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和 InterTa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2021-03-23 04:42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髋内头颈刀片

张 永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102600

在骨科疾病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病,多病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身体协调力差,任何程度的直接撞击或下肢扭转、跌倒等间接暴力都有可能造成骨折,且致残率极高[1]。如长期卧床保守治疗,疗效差且易引发多种卧床后并发症,死亡率高。为了尽快恢复到髋部伤前功能,手术治疗被认为是种积极有效办法。随着BO固定理念认识和内固定材料不断改进,髓内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我院多以PFNA和InterTan 进行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是在PFN研究基础上开发适宜老年骨质疏松的的第二代髓内钉,以螺旋刀片提高铆合力、抗旋转、抗切出,提高稳定同时简化操作;InterTan 骨髓钉是一种新式第四代髓内钉,主钉梯形设计和头颈钉采用双钉交联固定,使骨折端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效果[2]。

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94例患者作为观整对象,对比分析了PFNA 和InterTan髓内钉对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64例采用PFNA 治疗:男性21例,女性43例,单侧,年龄62-73岁,平均年龄(67.09±4.78)岁,AO分型 :31A1 21例,31A2 18例,31A3 25例。30例采用 InterTan治疗:男性11例,女性19例,单侧,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8.03±5.31)岁,AO分型 :31A1 8例,31A2 7例,31A3 15例。一般数据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60岁,新鲜骨折,无严重基础疾病且监测指标达到手术标准[3]。

1.2方法 围手术期准备 :术前同内科、麻醉科协同尽早术前评估并干预,尽早多模式镇痛,术前无需常规牵引,身体状况允许,争取48h内手术,如Hgb<80g/L应输血,术前30分输入第一代头孢或克林霉素。术后低分子肝素、足底泵预防下肢血栓,抗骨质疏松,内科病等治疗,麻醉清醒后非负重锻炼。1周左右据患者骨质、全身情况、内固定稳定性判断是否部分负重,出院后定期复查。

手术PFNA组: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成功后仰卧于牵引床上,闭合牵引复位,必要时小切口辅助复位技术达到稳定复位(中性或阳性支撑),复位满意,常规消毒铺巾。以髂前上棘向股骨纵轴垂点为中心做3-5cm纵行切口,大粗隆顶点置入导针,透视满意后开口钻套筒保护下开髓,注意大粗隆顶点及外侧壁保护,置入合适主钉并透视插入深度,经瞄准架、导向筒钻入股骨颈内导针,正位于股骨颈中下1/3,侧位于中央,测深扩孔锤入合适螺旋刀片(注意TAD、Cal-TAD),松牵引后锁紧刀片尾端,锁远端锁定,安装尾帽。InterTan组:大转子顶点偏内进针,前期步骤同上,头颈导针位于头颈中央,测深扩孔依次置入拉力螺钉和加压螺钉,主顶内芯压配后,行远端锁定,安装尾帽[4]。

1.3观察指标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时间、12月Harris评分;是否出现螺钉切出退钉、髋内翻、骨折延期愈合、股骨骨折等术后并发症。

2 结 果

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interTan 组骨折愈合时间快、12月Harris 评分高(P<0.05),见表1。头颈钉切出退出、髋内翻、骨折延期愈合、股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nterTan 组低(P>0.05)见表2。

表 1

表 2

3 讨 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不断加剧,老年粗隆间骨折成为常见病,其致残率颇高,手术成为其主流治疗。现阶段临床多采用髓内固定的手术进行治疗,因其创面小及较稳定的优点,逐渐广泛应用[5]。PFNA与InterTan都具备切口小、出血少的特点,因手术过程无需使骨膜脱离,保护了局部骨组织的血运,使患者预后得到良性发展,是微创手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式[6]。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P<0.05)。因为PFNA头颈钉采用单钉固定,InterTan头颈钉使用双钉,与PFNA相比术中使用工具增多,操作更复杂,所以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interTan 组骨折愈合时间快、12月Harris 评分高(P<0.05)。究其原因PFNA置入刀片时易出现复位丢失,锁紧刀片时断端加压有限,而InterTan头钉联合交锁双钉可控加压效果明显,使其局部稳定更有利骨折愈合。理论上interTan有更好的生物力学优势和抗旋转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更快恢复,但两者评分平均值达80以上、优良率高,两者都能取得良好功能。

大宗资料显示PFNA时有头钉切出退钉、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等失败病例报告,本次研究数据中显示InterTan术后并发症发生低(P>0.05)。InterTan无头顶切出、髋内翻病例,PFNA组OA31A3型病例2例少许退钉,3列不稳定骨折中出现髋内翻。考虑老年粗隆间骨折多有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低,PFNA头颈钉单钉抗旋作用弱、把持力不足决定其切出、退钉风险高,而InterTan近端交锁双钉具有椭圆形的更大横截面积,大大增加头钉的抗旋能力及角稳定;目前外侧壁厚度及破损已成为PFNA固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而InterTan显示出对外侧壁干扰少特点。InterTan加压螺钉能实现可控动态加压时避免过度加压产生髋内翻。PFNA弹性、凹槽设计及增加远端锁孔与尾部距离和InterTan主钉更优近端匹配同时远端音叉样设计,都减少了应力集中致股骨继发骨折的风险。

以单钉为代表的PFNA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更适合合并内科疾病多,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患者。双钉为代表InterTan抗旋稳定更强,更有利于早期负重,两种髓内钉各有优势,都有自己择优对象,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髋内头颈刀片
警惕先天性髋内翻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圆刀片切削力计算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圆刀片淬火裂纹分析及防止措施
谈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厂房设计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髋内翻28例分析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