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1-03-23 04:42富宁宁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涂阳抗结核肝病

富宁宁

本溪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 本溪 117100

前言:抗结核药物是临床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总称,主要起控制患者病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效果,深受广大医师的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该类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拖延患者康复[1],故此,本文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接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病例,对纳入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供参考。

表1 影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n(%)]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接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病例,其中男患者150例、女患者150例,初治涂阳200例、复治涂阳10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25±7.36)岁。

1.2方法 本中心依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范实施工作指南》[2]对纳入患者进行用药,使用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由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上门随访,初治涂阳患者随访6个月,复治涂阳患者随访8个月,统计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1.3评判标准 本中心依照《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3]对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检测、统计以及分析。

2 结 果

2.1不良反应 3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共计发生36例(12.0%),多存在合并不良反应,具体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30例(10.0%)、胃肠道不适21例(7.0%)、神经系统损害18例(6.0%)、过敏12例(4.0%)、骨关节损害10例(3.3%)、其他(视力异常、睡眠障碍、乳腺增生等)10例(3.3%)

2.2相关因素 经由统计分析,患者年龄、BMI、治疗类型、肝病史为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具体见表1。

3 讨 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病症在我国居民中发生率约为25.0%,且以肺结核最为多见[4]。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逐渐明确该病症具有周期长、可发生于人体全身各器官上等特点,若未能给予及时的治疗,患者极易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真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肺癌,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对于结核病主要以药物进行治疗,依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范实施工作指南》相关规定,抗结核药物可分为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本研究则选取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二线抗结核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进行研究。

本文中,3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共计发生36例(12.0%),多存在合并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神经系统损害、过敏等,而患者年龄、BMI、治疗类型、肝病史为致使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这可能是因为老年患者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药物耐受降低,加之肝肾功能的衰退致使药物代谢减弱所致。且部分抗结核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故此在用药期间,会加重肝病史患者肝脏的负荷,从而损伤肝脏,因此在本研究中,纳入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例数最多。

综上所述,抗结核药物应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伤、胃肠道不适、神经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而患者年龄、BMI指数、治疗类型、肝病史等因素为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在用药过程中多加注重。

猜你喜欢
涂阳抗结核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42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分析
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