基础饲料,饲料量为体质量的3%,基础饲料与高脂饮食比例逐渐增加,预计目标量在10d后达到。达到目标量后继续喂养4w,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麻醉药物为30mg/kg3%戊巴比妥钠,经股动脉穿刺,将超滑导丝在刺入4号穿刺针后送入,将6F直径球囊导管在造影下送入,气囊充气自腹主动脉肾动脉水平,球囊扩张的局部血管在造影下显示显著膨隆,30s/次,每次间隔30s,重复2-4次,最后撤出导管,按压止血。

1.2影像学检查 制备模型前后行黑血动态增强MRI序列扫描,具体为:(1)采用3.0T核磁共振扫描仪,取仰卧位,扫描前24h禁食,采用小动物专用表面相控振线圈。根据TOF判断血管位置,采用二维黑血多加权MR成像扫描血管壁,成像序列为轴位T2WI、T1WI,黑血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为T1WI FSPGR,层厚3.4mm,矩阵259×259,扫描层面为3,相位数为15,经耳缘静注马根维显对比机,速度为1mL/s,之后将20mL 0.9%氯化钠溶液以同样速度注入。(2)分析和处理图像,并利用软件测量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血管外细胞外容积(Ve)、血浆容积(Vp)、血管壁容积传输常数(Ktrans)、管壁面积(WA)、管腔面积(LA)等。与病理结果对照,对巨噬细胞、微血管与MR图像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3)行病理免疫组化分析,对斑块内炎性细胞采用TNF和IL-6染色标记,以细胞胞质内着色强度高于背景强度,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对病理切片采用BA400显微镜观察,对每张切片的巨噬细胞数目和新生血管数目进行计算。

1.3统计学分析 汇总并分析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建模情况 本次成功建模25只,建模成功率为83.33%。

2.2建模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下表1显示,建模前后AUC、Ve、Vp、Ktrans等图像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个组别相关指标观察对比

2.3两个组别观察对比 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巨噬细胞数目和微血管数目均与Ktrans具有相关性(r=0.781/0.913,P=0.000)。

3 讨 论

在临床上,稳定斑块和易损板块具有不同的增强曲线表现,而采取MRI对斑块进行不同的强化扫描,则可对其性质予以判断。对于斑块内新生血管,可采用DCE-MRI灌注强度反应其中的对比剂强度,但此种方式包含了细胞外基质中弥散的对比剂,所以会引起过度评估[5]。而在动力学模型中,DCE-MRI可获取一些反映通透性和血管供应的相关参数,通过开展黑血DCE-MRI,其优势在于较高信号噪声比和空间分辨率;可去除管腔边界和血流信号的干扰,此种方式可对巨噬细胞数目与新生微血管数目同 Krans的相关性予以较好的判断,所以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予以较好的反映[6]。本文的研究中,本次成功建模25只,建模前后AUC、Ve、Vp、Ktrans等图像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巨噬细胞数目和微血管数目均与Ktrans具有相关性(P<0.05)。可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可经黑血动态增强MRI成像具有显著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可经黑血动态增强MRI成像予以反映,且可作为影像指标对炎性反应予以定量测量,值得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数目性反应微血管
移火柴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牧场里的马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