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相关性影响

2021-03-23 04:42周文磊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标准分检出率心理健康

周文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医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随着近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并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研究报道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障碍发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呈上涨趋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由于大学生均处于18-23岁阶段,正是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而且面临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的阶段,并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岗位竞争较大,因此很多大学生在此阶段产生心理卫生问题,而抑郁焦虑是当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校2019年9月~2019年10月期间1-4年级中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整体抽样,各个专业抽取40人,共发放81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16%。其中男生为358(44.75%)人,女生为442(55.25%)人,年龄为17-24岁,1-4年级人数分别为210、220、240、130人。

1.2方法

1.2.1焦虑自评表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表内含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1-4级评分,用于测试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各项所得的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0分为正常,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

1.2.2抑郁症评分表 (SD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65),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为一个症状,每个项目分1-4级评分,用于测试抑郁病人的主观感受,各项所得的分乘以1.25得到标准分。标准分<53分为正常,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

1.2.3心理复原力量表 (CD-RISC)由凯瑟琳等编制(2003),由香港大学于肖楠进行修订(2007),该表由25个项目构成,包括坚韧、乐观、自强等3个维度,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采用5分制度,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能力越强。

1.3观察指标 观察大学生抑郁、焦虑以及心理复原能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y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通过对8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明显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对比[n(%)]

2.2大学生抑郁焦虑与心理调适能力的相关性中发现 CD-RISC的三个维度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均有相关性(p<0.05),详见表1

表1 有无抑郁焦虑症状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比

3 讨 论

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不仅仅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教育,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自身的信心,在校园中有效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知识深入人心,让大学生清楚抑郁焦虑所产生的后果,并可以主动地接受治疗治疗,避免因为大学生难以启齿导致抑郁和焦虑情况越发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沟通,注意心理疏导方式的通俗化和生活化,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自助能力,遇到问题时可以主动的进行自我疏导,并在有需要时主动寻求帮助。本文通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其中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4.25%,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37.25%,出调查中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而母亲受教育程度无明显现象但检出率均为40%以上,说明父母对自己孩子期望过,均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导致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家人、自我进行调适,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标准分检出率心理健康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