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踏车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

2021-03-23 04:42张志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偏瘫病程例数

张志英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全科医学科, 北京 102401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组织局部供血存在障碍进而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各种病症,表现为偏瘫、失语等[1]。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除传统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及介入治疗之外,早期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它促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恢复步态和体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康复踏车是一种安全性及功能性很高的仪器,为了探讨康复踏车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11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患者55岁,年龄最大患者78岁,平均年龄(69.94±3.53)岁;最短病程3d,最长病程30d,平均病程(15.63±3.62)d。观察组55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患者56岁,年龄最大患者76岁,平均年龄(68.42±3.75)岁;最短病程4d,最长病程31d,平均病程(17.64±3.27)d。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但观察组患者加入康复踏车治疗,具体情况如下:应用我院现有常州雅思医康复踏车,设置参数:阻力(5-18)Nm、目标转速30t/min、时间为5-20分钟,每天2次,依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阻力、运动时间。于患者入院后的第二天应用康复踏车给患者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估效果如下:治愈:患者能独立行走。显效:患者肌力提高在2度以上,明显改善了肢体活动情况,患者能在平坦地面上独立行走,但在上下楼(上下坡或不平路面)需要帮助。进步:肌力提高程度为1度,肢体活动明显得到好转患者需要1人扶持行走。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加重或者毫无变化,肢体活动情况未得到改善[2]。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9.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n(%)表达定数资料,2为检验值;以表达定量资料,T为检验值。若结果为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7%,与观察组的90.91%相比差异较大,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3 讨 论

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在疾病超早期可以行静脉溶栓及介入治疗,挽救缺血脑细胞,但这些治疗方法,有时也不能避免出现症状加重,出现偏瘫等情况[3-4],脑梗死后尽早启动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

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康复踏车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用康复踏车锻炼可以显著提高肢体的肌力、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5]。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治疗后对照组治愈例数为10例,显效例数为17例,进步例数为10例,无效例数为18例,总有效率仅67.27%,观察组治愈例数为24例,显效例数为15例,进步例数为11例,无效例数为5例,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情况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踏车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时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踏车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病程例数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